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电商公告

静宁原安镇:多元发展喜丰收 扶贫产业满地红

 

“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其独特的功能性。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是为了农民,也要依靠农民。“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引起人们对“三农”的关注和重视,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农民露出丰收的喜悦

举办“丰收”喜乐会提升农民幸福感。2018年9月21日,在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由中共原安镇主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节目及农产品展销会出在文化广场举行。这是一场以农民为主体、为主角的活动演出。通过农民“庆丰收、晒丰收、话丰收、享丰收、促丰收”,享受节日的快乐,盘点、展示了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政策和工作取得的成果,以及带给农民的收获。

 

农民随手拍摄影作品展览

通过举办本次原安镇首届丰收节活动,大力推广了特色农产品,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增强农民致富积极性,是该镇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子一个很好的示范,也是探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的良好开端。

 

强化产业帮扶推进脱贫攻坚。原安镇是甘肃省40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镇党委班子以农村“三变”改革及产业扶贫为重抓手,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以果品、牛等特色农业为重点,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增加投入,强化管理,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年来,在省市县各级帮扶单位的倾力帮扶下,全镇干部群众务实苦干、艰苦创业,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47.6%下降到目前的25.5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950元增长到4935元,在短短数年内取得的变化有目共睹,人居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等均有很大改观。为了推动富民产业大力发展,充分发挥甘肃省宣传部开展富民产业发展科技帮扶的优势,重点解决贫困群众不知道“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富民产业的问题,逐步实现贫困地区科技帮扶的全覆盖。把帮扶工作与农村“三变”改革结合起来,盘活集体土地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开宁产业园

全镇紧紧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劳务输出等方面开展工作,加大调整力度,通过园区示范带动作用,扩大规模,加快全镇经济建设步伐。原安镇还挂牌命名了一批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

吉林黑驴养殖基地‍

该镇按照“龙头企业+致富带头人+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注册成立了静宁县原安镇供销合作社、静宁县原安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以村为单位成立正祥、益聚、辉运、欣昌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8个,涉及贫困村14个,确立齐埂食用菌精准扶贫项目创业园、苏赵肉牛饲养、吉林黑驴养殖、关音土蜂养殖、坷老肉牛养殖、程义土鸡饲养、齐埂肉牛养殖等三变点,完成产业体系的框架搭建,吸纳贫困户入社1163户,实现龙头带动全覆盖、产业发展全铺开、贫困群众全参与,形成了“村村都有合作社、户户都能全加入、人人年底能分红”的良好格局。

生态环境的建设做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务,在造林规模上求突破、质量上创一流。采取“统一规划,分年实施,集中连片,全镇联动,权属不变,收益归已”的原则,坚持春、夏整修工程,蓄水保墒,秋季栽植苗木,实行水平台、鱼鳞坑、截流沟相结合布局,乔、灌、草混交栽植。同时,配备林地管护人员,划片管理,责任到人。五年里,该镇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3.1万多亩,荒坡治理2万亩,栽植刺槐、沙棘、山杏等生态苗木3000万株,总体成活率达到70%以上。

林果产业带‍

开展脱贫攻坚过程中注重“扶志”“扶智”,转变帮扶方式,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尽可能地采取技能培训、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激励政策和机制,让贫困群众在生产劳动中尝到甜头,让贫困群众明白,必须靠劳动过上好日子。通过加强农民培训,突出技能提升和观念转变,以种养技术、政策宣传为重点,对贫困群众进行全面培训,既要增强脱贫致富的本领,更要树立摆脱贫困的志气。劳务输出以有组织输出和就地转移为重点,实行政府组织与能人带动相结合等形式,充分利用农村季节性劳动力资源,广泛宣传动员,积极组织引导,加强技能培训,拓宽劳务渠道,组织农村剩余劳力外出务工经商,努力实现灾年补歉,力争减产不减收。2006年完成劳务输出3400多人,其中有组织输出1500人,就地转移1200人,年均增收300多万元。组织培训4期1200多人次,实现以工补农,增加农民收入。充实劳务站工作人员2人,建立劳务输出人员的相关数据资料,实现微机化管理。

田间地头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原安镇以农村“三变”改革为契机,由乡供销社领办,乡政府和村委会协议组成产业公司,统筹整合各类资金,投资入股企业实体或合作社,形成“产业公司+企业实体+贫困户”“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等经营模式,实现乡村行政体系和产业公司企业体系有效融合,带动群众脱贫致富。该镇坚持把种植玉米、发展养牛作为主导产业,建立的农村“三变”改革模式,覆盖面宽,带动面广,通过市场机制将合作社与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既带动贫困户增收,又有效增加集体收入,是一次积极有效的探索。要加快“三变”改革步伐,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要注重科学养殖,加大玉米青贮力度,扩大红牛养殖规模,切实提高长远效益。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原安镇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为贫困户量身打造产业扶贫项目,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而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在产业扶贫上下足“绣花”功,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产业之基。(蒲亚龙 武小飞)

自定义html
()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