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简介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繁體阅读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县域产业首页   >   县域产业   >   绿色农业

    衡东: 巧用荒山荒地 种出“绿色银行”

    来源:县域经济  作者: 稂文杰 段志红  发布时间:2019-09-02
    中国县域经济讯       走进衡东县吴集镇莫园村,一排排茶叶树整齐排列,郁郁葱葱,甚是壮观;一颗颗油茶桃迎风点头,预示着丰收……
    村支部书记段凯向我们介绍:“莫园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但由于地处偏远,基础设施环境较为滞后,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外出务工,村级经济发展面临较多困难和瓶颈。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村的变化日新月异,村级公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民依靠产业扶贫政策也有了稳定的收入。”
    莫园村风景一隅
    2016年,衡东县市场和质量监督局进驻莫园村开展精准扶贫。近年来,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立足特色资源,巧用荒山荒地,对外引进资金发展白茶、红米,对内扶持贫困户发展油茶、黑山羊等种养产业,人居环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截止到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5户389人,已脱贫94户364人,2018年整村摘帽退出贫困村序列。
    莫园村山林资源极为丰富,在油茶种植方面具有传统性、品质好等特点,但同时存在品牌效应不高、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村民只能依亲靠友自主销售茶油。为破解油茶产业品牌效应和销售难题,实现统产统销,确保村民集体受益,莫园村采取“村社合一”模式,注册成立了莫园村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经营方式,引领贫困人口共同增收,全村发展油茶面积1500余亩,年销售茶油20多吨,销售收入达300余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村民自主种植的油茶
    单一靠油茶产业只能实现“一年一收”,只有“百花齐放”才能实现稳定脱贫,为拓宽全村村民增收渠道,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引领村民着力“四荒地”开发,成功吸引了能人和企业进村投资。通过流转荒山1000多亩,吸引浙江商人进村开发白茶产业,年销售白茶2吨,收入达50万元,村民通过山地流转金和劳务报酬累计增收15万余元。流转荒地200亩,吸引农业生态公司开发生态红米绿色种植,按照生态农业的方式种植红米,不洒农药,不施化肥,亩产700斤,红米收获后,高品质的产品获得消费者认可,在网上卖出每斤19.8元的高价,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左右。鼓励村民利用荒地种植莲藕,利用山林空地饲养山黄鸡、香猪等,实现了“村有企业、户有产业”的产业扶贫格局。
    莫园村白茶基地
    莫园村8组贫困户周谷秋看着如今村里变化喜悦地说:“我今年73岁,家庭里有4口人,我两个孙女全部享受了教育扶贫政策,房屋进行了危房改造,家门前禾场进行了水泥硬化。同时,我加入了本村酬勤专业合作社,种植了油茶林,同时还养殖了山羊、鸡、鸭,每年都有稳定的收入,现在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如今的莫园村山青水绿、产业兴旺,建设成了一个集绿色种植、特色养殖、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美丽生态村庄,全村村民在扶贫政策引领搭上了脱贫致富“直通车”。( 稂文杰 段志红)
     

    相关推荐

    “小果子”成就致富“大路子”---白银市文冠果产业发展纪实

    ......

    渭滨区石鼓片区: “一带三区”发展布局 为产业融合赋能加力

    ......

    戈壁滩上一片红 ——甘肃景泰县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剪影

    ......

    站内导航






    Copyright@2018 县域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opyright @ 2018 Zgxyjj.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