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简介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繁體阅读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县域产业首页   >   县域产业   >   绿色农业

    致富产业建村头 村民生活有奔头

    来源:王晓波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3-18
    原标题:致富产业建村头 村民生活有奔头

      刚出正月,铁岭县白旗寨满族乡腰寨子村的食用菌基地就忙碌起来。3月14日,记者走进腰寨子村,只见村东头的30余栋大棚格外显眼,十余名妇女正在为菌棒打孔透气。“自打村里建了这个基地,俺们就再也没外出打过工,这半年多一直在大棚里忙活,基本没停过。”村民金英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笑着说。

      “一年前你来我们村,还看不到眼前的景象。”腰寨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付汉臣告诉记者,腰寨子村的农业结构一直以种植玉米和少量水稻为主,去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腰寨子村争取到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准备发展设施农业。

      有了资金保障,村“两委”立即外出考察,从清原满族自治县引来香菇大棚致富产业。通过论证,很快,村里就开始建大棚,并且请来有着十余年香菇种植经验的技术员赵涛。在赵涛的指导下,村里建设了菌棒加工车间、香菇烘干房、储存冷库等。

      为更好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村里鼓励5名村民代表入股,成立了铁岭县白旗和昱种植专业合作社,计划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困难群众”的主体帮带模式,将大棚租给合作社,租金归村集体,合作社将村里的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其中,同时带动本村具有劳动能力且家庭较困难的群众就业。

      从去年10月正式投产到现在,有30万棒菌棒在4栋暖棚里培育,天气转暖后,就可转入22栋冷棚中等待出菇。“虽然是第一次培育香菇,但目前看来情况特别好,在冷棚内立体放置菌棒,质量和产量都能创新高。”付汉臣说,尽管大棚还未真正见效益,但是村集体和村民已经享受到红利。自打项目落户村里,村集体去年有了3.46万元的租金收入。同时,从施工到投产,村里有百余人次在这里打工。

      65岁的村民付汉奎与儿子相依为命,因为年龄大无法外出打工,此前,只能靠种地勉强维持生活。香菇大棚建成后,他来到这里拌料、烧锅炉、运送菌棒,每个月能收入2000多元。“致富产业建在咱村头,俺这老头儿也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感觉日子特别有奔头。”付汉奎说。

    相关推荐

    “小果子”成就致富“大路子”---白银市文冠果产业发展纪实

    ......

    渭滨区石鼓片区: “一带三区”发展布局 为产业融合赋能加力

    ......

    戈壁滩上一片红 ——甘肃景泰县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剪影

    ......

    站内导航






    Copyright@2018 县域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opyright @ 2018 Zgxyjj.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