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改”三重奏 唱响新农村——“无改革,不浏阳”实践之二

发布时间: 2018-12-19   |  来源: 人民网   |  作者: 张朝晖  |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投稿

 

原标题:“土改”三重奏唱响新农村

大瑶镇南山村新河小区。张朝晖摄

陈丽丹

一条河,一首歌,一座城。这里是浏阳,5007平方公里的土地。

1992年,全省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第一锣在这里敲响;小城镇建设“三湘土地拍卖第一锣”在这里发声。

土地制度改革,放大土地红利,浏阳人“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精神得以彰显。

在农村,一切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土地的改革。农村“土改”是一次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强农村新型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举措。

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区)之一,自2015年3月以来,浏阳先后启动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航线”。

宅改乡村旧貌换新颜

十多年前,浏阳市大瑶镇南山村和其他农村地区一样,不少破败的老屋散布在山里、水边、林中,占据了村庄的大量空间。几年下来,房越来越多,四处都是破落不堪的景象。

而如今的南山村似乎“换了人间”,新河小区里道路规划齐整,小洋房排列有序,广场、凉亭点缀其间,好似一个城市联排别墅区,人们安居于此,说不尽的幸福与祥和。

房屋由农户们自建,但道路、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钱从哪里来?

3年前,浏阳入围全国33个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大瑶镇被列入该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先行试点镇。以此为起点,大瑶镇在南山村推进整村试点,探索集中居住的“南山样板”。

26户人家对应26块宅基地。根据地段优劣,这些地块划为三个等级,价格分别为每块10.8万、11.8万、12.8万。外来户们根据“先到先选”“价高者得”的原则择位竞价。26块地,给南山村集体一次性贡献了308.8万元的收入,基本冲抵新河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用。

此外,外来户们每年还要交付宅基地有偿使用费。一块140平方米的地,每年约1100元左右。这又给基础设施的日常维护提供了经费来源。

通过引导村民由分散居住向集中居住转变,不仅节约利用了土地,而且最大限度地统筹了基础设施的投入,助推了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一举三得。

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宅基地制度改革6项制度在浏阳全市32个乡镇(街道)全面推进实施。浏阳探索有偿使用制度,对超过规定面积标准和跨村镇建房的实行有偿使用,全部由村组自收自用,有力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探索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对主动退出宅基地的实行有偿收储或找补差价置换,同时将宅基地流转范围扩大到全市。

目前,全市流转宅基地2061宗、面积451亩,共收取有偿使用费587万元,拆除“旧宅”2万余宗,腾退建设用地指标3000多亩,共有189户农户自愿退出宅基地34020平方米,达成退出意向1000多户。

同时,浏阳科学制定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方案,为宅基地“赋权活能”,进一步助推农房抵押贷款。目前,全市共有7家银行开展农房抵押融资业务,办理农房抵押贷款4.15万宗,贷款总额47.6亿元。制定城乡合作建房试点实施细则,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引导城市资本下乡,保障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的住房需求,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张坊镇田溪村旅游民宿、沿溪镇沙龙村中澳蓝鹰学农研学基地等项目实践,盘活闲置农房80余宗,每户农民获得收益3万余元。

入市激发土地新活力

浏阳市永安镇西湖潭村,同样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该镇有大小家具企业400多家,但多为家庭作坊式生产,“小、散、乱”,存在不少的安全、消防隐患,急需打造一个家具制造产业集中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然而,这么大的一个项目怎样快速落地、怎样解决用地指标成为了最大的难题。浏阳市运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让难题迎刃而解——

2016年9月承担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任务后,浏阳迅速行动,在3个月时间里,形成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8项制度,开发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网上挂牌出让系统,建立了与国有建设用地“统一交易平台、统一地价体系、统一交易规则、统一登记管理、统一服务监管”的市场交易和服务监管机制,实现了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经政府批准,开发商可以直接和村集体合作,在集体建设用地上开发如工业、旅游等项目。以浏阳市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为平台主体,创新实施“建设权证”管理办法:对腾退的宅基地、废弃的工矿建设用地、农村散乱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其他建设用地等复垦复绿后调整入市使用。

这个过程中,耕地总面积不变,未触碰政策底线,但开发商有了可用土地,村集体和农民也有了收益。

2017年,永安镇西湖潭村354.38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协议出让给浏阳星辰商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采取“两入两统两建”,“两入”即土地入市、农民入股;“两统”即统一规划建设、统一安全环保;“两建”即拆散建整、拆旧建新。一个占地300多亩、总投资约4亿元的家具制造产业聚集区启动建设,预计今年底建成投用。

西湖潭村支委委员、村委委员王和胜算了笔账:西湖潭村5个村民小组以土地作价入股,获得项目10%的股份,平均下来,一亩地一年能分红8000元。这笔收益,三成归村集体,七成归各组分配给农户,分红收益还5年一涨。以前这些地租给苗木老板,每亩地年均租金仅45元,现在收益增加了177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还有效保障了湖南新茂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长沙高升博大科技有限公司等项目的用地需求。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入市48宗、面积1237亩、成交总价款1.4亿元,其中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获得土地增值收益5320万元;正在办理入市的110余宗、面积1620亩、预计成交总价款1.9亿元。

征改稳妥推行新制度

民心所向,政之所行。改革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而土地征收,直接关乎群众的利益。

为了改革完善土地征收制度,浏阳探索制定了《土地征收试点目录》等3项制度,通过加强“事前控”“事中疏”“事后管”,切实保障被征地群众的合法权益。

——明确征收范围。制定浏阳市土地征收试点目录,严格界定公共利益项目用地类型,明确规定不属于征收目录范围内的项目用地不得动用征地权,有效缩小征地范围。目前全市按试点要求实施征地35宗、面积9112亩。

——明确征收程序。强化征前听证,前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推行民主协商机制,创新实施“三榜公示”,通过“联合审核、三榜公示、集中签约”的方式,确保补偿安置和奖励公开公平公正,维护了被征地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明确保障方式。合理调整区片综合地价,全市新一轮征地补偿标准平均上调28.62%。提供安置房源和指标回购等多种安置选择,对放弃保障性房源指标的发放指标回购款,全市共发放回购现金19.13亿元。建立被征地农民困难补助基金,将被征地群众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等,实现多元保障。

在蒙华铁路浏阳段征地拆迁中,通过推行“三榜公示”制度,实行民主协商机制,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一个月就完成征地4836.4亩、拆迁房屋624栋。

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黎春秋表示:“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正处于最后收官阶段,浏阳市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使命担当、更实的创新举措,大力推动改革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让改革的样本更丰富、亮点更突出、成效更显著,为浏阳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优化的制度供给。”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