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引领中国经济“新”“高”“度”

发布时间: 2018-05-10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田宏  |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投稿

习近平引领中国经济“新”“高”“度”

央视网消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四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大论断。

2014年5月9日至10日,习近平在河南省考察工作。(图片来自:新华网)

四年来,在新常态这一战略思想指引下,我国经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经济年均增长7.2%,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经济增量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明显;需求结构“消费超投资”,产业结构“三产超二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习近平在中国经济发展上所做的这一重大战略性判断和部署,不仅引领过去四年经济发展,也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指引中国经济走向“新”“高”“度”。

“新”常态保持稳中有进

“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常态”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同年6月13日,习近平首次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身份露面,精准决策,掌舵中国经济巨轮在风急浪高的全球经济寒流中平稳前行。

此后,习近平多次在中央重要会议和国际会议上强调“新常态”一词,并就如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进行了深刻分析和阐述。

习近平总结中国经济新常态呈现出来的三大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逐步演化。

“新常态”下“怎么看?”“怎么做?”“怎么干?”

第一要“稳”: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好平衡,把握好时机,把握好度;第二要“新”: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新动能持续增强;第三要“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经济结构,发展协调性提高。

2013年至2017年,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2017年,我国GDP总量达82.7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的15%左右。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8%。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经济领跑的格局并未改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宏大的战略视野、巨大的政治担当和高超的驾驭能力,开启了彻底改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使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图片来自:新华网)

“高”质量建设质量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质量强国”和“质量第一”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

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改善质量供给、提升质量水平无疑是重要抓手。

众所周知,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比重1/4。“量高质不高”一直是中国制造的一大痛点。

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早日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引下,我国制造业已加快转型升级。在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传统制造业加快改造,高耗能行业产能有序缩减。2017年,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7.0%,比2013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同时,我国传统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等经济新动力孕育成长,中国经济正在加速转型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最近,各省份陆续公布2018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18个省份GDP增速跑赢全国增速,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各地在发展中坚持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经济运行逐步转向结构升级优化、质量效益改善的更高发展阶段,发展的同时也为居民收入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图片来自:新华网)

开放“度”推动经济全球化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掷地有声地宣告,“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在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表明了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推动者和建设者,中国一直以来不断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力。

目前中国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拥有近14亿人的广阔市场空间,其中中等收入群体为世界最大规模;中国近5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稳居世界第一位。

开放的中国无疑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能为各国提供良好的市场机遇和投资机遇,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更是全球经济的“压舱石”和“稳定锚”。

今年以来,中国加大开放的政策接连推出:进一步扩大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将修订放宽外资投资负面清单,从自贸区逐步扩大到全国范围;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放宽、取消外资持股比或经营范围;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探索建设自贸港;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同时降低部分其他产品进口关税。

如今,我国关税总水平已由加入世贸组织时的15.3%降到9.8%,达到并超过了世贸组织对发展中成员国的要求。实际关税水平接近发达国家。

习近平强调,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开放。一个兼顾国内外大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文/田宏)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