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无为县鹤毛镇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发布时间: 2018-07-31   |  来源: 县域经济   |  作者: 陈力 朱彦  |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投稿

今年以来,安徽省无为县鹤毛镇以产业扶贫为关键措施和主攻方向,通过特色种养业、光伏产业、旅游扶贫、金融业等产业扶贫措施,变“输血”为“造血”,在解决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同时,有效提高了贫困户经济收入,稳定实现产业扶贫措施到户全覆盖。

以特色种养殖业为基础,打造产业扶贫载体

首先是精准确定对象,根据贫困户家庭的劳动力现状、技术特长和发展意愿,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帮助贫困户种植莲藕、荸荠,养殖龙虾、鸡、猪等。其次是特色产业基地带动,鹤毛镇共建有10个特色种养业基地,其中2017年建有4个产业基地带动40人,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2018年建有6个产业基地带动121人,人均年增收3000元。第三是全程技术帮扶,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组织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与发展特色种养业的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帮助贫困户掌握所发展产业的相关技术,保障贫困户生产收益。

以经营组织为平台,创建就业扶贫基地

首先农业主体带动,目前,鹤毛镇全镇共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9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4个、家庭农场32个、农业有限责任公司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吸纳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为贫困户社员的生产、销售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其次是本土旅游企业带动。依托4家旅游企业以及星级农家乐,带动50户贫困户务工就业,户均奖补0.24万元,户均年增收0.5万元。

以政策叠加为路径,集聚脱贫攻坚合力

首先是金融支持产业,针对“三无”贫困户,积极申报3KW光伏发电项目,为贫困户办理小额信贷2000元/户,建成166户3kw户用光伏发电项目,每年为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持续稳定创收约20年。其次是项目助推产业,2018年上半年共落实产业奖补322户12.901万元,达标奖补41户4.1万元。第三是资产收益分红,针对无劳动力的贫困户大力发展基地+大户+贫困户模式,帮助土地托管入股分红,2018年上半年帮助1019户,奖补18.50725万元,户均年分红约1000元。最后是推进三项联动,为经营状况良好、有金融贷款需求、带动贫困户就业能力强的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共有506户贫困户贷款818万元入股村集体合作社,通过合作经营、托管代养、资产租赁等模式,建立“保底收益+入股分红”利益分享机制,户均年增收约1200元。

扶贫项目丰收、贫困户就业增收、企业社会责任增强,无为县鹤毛镇扶贫工作形成了多点开花、处处结果的局面。“下一步,我镇将紧扣‘扶持谁、怎么扶、谁来扶’三个问题,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政策帮扶、自身发展,由被动输血变为主动造血,实现全部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范跃东说。(陈力 朱彦)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