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王国斌 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发布时间: 2018-11-27   |  来源: 县域经济   |  作者: 李秀东 金瑞荣  |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投稿

接地气、通民气、促民和,访民情、办民事、惠民生,适应新常态,传递正能量,强化责任担当,在乡村振兴路上使群众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中国梦”,这是一个领头雁的职责和追求。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板桥口镇的大铜钱村党支部书记王国斌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大铜钱村位于板桥口镇西北角7公里处,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地处通(江)南(江)两县结合部,为全县贫困村之一。该村自然条件恶劣,以传统农业为主,大部分青壮劳力在外务工,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

在板桥口镇财政所工作的王国斌,因为历年考核为“优秀”,“先进个人”,2016年12月被组织下派依法选举为大铜钱村党支部书记,带领老百姓脱贫攻坚。

王国斌接过沉甸甸的担子后,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走访了群众180余户,老党员、老干部20余人,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建立起民情档案50余份,摸清了村情民意,同县供排水公司帮扶同志一道认真研判村情。

通过调研,党支部确立了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双轮驱动”的乡村振兴发展思路。

前几年,大铜钱村有村组道路13公里,其中水泥路5.3公里,由于管理养护不到位,时有通而不畅的情况,农副产品拉不出去。有1口山平塘,石河堰1900米,但长期失修,存在人畜安全饮水困难的情况。

路通则百业兴。王国斌带领村“两委”干部组织群众新建硬化村道路3公里,拓宽村道路5.3公里,新建村组联网路1公里,按组域辖区维修管护组道路,消除了全村交通制约瓶颈。

饮水滋润心田。水利方面,对山坪塘进行整治,规划设计小型水库一座。“我家住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过去吃水要到2公里以外的小河去背,水质特别差,如今我们用上了自来水,真是太好了。”三组村民王永升说。如今,汩汩清水流进农家院户,二、三、四组118户780人的人畜安全饮水得到解决,其中精准贫困户36户140人。

找项目改环境。争取通村工程项目,使村道路与南江联网,建产业路2条3公里;争取农网改造项目,解决用电问题;实现光纤网络全覆盖,实施35户128人易地搬迁、44户危房改造,农户住房及该村基础条件得到彻底改观;新修建幼儿园、村卫生站、村“两委”活动阵地400平方米、新建休闲文化小广场……

基础设施好起来了,大铜钱村大力实施“回引创业”工程,助力脱贫攻坚,如今村里的产业也逐渐兴盛了。2016年,在外务工的六组精准贫困户王永家回乡创业,成立通江县欣态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发展土鸡20000余只,出栏18000只。六组王永朝养殖黄羊150只,一组王汝军养殖黄羊100只,四组周福禄养殖黄羊110只,王长周、王永才、王泽举等农户也大力发展黄牛、生猪等养殖业。

“大铜钱村土地辽阔、气候适宜,适合种养殖业、中药材、干果等产业发展。”王国斌说,大铜钱村从转变土地利用价值入手,在保证人均基本口粮的同时,一、二、六组大种油茶,三、四组大种干果、中药材,五组以林业、畜牧业为主。如今,大铜钱村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业3000亩,建苗圃园一个;发展银花、枳壳等中药材1000亩;新建雷竹产业园1200亩,带动全村71户、263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田坎上、道路上、山坡里、百姓家……群众在哪儿他的办公地点就在哪儿。

走进大巴山大山深处通江县板桥口镇的大铜钱村,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在青山中蜿蜒,一座座漂亮的农家庭院在青山绿水中生机勃勃,一个个产业兴旺发达……村容、村貌、民风、村风得到了根本转变。

今年10月大铜钱村顺利地通过了巴中市脱贫攻坚验收,高质量、高标准脱贫,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看到这一切,艰辛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王国斌欣慰地微笑了。(李秀东 金瑞荣)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