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打造扶贫新模式 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 2018-11-08 | 来源: 县域经济
| 作者: 曹保春 余文海 |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投稿
初冬的皖北大地,往常的这个时刻已经进入了农歇时段,农作物已归仓。可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引领下,此时的皖北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镇却是一片繁忙、欣欣向荣的景象。他们所探索和尝试的脱贫攻坚新模式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向人们诉说着新时期皖北发展无穷的动力。
大店镇位于安徽省北部宿州市埇桥区东郊,一直以来以传统粮食作为主要产业和经济来源,境内自然就形成了传统的皖北最大的粮食交易市场。从1991年起连续八年被评为宿州市(原宿县地区)“十佳文明集镇”。2000年被安徽省设为副县级中心镇。
大店镇的脱贫攻坚工作正在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有什么好的经验可循,11月初,记者走访了当地政府、农户、龙头企业负责人,为你揭秘脱贫、扶贫的新模式和可持续发展之道。
科技孵化园、就业务工园和自主创业园三园一体模式
大店镇三里村是当地比较贫困的村庄之一,近年来,他们在党委政府的带动和支持下,规划流转土地500多亩,建立扶贫基地,着力打造科技孵化园、就业务工园和自主创业园三园,以种植早春西瓜和延秋莴笋等为主,每棚每年净收入达一万余元,使当地农户实现了增收脱贫的愿望。
科技扶贫孵化园由省科技扶贫项目资金和三里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孙广伟共同投资建设,共建设多层覆盖大棚40亩,借助省农科院科技人员作为技术支撑,采取大棚多层覆盖+新品种+新技术的高效增收模式和合作社+贫困户+人才+市场的增收脱贫模式。
“主要是让当地农民在该园区内学习先进大棚种植技术,学习好技术后可以在就业务工园内打工获得收入,也可以在自主创业园利用自己学来的技术承包大棚获得收入。”来自宿州市埇桥区科技局的三里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叶松涛告诉中记者。
就业务工园则主要由新型主体锦鸿种植家庭农场投资建设,对无劳动能力贫困户采取入股分红,而对有务工意愿的贫困户提供就近就业岗位,目前该园带动贫困人口就业20余人,许多不愿出远门打工的贫困户也选择在该园就近就业。
自主创业园由村里利用扶贫工厂建设资金,由村兴农公司统一流转土地牵头建设村扶贫农场,为有技术有创业意愿却无资金建设大棚的贫困户提供创业发展渠道,三里村共建设温室大棚2座,多层覆盖大棚22座。自主创业园内的温室大棚由村兴农公司自主经营管理,由村里选拔并聘请两名扶贫小组长轮流管护,并由区科技局从市农科院选派一名科技人员长期免费提供技术指导。而多层覆盖大棚则以廉价租给贫困户种植,并按照统一机耕、种苗、施肥、技术、销售五统一和分户管理的方式为承租贫困户服务,收益则全部为贫困户所有,每户可实现年收入2万余元。
据了解,该村的三园一体模式已经为该村实现脱贫提供了更好的产业注脚。
扶贫先扶志就业扶贫创新篇
大店镇在扶贫工作中发现脱贫扶贫的首要不是在于物质扶贫,而是在于精神扶贫,在扶贫工作中他们确立了“扶贫先扶志”的指导思想。
三里村贫困户孙传民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患病致贫,妻子与他离婚一走了之,他还要抚养一个不满周岁的女儿和年迈多病的父母,家庭生活极度困难。身患疾病,却还要独自承担家庭的压力,当时的他对生活极度悲观,每天需要面对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时任宿州市埇桥区常务副区长的吕金波将他列为自己的扶贫对象,给予他对生活充满信心的勇气,村两委研究决定让他出任村扶贫专干,并让他在自主创业园内承包大棚,增加其家庭收入的同时,让他对未来有了寄托和希望。
记者见到孙传民时,他正在自己承包的大棚内忙活着,脸上洋溢着笑容,那是对生活的信心。
扶贫不能只给与,要鼓励部分群众积极就业,这才是脱贫的长久之计。大店镇摸索出就业扶贫之路,在皖北地区先行先试,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该镇先后创立了残疾人就业基地、与亳州康美集团合作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和观光旅游基地、与浙江义乌小商品城合作发展手工编织,此举灵活了当地贫困人员的就业方式,让脱贫之路更加顺畅。
“扶志是扶贫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扶贫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扶贫和扶志两者有机统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扶贫,我们共产党人讲的执政为民,其实是从根本上为民谋利,不仅在物质上帮助他们,更要在精神上指导他们。”大店镇党委书记李季和我们说到。
利用龙头企业、政企合作建立产业扶贫基地
大店镇利用自己的蔬菜种植产业,联系了山东寿光的龙头企业奥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奥龙公司)合作建设,集生产、包装加工、物流销售、采摘观光为一体的产业扶贫基地。扶贫基地开建于2017年8月,占地1000亩,总投资1.5亿元,是宿州市目前建设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农业高标准蔬菜示范园。
该镇政府创意性的将政府产业扶贫资金集聚,将相邻的五一、大北、张庙、大东、汪圩等五个村土地流转到一起,并把资本集聚在一起开发了扶贫基地,形成了龙头企业牵头,合作社(扶贫工厂)为纽带,大户和家庭农场参与的产业化联合发展模式。这样就盘活村级集体资产资金,吸纳村民入股生产经营分红,达到企业增效、集体增资、村民增收的合作共赢效果。
大棚的建设资金,由奥龙公司出资70%,村集体出资30%,建设后包给贫困户,收益则反过来,由村里和贫困户所得70%,奥龙公司所得30%,贫困户的承包资金则有农业银行的小额贷款支出,该贷款无担保无抵押,由当地政府贴息;同时政府产业资金也有一部分可以承担承包大棚资金,这就是说当地农民可以以极少的金额获得大棚的使用权,而且政府还提供种苗、销售、技术等一系列难题,免了包租农民的后顾之忧,这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百姓的积极性。
园区建成后能引领农业扶贫工厂建设,直接带动贫困户参与学习技术和致富门路,带动7个新型主体650余户群众增收致富,并吸纳就业工人约1000人,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
该扶贫基地将打造集种植、包装、仓储、运输、销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主产西红柿、彩椒、黄瓜等蔬菜,均达到绿色标准。建成后每棚年均可生产优质蔬菜2.5-4万公斤,园区累计达2万吨,直销俄罗斯、哈色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地区及中东沙特、阿联酋等多个国家。每棚蔬菜年纯收入约10万元,园区年产值达1亿元。
“政府可以保证有一套监管机制监管资金安全,他不仅是扶贫基地,还是就业基地、创新基地,每户可以从每个大棚一年的收益达到1.2万元,而且周边贫困户还可以在园区内从事包装、采摘、管理、搭建等活,大量劳动力集聚发展,使老百姓可以自食其力,这是扶贫立志,是内生发展动力。”李季最后告诉记者。
而皖北大地上的扶贫脱贫故事,每天仍在周而复始上演着。(曹保春 余文海)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