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党家岘乡: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发布时间: 2018-06-25 | 来源: 县域经济
| 作者: 青梅 武永智 |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投稿
会宁县党家岘乡按照县委、县政府“守住一头子,多做几样子”的思路和“精准再精准、聚焦再聚焦”的要求,大力发展“1+N”产业助农增收模式,紧紧围绕“21211”农业农村产业突破行动,逐步培育形成了全膜玉米、马铃薯、草畜、大棚蔬菜、小杂粮、中药材、亚麻等多元富民产业,进而加快了富民产业全覆盖进程。
夯实基础产业全覆盖
今年以来,党家岘乡党委、政府抢抓全县“21211”农业农村产业突破行动机遇,紧紧围绕“守住一头子,多做几样子”的增收模式,立足乡情实际,按照“全膜稳产夯基础,牛羊拓路鼓钱袋,药材提质创品牌,劳务技化增收入,牡丹增秀护生态”的产业发展思路,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政策宣传、底数排摸、技术培训、示范引领等方式,大力培育以肉牛养殖为主,肉羊养殖、中药材以及小杂粮种植等产业齐头并进的富民、强民产业,有力推动全乡富民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该乡坚持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牢固树立“抓全膜种植就是抓富民产业、落实全膜种植就是落实精准扶贫”的意识,大力推广旱作农业综合实用技术,着力夯实全膜玉米、黑膜马铃薯两大基础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并坚持把发展中药材种植作为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一个重要举措来抓,该乡采取了“宣传发动、奖励驱动、示范带动”的“三动”措施,树立“连片种植、统一管理、建设基地、打造亮点”理念,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力推中药材产业更快发展。
说起发展产业的想法,庙儿村孙世辉轻松的说,“想养羊,养羊收益来的快,现在有十七八只基础母羊,如果能养个20、30只,家里的日子兴许能好些,就是没钱养。”
群众的发展意愿,就是党委、政府的工作导向,2018年以来,党家岘乡党委、乡政府抢抓政策机遇,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瞅准了肉羊生长发育快、分娩难产率低、环境适应性强、出肉率高等诸多优点,决定把肉羊养殖作为苗儿村产业达标覆盖、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通过上下衔接,政策支持,给孙世辉一次性拉了十只羊,现在饲养二十七只。
“本想着只去看看就成了,没想到现场看了人家的养殖效果那么好,再说,政府给的优惠条件太好了,每年还能补助2500元,我也想试试”老孙憨笑着说。
全域保洁扮靓乡村
党家岘乡以“党建引领奔小康”服务引领行动为统揽,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从最关键的问题突破,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抓起,在主要公路沿线、村主干道和醒目位置设立宣传牌,制作宣传标语,动员各方力量自觉投入到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中,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抓、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工作格局。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该乡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高度重视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紧紧围绕打造“生态党家岘、美丽党家岘”的工作目标,推动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乡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据悉,该乡健全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清运、设备使用、检查评比等管理制度,设立红黑榜,实行日检查、月评比,推行环境卫生保证金制度,落实激励和奖惩措施,确保各项制度落实。指导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群众行为准则、责任义务与切身利益挂钩,初步形成了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把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全面、扎实、高效推进专项治理。要细化工作措施,聚焦重点领域,标本兼治,推动形成全覆盖、无缝隙、无盲点的网格化、精细化治理体系。要把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严格按照“谁生产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原则,制定“13341”方案(“一个方案”,落实“三份清单”、成立“三套机构”、形成“四项机制”、实现“一个目标”)工作思路,将街道划分为23个责任片区,片区负责人由乡政府科级干部和乡属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对整个街道进行了地毯式、无死角、全方位的整治。共制作倡议书1200份,发放“三包”责任书360份、整改通知书120份、拆除通知书58份,拆除乱搭乱建55处,悬挂宣传横幅21条,栽设警示牌6块。在街道重点区域和关节环节摆放了垃圾箱9个,增聘了保洁员2名、垃圾清运员1名,做到了街道垃圾日清日结。
牢牢扭住“整治无休止、卫生无死角、全域无垃圾”的“三无”工作要求,充分发挥领导带头、先锋带动、支部引领、全民参与的工作激情,重点围绕“两线一网”(两线:龙当公路沿线、076县道沿线,一网:全乡村组网)开展卫生大清扫、大整治。根据网格化管理,组织机关干部、老师学生、村民群众3500多人次,对街道、076县道、龙党公路两边林区内的垃圾进行拉网式的清理,共清理垃圾500余吨。
营造氛围改善人居环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为着力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党家岘乡通过举行人居环境现场推进会、抓实一支人居环境提升队伍、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开展全民参与经常性大扫除活动等方式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工作。
该乡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创建美丽宜居村庄是党的十九大对农村人居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总体要求。党家岘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整治不彻底、精神不放松、人员不收工”的工作理念,采取“三动三参与”工作措施,推动全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纵深发展。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乡党政班子成员及广大党员干部齐心协力“打头阵”、“做先锋”,深入街道、小巷、沟渠、垃圾点,对党岘街道环境卫生进行了全覆盖、无死角的整治,并对乱搭乱建乱摆乱放行为进行了文明劝阻和制止,确保卫生洁净、街道整齐。
为有效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各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树立典型,按照“一带三”的工作模式(1名党员带动3名群众),充分调动全乡群众参与热情,积极引导群众破陋习、树新风,努力营造全民重视、全民动员、全民支持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凝聚了力量,营造了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在长期生活在本地村民马先生介绍说:如今,走进党岘大地,无论是繁华的街道,还是僻静的乡村,人们会发现,大街小巷越来越干净了,乡村道路越来越顺畅了,错落有致、整洁美观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了……这一处处可喜的变化,都得益于持续实施的全域无垃圾综合治理工作,改善了人居环境,创造了一个和谐幸福的乡镇。(武永智)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