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民泥土香  产业花开富一方——中共会宁县委书记王科健同志脱贫攻坚工作事迹

发布时间: 2018-07-09   |  来源: 县域经济   |  作者: 青梅  |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投稿

会宁是一片厚重的黄土地,这里因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而蜚声中外,这里因教育事业成绩卓著人才辈出而名扬全国,这里因历史文化厚重而闻名遐迩。“四时多寒害,五月不知春”,在拥有诸多光环的同时,这里也因气候条件严酷、生态环境恶劣、自然资源匮乏而“贫瘠甲天下”。

王科健出生于甘肃景泰一个农民家庭,始终对土地、对农民、对农业饱含着深厚感情。他多年从事政策研究工作,撰写了《解放思想纵横》《县域经济纵横》《产业经济纵横》等专著。他带着夙兴夜寐的精神,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日月换新天。2009年12月调任会宁县工作以来,先后担任县长、县委书记,一干就是十个年头。这期间,他上山入川走村串户,一台公车跑了50万公里,轮胎一年两换、刹车两年三换,把全县284个村跑了个遍,为了一个村的一件事,他会去那里三五趟,百姓熟悉他,干部敬仰他。

脱贫抓产业:最大的心愿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王科健常说,会宁贫瘠甲天下。他无不深情而焦灼地谈起自己的第二故乡,这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业雨养,农民困顿,农村落后,产业薄弱。2013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28个,贫困户37947户贫困人口16.99万人,贫困发生率31.44%。四年累计脱贫23983户10.62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2.41%。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艰巨仍是会宁最大的县情。

心中有民在路上。如何才能让会宁这个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变得地肥水美,百姓的手头宽裕起来过上好日子……王科健始终坚持深入群众,问计于民,贫困村的村头是他的办公室,乡亲们的炕头是他的办公桌,羊圈、牛场、田间地头,经常看到他凝神思考的身影。

一次,王科健到党家岘乡毛坪村入户调研,遇到一位农民,他家的地种得又多又好,还养牛养羊,日子在村里过得比较滋润。“咱农民就得守哈一头子,把咱的地种好,保住咱的底。牛羊猪鸡行情不稳定,咱农民说了不算,咱多做几样子,一样行情不行,咱还有另一样弥补,就能把日子过稳当了。”

从这朴实的话语中受到启发,王科健确定了“守住一头子,多做几样子”的产业脱贫思路,提出了“1+N”的产业助农增收模式。“1”就是以全膜玉米、黑膜马铃薯为主的基础产业,“N”就是能够有效增加贫困户收入,确保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的养殖业、特色种植业、家庭工商经营业和有技能、有稳定收入的劳务产业。“守”是守“基础”,为了保基本温饱、保基本收入;“多做”是多做增收“门路”,为了抵御风险、增加收入。“守”是为了打好脱贫基础,“多做”是为了稳定脱贫和实现小康。他坚信,在脱贫攻坚这座充满希望的大厦上,守牢坚实基础,多做增收主体,再配上基本政策保障,这座大厦才能完整而美观,必将宜居而宜业。

产业抓覆盖:要把脱贫产业落实到千家万户

新塬镇老庄村吴斌家是王科健的帮扶户,在入户帮扶中,他了解到这里的农民主要以种植小麦、谷类和全膜玉米为主,种植结构单一,老百姓依旧靠天吃饭,雨水合节,一亩地的全膜玉米产量1000斤,收益大概千元左右,只能解决基本口粮,稍有干旱,收入将大幅减少。

水是生命之源,会宁干旱少雨、严重缺水,面对这一现状,王科健倍感压力。经过多次实地调研、走访入户,他了解到老庄村因老庄河而得名,先天的地形地势使老庄河流域有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并且河两岸断层地带渗出地表便于筑坝蓄水。如何把水用起来,他想到了大棚蔬菜种植,大棚种植不受季节限制,具有打破时间差、空间差和地域差的特点,更是对现有传统农业经济结构的一次再调整。

刚开始,老庄村不少群众因世代从事旱作农业而观念陈旧,对发展设施蔬菜顾虑重重,满脸疑惑。为攻克群众的思想难关,王科健带领镇村干部耐心地答疑解惑,把发展蔬菜产业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水利保障、优惠政策、产品销路一一讲解清楚。水利做到滴管配套、技术做到人员跟进、市场做到订单销售、储藏做到冷鲜保存……在各方面的统筹推进下,老庄村群众终于点了头,同意签订土地流转合同、试一把种菜。

当再次走进吴斌家时,他拉着王科健的手算起了自家的收入账,一个棚收入4000至5000元,两个棚就是1万块钱,四个棚一年能稳定收入2万块钱;以后党和政府叫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没一样子差的,现在大家的塑料大棚可是生金的“聚宝盆”。

随着引洮工程会宁项目的相继建设和完工,“水资源”这个限制会宁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瓶颈正在被打破。水浓于“血”,要造血,先换血。借助这一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王科健选择自然条件好的韩集、中川、白塬等8个乡镇为蔬菜种植规模乡镇,协调整合各类涉农资金3亿多元,计划新发展塑料大棚3万座、1.5万亩,实现区域内贫困户户均4座2亩全覆盖。现已完成塑料大棚搭建13070座,直接受益1.6万贫困人口。

大棚高原夏菜种植,是会宁农业产业结构的一次大变革。这场大变革,打破了千百年来会宁老百姓靠天吃饭和小农经济固有的思维定式,以新的眼光对接大市场;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条件,让老百姓站在新的平台上发展生产、致富自己;提升了山大沟深会宁农村的生产力,让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心倍增。当前,会宁产的荷兰豆、西蓝花等塑料大棚高原夏菜以订单方式漂洋过海,远销英美、欧盟等国家地区和国内福建、广东、浙江等地。产业革命点亮了万家灯火,已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形成燎原之势,实现了“造血——换血——造血”的华丽转身。

覆盖抓达标: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持续增收

会宁地域广阔,耕地面积大,饲草资源丰富,具有悠久的养殖传统,养牛养羊遍及各个乡镇,素有“南牛北羊”之说。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也不能落下传统优势产业。王科健连续八年组织开展了草畜产业“促进年、提升年、标准年、质量年、效益年、巩固年、优化年、提质增效年”活动,探索出了一条“小群体、大规模”“千家万户繁育、大场大户育肥”的肉牛肉羊养殖助推脱贫攻坚,实现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路子。目前,全县基础母牛存栏10万头,基础母羊存栏75万只。今年上半年,新引进基础母牛3391头、基础母羊33401只,全县肉牛养殖贫困户达到9096户,其中基础母牛5头以上的达到3032户;肉羊养殖贫困户达到14951户,其中基础母羊20只以上的达到5843户。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期,他审时度势,提出了“定时定量抓产业,强力推进全覆盖”的总攻要求,建立健全“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排名、半年一考核”的工作机制。紧紧围绕全县贫困人口实现产业到村到户达标覆盖目标,紧紧围绕2020年整体脱贫,盯牢全县100万亩全膜玉米和100万亩黑膜马铃薯,盯牢肉牛、肉羊和蔬菜三大产业,确保贫困户基础母牛5头、基础母羊20只、塑料大棚4座以及其它特色产业、技能务工等“1+N”富民产业达标覆盖,确保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脱贫依托、人有增收技能。

为了有效激发贫困群众发展产业信心和扩大产业规模,他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与班子成员一起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奖补政策。对贫困户饲养基础母牛5头以上、基础母羊20只以上,种植苹果、核桃、中药材5亩以上、瓜类10亩以上,每户每年奖补2500元,连续补助4年。集中连片区域内,贫困户每户种植4座2亩塑料大棚的建设资金,整合扶贫资金解决;对在有条件的非贫困村建设塑料大棚的困难群众,统一每棚补助建设资金4000元。全县11个肉牛养殖重点乡镇,贫困户每引进1头良种基础母牛,补助5000元,每户最多补助4头;全县9个肉羊养殖重点乡镇,按照群众自筹50%、奖补配套50%的标准执行,每户最多配套10只;设立产业达标覆盖奖励基金,对完成产业达标覆盖的贫困村奖励50至100万元,用于贫困村产业巩固提升。2018年上半年,共筹集社会帮扶资金3200万元,发放各类产业奖补资金4777万元。实践证明,这些奖补政策为产业到村到户达标覆盖,加快全县产业发展进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覆盖户36958户,覆盖率94.32%,产业达标户30069户,达标率76.74%。其中,依托肉牛、肉羊养殖和蔬菜种植三大产业脱贫的贫困户达到30516户,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的80.4%。2018年预脱贫的5492户25120人的贫困人口及24个乡镇47个贫困村全部实现产业达标覆盖。

达标抓效益:让农村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达标增效”,是一个在会宁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热词。这是王科健与农牧部门干部一起在大量市场调研和牛羊蔬菜行情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能够让全县产业规模发展、提质增效的创新举措,也是能够让百姓富、农村活、经济强的有效途径。每次下乡调研或是召开会议,他总会给大家精算脱贫增收账。

产业效益账。以肉牛养殖为例,按现行市场行情,引进一头10月龄西门塔尔等良种基础母牛市价为1万元。从引进10月龄基础母牛开始计算,按照一头基础母牛生产期为8年产6胎牛犊计算,农户在不计粗饲料及人工成本的情况下,8年饲养成本为16800元,年均饲养成本为2100元,其中:精饲料800公斤,饲料费等1800元;兽药、水电及其他费用300元。销售收入为72000元,10月龄牛犊平均每头价值10000元,8年产6头牛犊共60000元;8年后淘汰母牛收入12000元,饲养基础母牛年均利润5650元,即:8年总收入72000元-引牛支出10000元-饲养成本16800元=45200元/8年。每户养5头基础母牛,年纯收入可达28250元,一个4口之家,人均纯收入可达到7000余元,将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

“三变”改革帐。今年3月,王科健赴贵州参加甘肃省委组织的全省“三变”改革专题研讨班,半个月的学习,在他内心“一石激起千层浪”。水的问题解决了,产业正朝着好的方向推进,怎么用“三变”鼓起百姓钱袋子,唤醒偏僻穷山村?他有效依托红色旅游、金色教育、绿色产业“三大优势”支撑,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以股权为纽带,建立健全利益联谊机制,探索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三变”改革的特色创新之路。

以韩集镇袁家坪村大棚蔬菜种植为例,王科健指导袁家坪村引入“两社一公司”,通过“三步走”,形成“龙头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三变”产业发展模式。第一步:组建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组织大棚种植项目区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进社,土地合作社第一年为土地流转农户按每亩200元保底分红,统一流转土地、统一规划,打破地界建设蔬菜产业园区。以后采取“保底分红+收益分红”的方式,逐年增加收入。即2018年每亩土地保底分红200元,2019至2024年6年期间每年等额增加收益分红50元,累加到500元封顶,有效保障土地流转农户基本收益。第二步:组建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管理蔬菜园区,将建成的塑料大棚以收取一定占用费的方式,第一年每座收取300元,以后随着种植效益的增加,2019至2023年5年期间每座每年等额增加80元,累计到680元封顶,返租给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通过蔬菜种植实现持续增收。大棚租用费按照1:1:1的比例,分配给流转土地的农户、蔬菜种植合作社(园区管理维护)、村集体。第三步:按照“龙头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工作模式,引进福甘高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股份制经营方式,将龙头企业提供的技术服务及市场包销、贫困户提供的劳动力、合作社提供的生产厂房,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折价入股分红。袁家坪村900座塑料大棚,村集体通过大棚占用费分成、公共资产租赁等,第一年的收入将达到10万元。

集体经济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王科健组织实施以集体经济全覆盖为目标的党群创业振兴乡村计划,在党群共建“筹”、村企合作“用”、县乡合力“管”,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破零”的基础上,又掰着指头给大家梳理出了5条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子。畅通党群创业互助会渠道,通过单位帮扶、镇村自筹、项目支持等途径,为贫困村每年注入不少于10万元的互助资金;畅通集体土地管理使用渠道,每个村整理出30至50亩的村集体土地,以当地市场价入股或出租给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按比例每年分红;畅通盘活村集体资产渠道,开发闲置的办公用房、校舍、仓库等公共资产,通过租赁或以投资入股形式参与经营,获得村集体收益;畅通村级组织服务收入渠道,鼓励创业互助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提供生资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服务并从中获取收益;畅通村集体种植养殖收入渠道,整合创业互助会、扶贫互助协会和政府项目等资金,折股量化,联合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兴办大棚蔬菜产业园或牛羊养殖合作社,按照一定的比例取得分红收益。

产业齐头并进,效益综合发力。无论是牛羊果菜,还是外出务工;无论是中药材小杂粮,还是个体经营,每户贫困户的最低收益都能够确保达到2万元以上,这就是会宁产业扶贫带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实惠,是产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益。现如今的会宁,一座座塑料大棚连片兴起,一户户贫困户家中牛羊满圈,一个曾经有着“贫瘠甲天下”之称的国家级贫困县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脱变”,58万会师儿女正进行着“一户一策”产业全覆盖的宏伟实践,缺产业这个穷根正被彻底拔去,会宁正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大步向前。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王科健始终把自己当作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员”,为群众谋划出了“牛羊菜果”等持续增收的大产业;始终把自己当作脱贫攻坚的“战斗员”,总是出现在贫困乡村的田间地头和贫困群众的院内炕头;始终把自己当成贫困群众的“服务员”,时时刻刻为解决群众的吃水、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尽自己的职责和本分。扎根会宁的他,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这片红色热土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用自己的坚定信念,锲而不舍的精神,完成对使命的担当!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