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积极探索扶贫增收新模式
发布时间: 2018-10-08 | 来源: 县域经济
| 作者: 王晓林 陈俊秋 |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投稿
金秋时节,竹乡大地绿意浓。9月30日,大竹县莲印乡两路村五组已脱贫户张云木起了个早,去地里收割今年的第二季苎麻。“今年行情还可以,公司上门收购11块钱一斤。我的二麻才开始收,去年打了900斤,卖了8000多块钱,今年肯定不会差!”
近年来,大竹县积极探索扶贫增收新模式,为贫困群众种下“多元产业”“利益链接”“股权量化”三颗摇钱树,筑牢致富根基,借力新型经营主体,打造高效收入分配模式,助力贫困人口就业创业,保障村集体和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多元化产业发展驶入市场化发展“快车道”
当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产业发展如何实现“引商上门”?大竹县把第一步棋落在了精品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发展道路上,结合本地自然优势和资源禀赋,为贫困群众“量身打造”农业产业致富路子,变劣势为优势、变产品为产品、变产地为市场。
眼下,又是一年南瓜成熟的季节。随着大量的南瓜涌入市场,当不少瓜农在四处找销路时,八渡乡天池村三组贫困户奉永发却在自家的南瓜地旁,等着收购商上门收购。“今年的收购行情是5角3分一斤,我家承包了300多亩,估计收个近300吨没得问题。”奉永发信心十足。
天池村平均海拔1000米,对于发展特色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乡党委政府在此基础上,建设1万亩的农业产业示范园,打造天池西瓜、天池蜜本南瓜等六大高山产业基地,变劣势为优势。目前,“八渡品牌”以其“绿色、生态、安全、营养”特征成为消费者青睐的“菜篮子”精品,带动农户人均增收6200元。
八渡乡的产业发展只是大竹县农业产业的一个缩影。如今,大竹县农业产业逐渐实现了从一家一户的“小园子”走向相对集中的“大块头”,从自给自足的小生产走向规模经营的大生产,从千家万户小菜篮走向商品经济大市场的跨越。
多层次利益联结搭上新型经营主体“顺风车”
如何为广大贫困群众的产业发展寻找“避风港”?大竹县开展“组团式”出击,充分发挥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注重在产业链条上把贫困户纳入帮扶对象范围,构建一个共生、共存、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自从与醪糟公司签订糯稻种植合同后,我13亩田每年都有近2万元的纯收入。从种子到化肥,甚至收割都是公司‘包了’,算起来种糯稻的收入要比种杂交水稻每亩高六七百块钱。”月华镇玉皇庙村一组村民曾永寿喜滋滋地算起了“增收账”。
和曾永寿一样搭上这趟“顺风车”的稻农还有10万余人,该县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专合社)+贫困户”模式,在月华、石河等22个乡镇80个村发展糯稻基地10万亩,带动10万余人从事糯稻生产,实现户均增收4752元。
这得益于大竹县“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实施,通过组织100户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结对帮扶70个省定贫困村,引导近200户中小民营企业结对帮扶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160个非贫困村,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分别制定2016年至退出年、退出年至2020年“两步走”计划,累计实施各类帮扶项目130个,投资总额1.05亿元,惠及贫困人口6万余人次。
多维度配强股权吃下股份制扶贫“定心丸”
大竹县现有贫困户19716人,其中大部分人是因病致贫,由于自身发展能力不足,无法自主脱贫。对于他们开说,守贫,不甘心;脱贫,没底气。
今年66岁的蒋文成是清水镇高巩村二组的贫困户,常年生病使得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扶贫优惠政策虽然使贫困户医疗有保障,但要走发展产业增收这条路子,对于像蒋文成这样的“失能弱能”贫困户来说,却行不通。
如何破除“失能弱能”贫困户增收这一瓶颈?大竹县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实施农村资产股权量化改革,通过利用财政产业扶持资金、村集体资产、土地流转等入股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强股权配置,颁发股权凭证,从产业发展中获得分红收益。
“活了一辈子,没想到现在还能当上股东,还有分红。我们家就占3股,今年光分红就有1000多块钱呢!”蒋文成一脸喜悦地说。
乘着全县股权量化改革的春风,清水镇联合大竹县林萍核桃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1500亩核桃基地扶贫收益项目,将财政补助资金以优先股的形式量化到120户244名贫困人口,每人7213元,每股占总股份额的0.0177%,共176万元。
此外,大竹县通过引入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实现了集体经济收入的“飞跃”。
黄滩乡平桥村以村集体为主体,发展青花椒产业300亩,折合股份共计533股,村集体所占股份折算约为157股,所得收益全部归入村集体。
“一花引得百花开”。在大竹县“股份制扶贫”成功探索的带动下,全县越来越多的乡镇加入其中,真正实现“造血式扶贫”,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王晓林 陈俊秋)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