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铸就更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中建二局赤峰中心城区国道改造工程有序开工
发布时间: 2018-07-16 | 来源: 县域经济
| 作者: 王东亮 牛青山 |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投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满意度作为城市工作的根本追求,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是新时期的新目标。为了进一步改善现有城区道路体系,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完善市政公用配套设施打造宜居城市品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近期,中建二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中心城区G306北段国道改造工程有序拉开帷幕。
赤峰位于内蒙、河北、辽宁三省交汇地区,是内蒙古向东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经济圈,向南与京津翼经济圈、环首都经济圈的口岸及桥头堡。赤峰是京津冀和东北地区联系的第二条通道上的重要节点,也是蒙东地区承接以京津为核心的京津冀城镇密集区和以沈阳为核心的辽中南城镇密集区经济辐射的前哨。
近年在国家振兴东北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推动下,赤峰作为自治区重点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内蒙古东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正在积极融入地区经济与区域交通网络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随着赤峰-承德高速、赤峰-朝阳高速的建成,赤峰至喀左客运专线等区域性重大交通建设的推进,赤峰市的蒙东门户枢纽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并将有力促进城市交通的建设和发展。
2007年8月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明确在今后10年—15年时间里,东北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具有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重要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国家重要商品粮与农畜牧业生产基地、以及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域。2010年《东北四省区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东北四省区的重大合作事项。
随着国家振兴东北战略、东北四省区合作框架、内蒙古关于加快城镇化的决定等相关上位宏观政策的相继出台,赤峰市区域经济发展及一体化进程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依赖性日益加强,地缘优势日趋明显,正面临由蒙东“边缘”区位向区域枢纽“门户”的转变。
为加快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化建设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提出赤峰市作为自治区东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加快其盟市所在中心城区的建设,完善功能,规划建设形成1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规模城市。
从赤峰市现状路网看,目前赤峰市中心城区主要形成了“五横八纵”的主干道网框架,连接各个组团。
(1)东西向大通道(五横)
巴林大街—友谊大街,连接八家片区、松山片区和桥北片区,同时担负城市北部过境交通;
玉龙大街—松山大街—桥北街,连接八家片区、松山片区和桥北片区;
临潢大街—振兴大街—三道街,连接八家片区、松山片区、红山片区和红山经济开发区;
西拉沐沦大街—钢铁街,连接小新地片区和红山片区;
迎宾大街—铁南大街,连接小新地片区和红山片区,并担负城市南部的过境交通;
(2)南北向大通道(八纵)
赤锡路—幸福路,连接桥北片区和红山片区;
银河路—昭乌达路,连接松山片区和红山片区;
广场路—园林路,连接松山片区和红山片区;
迎金路—园林路,与广场路—园林路在振兴大街交汇,连接松山片区和红山片区;
松洲路—芳草路,连接松山片区和红山片区西南部;
G306国道,由北向南经过北洼子片区、松山片区、八家片区和小新地片区;
宝山路,连接八家片区和小新地片区;
大板路,与宝山路一起,连接八家片区和小新地片区。
当前赤峰市中心城区高速公路环路已建成(G45、G16、赤峰东环),全长56公里,共8座互通,其中联系赤大、赤朝、赤通、赤承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共有6处,可供城区上下。规划建设的还有S23克什克腾旗至赤峰高速,S28赤峰至围场高速、G4515赤峰至绥中高速。
同时国省道干线G111、G306、S206、S219、原S205过境穿城。S513赤峰机场路已建成通车。
城区道路现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旧城区交通拥堵严重
赤峰市老城区由于路网密度较低、道路较窄、交通秩序混乱、交叉口渠化不合理、机动车交通流量较大、交通管理水平较低和机动车停车泊位不足等原因致使在交通高峰期,老城区交通拥堵严重。
(2)过境交通穿城,有较多断头路
城市外围环路尚未形成无法解决大量的过境交通,致使G306、G111线穿城而过,增加了城市交通负担。存在较多的断头路,道路网系统性尚需完善。
(3)潮汐交通明显、居民出行距离较长
红山片区、松山片区、八家片区等为城市重要居住区,拥有城市70%的人口,而大面积的工业组团远离城市居住区,增加了就业的出行距离,且出现明显的潮汐现象,造成道路交通拥堵,路网系统效率低。
(4)交通秩序较乱,交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老城区占道经营现象较为严重,交通秩序较乱,部分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不合理,交通组织不科学,信号配时不合适,极易产生交通事故引起交通拥堵。
近年来,赤峰市机动车总量持续迅猛增长,交通需求与交通资源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高峰时期中心城区的拥堵凸显,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困扰居民生活的焦点与难点问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若本项目建成可直接提升G306及大板路等相关道路的通行能力,服务周边出行民众,缓解交通压力。在上述背景情况下,赤峰市提出了对本项目的建设,本项目建设的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1)是改善现有城区道路体系,提高道路服务水平的需要
赤峰市是京津冀和东北地区联系的第二条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赤峰市对外交流日益频繁。2014年全市公路全年共完成客运量3872万人,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无论从地理位置、规模还是从设施、运输能力来衡量,现有的城区道路体系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与赤峰市日益增长的客运量不相适应,道路通行能力与需求量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本项目的建设,提高城区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带动中心城区的全面快速发展。
(2)是打造宜居城市品牌,提升生活质量,促进文化名城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经过多年的发展,赤峰市已经成为内蒙古发展迅速、充满活力、优势最为明显的城市之一。区位优势日益明显,发展环境更加优越,城市价值不断攀升,应乘借当前全省加大基础建设的机遇和自身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发展休闲养身度假旅游。从赤峰市居民的安居之地发展成为城市内外游客的休闲养生宜居之地。
赤峰市旅游资源丰富。一方面,赤峰是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的发祥地,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曾先后在赤峰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中国北方发达的古代文明和多样的文化,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迹,以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为主的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多达5759处。另一方面,由于赤峰地处多种温带生态群落的交汇处,境内各色风光棋布,自然景观资源类型多样,数量丰富。其地文景观类资源体现赤峰地域过渡地带的特点,基本类型占全国的75%;水域风光类占全国基本类型的71.4%;生物景观类也是赤峰旅游资源的优势类型,占全国基本类型的100%,资源的单体数量有45种之多;休闲求知健身类资源种类亦较齐全。其中较为特色的是赤峰的三大热水温泉。赤峰优良级旅游资源总量位列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位,已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由于拥有纯天然的草原、沙漠、森林、湖泊、温泉、冰臼、石林等独特资源,使赤峰成为名副其实的京津地区的“后花园”。此外,特殊地理区位也造就了赤峰丰富的物产,以草原产品、蒙古民族产品及名石为主的购物类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将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为赤峰市旅游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先行基础,对于促进赤峰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3)完善市政公用配套设施、改善环境的需要
道路是城市的生命线系统,除了为居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保障,创造舒适、方便、优美的生活环境外,其附属的通讯、水利、给排水、供气、供电等基础设施,是企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质基础和正常运行的保证,既是物质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劳动力生产的重要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生存环境、生活环境及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道路的完善建设,必然给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出行带来便捷。在建设道路的同时,敷设雨水、污水、给水、燃气、电力、电信以及路灯照明等市政基础设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供沿线生产、生活所需的各项市政配套设施,为沿线地块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加快促进了地块的开发利用。
本项目的建设,是改善整个城市的交通环境和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勘察设计工程规模为中心城区G306北段国道改造工程,设计范围北起丹锡高速,南至学院北街,桩号GK0+000~GK10+125.459(不含五三互通),路线全长10.125km,采用主辅分离的城市主干路标准,主路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采用60km/h,辅路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采用40公里/小时,红线宽度60m。
大板路南通工程,设计范围北起支七街,南至赤峰南收费站,桩号DK0+095.384~DK1+862.384,路线全长1.767km,采用城市主干路标准,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采用60km/h,红线宽度50m。
通过收集、了解和分析基础资料,对本工程难点、重点等问题有了深入的理解后,我们从人员组织、设备投入、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技术措施方案,充分发挥我院的技术力量优势,出色的完成勘察设计阶段技术方案,切切实实的解决本项目所面临的技术难题。
本次工程建设方案结合招投标文件,认真分析了本工程的建设重点和难点。我们认真、细致的综合对比分析,在尽量减少工程建设的投资情况下,我们综合考虑了环境保护、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对于道路、桥梁的施工我们都选取了较优的施工方案。
本工程的工程管理方案,我们将从公司抽调精英骨干成员,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投资、工程质量和安全和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满足要求。我们着重阐述了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合同等管理措施和方法。
本工程的运营维护方案,我们积极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为了保证正常的运营,我们对投入运营期的道路、桥梁以及相应的工程建设附属设施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并且对运营过程中的大中修也制定了详细的方案;此外,我们还对运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应对措施方案,保证本工程在建设完成后可以正常运营。
本工程的移交方案,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移交工作计划,并且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培训计划来保证移交后的正常运营,保证我们的合作以完美收场。
中建二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正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秉承“品质保障价值创造”的核心价值观以及“诚信创新超越共赢”的工匠精神,为为改善中心城区的道路状况、建设生态宜居赤峰谱写新的篇章。(王东亮 牛青山)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