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大竹县瞄准千亿目标
发布时间: 2018-09-28 | 来源: 县域经济
| 作者: 田怀江 刘达建 |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投稿
9月27日,中共大竹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召开,确定了“1+1+4”产业集群发展的宏伟目标。
聚力发展电子信息千亿产业集群、体育产业五百亿集群以及机械制造、能源建材、轻纺鞋服、农产品加工等四个百亿产业集群——9月27日,中共大竹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召开,确定了“1+1+4”产业集群发展的宏伟目标。这意味着,大竹县将迈上加快建设西南机械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的新征程。
“一直以来,省委、达州市委对大竹发展高度重视、充分支持。既赋予了大竹新的历史使命,也为大竹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大竹县委书记何洪波表示,未来,大竹将在区域内形成产业聚集高地、城市发展龙头、综合交通枢纽,率先对川东渝北区域产生吸附力、带动力和辐射力,加速崛起进程。
绘就宏伟蓝图大竹未来发展有了行动指南
大竹县位于国家中心城市重庆市和四川区域性中心城市达州市开放合作前沿,所处的川东渝北区域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富集,区域优势较好、产业基础稳固、发展潜力巨大。不仅如此,大竹县经济总量在川东渝北5市、30个县中位居川东区域第1位、渝北区域第8位,毗邻县(区)无县级市,具有建设区域次级中心城市的良好基础和比较优势。
机遇大竹县独特的优势,县委对大竹未来的发展定位进行了明确:加快建设川东渝北区域次级中心城市,加快建设西南机械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
在建设繁荣时尚美丽和谐大竹历史进程中,大竹县委确定了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目标”,并明确大竹高质量发展分三步走。
到2020年,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GDP达到400亿元以上,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以上。到2025年,基本建成西南机械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产业实现集群发展,GDP达到580亿元以上,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到21亿元以上,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前30强。到2035年,全面建成川东渝北区域次级中心城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GDP达到1200亿元以上,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到37亿元以上,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次级中心城市。
主攻实体经济将实施工业强县的核心战略
如何把宏伟的蓝图变成现实?中共大竹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给出了答案:坚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实施工业强县核心战略,聚力发展“1+1+4”产业集群,即电子信息千亿产业集群,体育产业五百亿产业集群,机械制造、能源建材、轻纺鞋服、农产品加工百亿产业集群。
“近年来,大竹县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何洪波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近五年来大竹县持之以恒地抓实体经济发展,抓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
会议要求,紧扣建设西南机械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将主攻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来,以产业集群为龙头牵引,以集聚创新为主要形态,以配套协同为发展方向,高点切入全球、全国产业链中高端,整体提升县域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拓展开放空间与“川东渝北”区域协同发展
“我们要重点扶持高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企业上市发展,培育打造一批百亿级、十亿级、亿元级企业。”何洪波在讲话时指出,要狠抓创新驱动发展,力争到2022年,大竹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家,到2025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
此次会议还明确,要大力实施质量提升、质量对标和品牌创建三大行动,积极创建质量强县,着力增强大竹创造、大竹制造、大竹服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深入实施企业家能力提升工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培育一支根植大竹发展、饱含大竹情怀、助推大竹崛起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
注重与川东渝北区域5市30县(市、区)建立协同发展“共同体”,落实大竹与梁平、垫江战略合作协议,实现规划对接、设施互通、服务共享、发展互补。抢抓达州建设开放口岸和综合保税区战略机遇,积极争取把大竹纳入口岸经济范围。(田怀江 宣传部 刘达建)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