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首批环保设施集中开放第三期:小萌娃探索垃圾发电之谜
垃圾操作室
小小公众代表参观垃圾吊操作室
小小公众代表观摩卸料大厅
小小观众代表观摩公司污水站
小小公众代表认真听讲解员介绍垃圾处理流程
小小公众代表听讲解员介绍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知识
人民网武汉3月28日电生活垃圾是怎么变废为宝的?处理过程能否做到“零排放”?3月27日上午,湖北省首批环保设施对公众集中开放活动第三期迎来一群特别的公众代表——武汉市江汉区大兴路幼儿园稚乐分园约20名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武汉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探访垃圾发电之谜。
“阿姨,垃圾怎么能发电呢?”“我们小区的垃圾是怎么运过来的?”面对小代表们七嘴八舌的疑问,讲解员采取沙盘模型和宣传短片展示的方式,通俗易懂地展示了垃圾运输、发酵、入炉焚烧和利用焚烧产生的余热进行发电的全过程,随后邀请小代表们沿着参观路线依次参观垃圾吊操作室、主控室、公司污水站等。“这个‘铁手臂’真聪明!它像个大大的抓娃娃机!”在垃圾吊操作室,小朋友们隔着玻璃窗看着垃圾吊的“铁手臂”在工作人员的操纵之下灵活自如地抓取垃圾,兴奋地小声讨论着。讲解员告诉小小代表们,生活垃圾会运送到垃圾库,经过5-7天的发酵后,“干的垃圾”被“铁手臂”送入焚烧炉燃烧,然后利用焚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同时生活垃圾中的渗滤液经过处理达标后全部回收再利用,实现零排放。在公司污水站,当看着垃圾滤液经处理后变成汩汩清水流淌而出,小代表们连呼“太神奇啦!”并纷纷表示以后回家要告诉爸爸妈妈做好垃圾分类,从源头减少“垃圾”。
据介绍,该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焚烧处理青山区、武昌区及洪山区部分的生活垃圾,日处理量可达1200吨,年发电量达1.4亿千瓦时。目前武汉市共有五个垃圾焚烧发电厂、两个垃圾填埋场和一个垃圾综合处理场,还有两个新建焚烧厂准备在今年试运行。“垃圾焚烧处理厂的扩建只是治标的办法,提高市民的绿色环保意识才是治本之策,今天的活动让孩子们对垃圾处理有了更为生动形象的了解,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养成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行为习惯,真正将环境保护付诸实践,并影响更多的市民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武汉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处书记魏慧冬说。
据了解,此次公众开放活动是湖北省环保厅2018年第一批环保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社会集中开放的第三期活动,大兴路幼儿园稚乐分园约20名小小代表通过预约报名参加了本期活动。湖北省环保厅2018年第一批环保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集中开放活动共有4期,分别于3月22日(湖北省大气复合污染自动监控预警中心公众开放活动)、3月23日(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公众开放活动)、3月27日(武汉市青山区星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武汉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公众开放活动)、3月28日(武汉市汉西污水处理厂公众开放活动)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张怀如解东孙瑾段军)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