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沂江乡选优村组干部夯实党建基础
发布时间: 2018-05-22 | 来源: 县域经济
| 作者: 县域经济 |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投稿
获悉,村小组长是村两委联系广大村民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骨干和后备力量。笔者近日在江西省新干县沂江乡开展“走基层调研”活动中,了解到该乡在今年两委换届中,选优配强村小组长,有效打通了“党建+乡村治理”的“最后一纳米”,激活了农村基层组织“神经末梢”。
“村小组长”有多重要?沂江乡党委书记张润华打着比方他说,村小组长处在基层干部最末端,就像神经系统最末梢的组织,其管理能力、人格品德以及工作作风,直接影响到村组的发展和基层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牵一发而动全身。正是基于此,该乡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在选配村小组长过程中,既要选好人,又要选能人,在好人中选能人,在能人中选好人;强调选出来的村小组长要有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特别是按照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要求,着力选优配强村小组长;细化村小组长候选人的资格条件,明确不宜确定为候选人的范围,对选什么人、不选什么人作出具体规定,向党员、群众讲清楚应该选什么样的人,不应该选什么样的人,决不允许把不符合条件的人选当村小组长。
在沂江乡上坊村,笔者见到村小组长孙清华的时候,他正和村两委一班人奋斗在土坯房拆除一线。这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皮肤晒得古铜色,脸上挂着细细的汗珠,沾满土灰的衣裤,一看就是常时间在太阳底下劳作的结果。“这几天,都在帮助村民拆除土坯房,搬砖搬瓦,拿凳拿椅,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孙清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沿着孙清华指的方面,一大片土坯房已经拆除,原本杂乱无章的土坯房,已经变成了一片宽阔的空地。“这里总共有3500多平方米,只花了两天时间就拆好了。这么快的速度,孙组长功不可没。”务丰村党支部书记孙秀梅高度评论孙清华的“业绩”。
孙清华是今年村“两委”换届中高票当选的村小组长。小伙子之前和哥哥一块合开长途车,一天几百块钱收入。自从当上村小组长后,他高薪请人开车,一门心思扑在村里的事务上。有人说他傻,他微微一笑,也不争辩。他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拆除土坯房的关键时期,既然大家推选他为村小组,就应该为家乡建设秀美家园出把力。“现在的行政村面积都比较大,管理上要面对的考验越来越多。小组长处在最基层,和村民接触最多、也最熟悉,这是很大的优势。”孙清华说,他经常会走村入户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第一时间倾听村民的心声,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层。
加强村小组长队伍建设,沂江乡拿出了真招实招。今年,该乡村小组长队伍中开展“竞争上岗”和“末位淘汰”行动,将其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着力深化“党建+治理”,打通基层服务管理“最后一纳米”。该乡党委委员皮勇斌表示,通过明确入职有标准、岗位有职责、履职有保障、优秀有奖励、选举有路径、退职有关爱的“六有”标准,努力打造一支服务型的村小组长队伍。据了解,在今年的村“两委”换届中,该乡有3名原村小组长因不符合“六有”标准而在村小组长选举中“落选”。另有4名表现良好的村民光荣连任村小组长。江背村孙建建已连续三届当选村小组长,是群众中公认的“带头人”。在今年的土坯房拆除中,他带头将自己90多平方米的旧砖瓦房拆除,给村民做了很好的表率。在他的带领下,江背村小组在短短半个月内,拆除土砖屋7000多平方米。
抓好村小组长队伍建设,重点是明确好任职标准、强化工作措施,让这支队伍体现先锋作为。为此,该乡积极实施“小岗位大作为”先锋行动,引导农村村小组长强素质、增本领,同时,通过设定岗位职责、强化考核激励、激发先锋热情等一系列扎实举措,强化村小组长队伍建设。今年,该乡通过开展“清河行动争先锋”、“土坯房拆除争先锋”、“铁皮棚整治争先锋”、“美丽乡村争先锋”、“综治平安争先锋”等五大先锋行动,让村小组长在村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中干在一线、冲在前面。邹军林是跃进村历上村小组新当选的组长,自担任村小组以后,积极工作,在历上村土坯房拆迁过程中身先士卒,日夜上门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先拆除了自家16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有效推进了历上村土坯房拆迁工作,截止目前,历上村危旧土胚房已经全部拆迁完毕,拆迁面积达到4000多平方米。
“村小组长队伍是农村工作的主力军,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传达和贯彻村“两委”的决策、目标等任务,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农村各项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力量。”沂江乡党委书记说,今后,该乡将进一步积极探索村小组长队伍建设新模式,从人员选配、素质提升、机制创新等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和发挥村小组长的作用和活力,使其实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的转变,破解农村管理“最后一公里”难题,打造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天网模式”,为推动该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吴桂生 皮勇斌)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