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党家岘乡:健全信访工作机制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发布时间: 2019-05-21   |  来源: 县域经济   |  作者: 青梅 蒲亚龙  |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投稿

为加强党家岘乡信访工作力度,及时解决群众困难,发挥信访工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解决服务意识不强和办理效率不高等问题,更好的了解社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脱贫攻坚氛围,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近日,党家岘乡党委通过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信访工作,规范信访秩序,树立依法信访导向,努力为全镇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强化初信初访处理,落实四项原则。

该乡上下注重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做好源头预防工作。乡村干部密切协作,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要做好矛盾排查,及时解决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乡干部要做好服务接待、解释说明工作,以主动、热情、周到的态度接待好、解释好来访群众诉求,对能第一时间答复的不推脱,对需要协商解决的说明答复期限,确保矛盾纠纷不升级。登记调查核实信件结束后,在结果答复阶段,要与信访人见面沟通到位,确保全面掌握信访人员的思想动态,找准问题症结,做到工作导向不偏、工作过程不乱、解决结果有效。

面对问题矛盾,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从有效服务群众、解决群众困难的角度出发,开展信访工作,切实做到带着感情和责任为民解难、为党分忧,为全乡稳定发展凝聚民心。

据了解,会宁县委书记王科健带领县委常委围绕2019年整县脱贫摘帽集中开展党建工作调研和“三级接访”活动,对党家岘乡10个村进行了全面深度调研,全面掌握全县脱贫攻坚以及基层党建、精神文明建设、“两个责任”落实、统一战线、综治维稳等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会宁县财政、民政、住建、农牧、信访、扶贫等18个部门负责人组成10个接访组,深入党家岘乡10个行政村开展“三级”接访活动,“零距离”倾听群众意见诉求,面对面为来访群众排忧解难。

狠抓信访初信初访,落实首办责任制,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按照政策法律主动处理好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化解矛盾,不断提高一次性办结率,切实维护群众利益。通过制作宣传资料、标语等多种形式加强依法逐级走访的宣传,积极选树正面典型,以案说法,以案释理,讲好群众信访故事。为推动信访积案化解,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信访工作成果,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带着责任,真正沉下去解决问题,用实际行动化解矛盾纠纷。

坚持摸排管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为落实好甘肃省“54321+10”工作思路和市县工作要点,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问题和重点人员,进一步健全信访制度、完善责任体系、强化分析研判、规范信访业务、拓展信访渠道、加强法治宣传、做好源头预防,做到民有所问、我有所答,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实现“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的总体要求。党家岘乡制定“四分措施”。

按照“及时、周到、全面”的要求,落实好首问首办责任制,第一时间听取诉求,根据情况,对能够直接解决的,现场解决、立即办理;对需要衔接其他人员解决的,要引导到位、传达到位、服务到位;对不能立即解决的,指引或做好登记工作。分村级,政务大厅人员,其余业务口人员,各包村组进行分散登记。每周五统一收集。在下几个工作日内,业务人员要及时收集并对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先由分管领导批示,根据批示交办或呈主要领导批示,再交办。对一些复杂性问题、共性问题,提交乡党委会议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后,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办理,做到研究及时、安排及时、处理及时,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根据批示对需要调查核实的问题,按照“实事求是、证据充分、合乎事理、见面到位、走访到位、调查到位”的要求,采取分村核查的方式,交由包村干部、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长及时进行核查;或交由分管口负责人,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核查。在限定的工作时间内向业务人员上报核查结果,形成答复件。按照“处理完成一件、答复到位一件”的要求,根据问题涉及的内容和信访人属地,核查人员要将答复件送到信访人手中并签字确认。此项工作业务人员要根据汇总表落实情况,做好请示、协调、督促工作。对登记需回复问题做到答复全覆盖、无遗漏,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人人都满意。

该乡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各站所负责人为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保证群众来信来访有接待、有答复。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形成法律、法规、政策有宣传,群众信访有人问,上访信息早知道,解决信访有办法的良性信访工作局面。对重大问题不拖不推,严格按政策办事,有效避免了群体访和越级访现象发生;实行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对群众的信访问题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蒲亚龙)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