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

发布时间: 2016-04-04   |  来源: 县域经济   |  作者: 君君  |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投稿

平昌县,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置平州县,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更名“同昌县”。民国35年(1946年)取“平州”、“同昌”首尾各一字命名,成立平昌设治局。民国37年(1948年)升为平昌县。平昌县地处四川东北部,米仓山南麓,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县、川陕苏区革命老区县、全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和百万人口大县。全县幅员2229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1338.8米(镇龙镇贾阁山),最低海拔268.3米(元石乡黄梅溪),辖43个乡镇(17个镇、26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549个村(居)委会(村521个、居委会28个),总人口107.1万人,有农业人口86.16万人,耕地62.68万亩,森林覆盖率52%。县城建成区9.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8万人。

2015年,平昌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3亿元,增长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5.5亿元,增长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6亿元,增长13.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3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1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39元,分别增长9.1%、10.6%。

经济实力在三产互动发展中明显增强

全域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坚持统筹城乡全域布局产业,以“一区四园四大主导产业”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布局优化提升。推进“六大特色产业”全域覆盖,以三十二梁、镇龙片区为重点,建成茶叶基地12.5万亩、巴药基地8万亩;以磴子河—皇家山片区为重点,一步成园新栽花椒4万亩;以龙岗、福申片区为重点,建成核桃基地6万亩;在白衣、泥龙等乡镇启动建设10万亩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坚持文旅融合、农旅结合布局旅游业,元山—得胜、青凤—镇龙旅游环线基本形成,涵水—兰草旅游环线启动建设。推进三产互动融合发展,青凤—鹿鸣—邱家三产互动示范片加快建设,驷马水乡三产互动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

县域特色产业突破提升。加快做大工业经济规模,完成工业投资37.6亿元,增长20%。新引进施迈电气、陈氏玻璃等企业25家,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7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星光机械制造工业园新入园企业2家,小角楼白酒工业园一期加快建设,驷马清洁能源工业园一期、茶叶加工园投产营运。突出生态、特色、规模,成片发展茶叶、花椒、核桃、巴药、水产、莲藕六大特色产业;着力加强品牌创建,秦巴云顶、秦巴茗蘭等加工企业正式投产,镇龙山瓦灰鸡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功创建全省质量强县示范城市、全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培育欧菜园、欣旗食品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5家、专合组织75个、家庭农场26个。

经济新增长点加快培育。坚持服务业与工农业协同发展、融合发展,培育乡村旅游、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等新兴消费热点。千佛山—洞滩湖、磴子河—皇家山景区和白衣古镇加快建设,驷马水乡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驷马河成功申报国家湿地公园,连续两年成功承办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全省乡村文化旅游节,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强县;全年实现旅游收入24.6亿元,增长38.8%。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突破性发展电子商务,建成东城电子商务创业园,入园企业60余家。出台实施房九条政策措施,规范房地产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坚持金融与县域经济互促共融,引进南充商业银行、农科村镇银行并投运;全年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7.3%、19.4%。

基础设施在突破投入瓶颈中日趋完善

项目牵引发展更加有力。坚持把项目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突出稳准发力,稳定投资增势,228个年度实施项目完成投资270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深化“四比一创”,认真落实重点项目工程“五项承诺制度”,突破关键和瓶颈,攻坚推进101个市县重点项目,G542平昌段改建基本竣工,双桥水库枢纽工程全面完工。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产业投资占比达53.7%。创新投资方式,包装实施PPP项目16个;东城物流园、火车站站前广场等社会投资项目全面竣工,民间及社会资本投资达67%。抓实项目策划、包装、储备和争取,到位补助资金17.5亿元。编制完成“十三五”规划,储备重大项目422个。

基础网络体系逐步建立。深入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巴达铁路建成通车,镇广渝高速完成方案设计,通江达海能力进一步提升;深入推进道路交通进新区、进园区、进景区,启动涵水禅林—西兴皇家山道路建设,建成三十二梁—青凤互通快速通道,新建乡镇联网路43公里、村道水泥路177公里。水利体系更加完善,牛角坑水库干渠一期全线贯通,纸厂沟水库建设完成前期工作,江家口水库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完成2014年度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157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竣工,解决13.84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县城第三水厂加快建设,第一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第二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完工,通巴两河治理加快推进,白衣、得胜等乡镇污水处理站加快建设。能源通信保障有力,张公220千伏输变电站建成投运,新区景区电力迁改全面完成,完成19个村电网升级改造。规范普及民用天然气,管网覆盖80%的乡镇。推进“智慧城市·光网平昌”建设,4G网络实现乡乡覆盖。

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坚持景城、景镇合一加快城镇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全面推进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金宝大桥建成通车,火车站站前广场与巴达铁路同步竣工投用,金宝大道连接线金凤路、棉纺路和金宝大道C段全面竣工,黄滩坝大桥、星光大桥、白家咀大桥、金宝大道D段加快推进;深化金宝森林康养产业园、金宝文化教育产业园前期工作,金宝商业综合体加快建设;金宝完全中学、县中心医院开工建设。两江商贸园、仿古街加快推进;龙潭溪滨江大道、佛头山巴山新居启动建设,城西客运中心基本竣工。东互通城市综合体务实推进。深入实施“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完成城市危旧棚户区改造6000套,信义河下、星光二期、金宝2号和县城老街1号、2号、12号等安置点全面交房。小城镇建设有序推进,乡镇场镇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强力开展“三违”治理,加强背街小巷整治,深入推进“五创联动”,省级生态县创建通过技术核查。

发展活力在深化改革创新中充分释放

开放合作深化拓展。全方位扩大区域开放合作,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与达州、万州、安康等区域合作进一步向纵深拓展。以回引创业为抓手,深化“产业招商年”行动,坚持“七大片区”精准出击,成功开展广州、重庆、成都专题招商活动,举办创业报告会、三十二梁创业论坛,成功回引发展了巴山背二哥季节蔬菜、土兴莲泉水产养殖等,全县回引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52个,完成投资11.7亿元。深化与大企业大集团合作,与四川铁投集团签订的12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正在加快实施,绵实外国语学校、高低压电器元件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全年招商到位资金69亿元,增长10%。

重大改革成效彰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全面完成土地确权颁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试点,农村产权抵押贷款3.6亿元。创新设立扶贫小额信贷基金、农业担保基金、七彩林业风险补偿基金,撬动金融和社会投资5.1亿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筹备发行企业债,探索资产证券化,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全年融资15亿元;利用资本市场成功破冰,与川藏股权交易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畅延米业等7家企业成功挂牌。完成工商质监、计生卫生等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政府“有形的手”更加灵活有效,市场“无形的手”更加富有活力。积极推进驷马、元山等扩权强镇试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新增市场主体4404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正在形成。

民本民生在深化精准扶贫中有效改善

脱贫攻坚深入推进。坚持区域连片开发和精准扶贫双轮驱动,突出大交通、大产业、大旅游和大教育扶贫,创新扶贫项目竞争立项机制、回引创业机制和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机制,启动实施“六大片区”脱贫攻坚;持续推进“1+6”扶贫工程,精准实施“五个一批”,全年减贫2.63万人。持续深化巴山新居建设,建成中心村5个、聚居点87个,改造农村土坯房1.46万户,建成农村廉租房672套。邱家—鹿鸣—石垭—板庙—青凤新村示范片加快建设。探索建立“金融+”扶贫模式,得到国家农业银行总行和国务院扶贫办充分肯定。

公共服务持续提升。围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财力向基层倾斜、向民生覆盖,累计投入民生资金24.51亿元,“十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自加压力办成“十件民生实事”。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城镇新增就业9400人。维修改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6.9万平方米,思源实验学校投入使用,江口三小启动重建,教育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市前列。改扩建乡镇卫生院9个,城乡居民签约服务巩固提升。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更加精准,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积极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建成健康养老服务中心2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7个。加强科技工作,建成省级现代农业、茶业等科技示范园。实施人才兴县战略,引进各类专业人才241名。整治农村土地10万亩,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6万亩。在全市率先启动建设地面数字电视工程,不断改善文化基础设施,扎实开展全民健身、全民阅读,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推进法治平昌建设,持续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建立社区管理网格、社会服务网格、社会治安网格,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坚持依法治访,个案研究,现场解决,专班办理,有效化解各类信访矛盾3215件。以安全社区和企业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强化安全生产能力建设,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考核体系、惩戒体系,常态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探索建立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模式在全省推广。推行公安大警种大部制大平台建设,牢牢掌控社会治安面,加强应急实战演练和应急管理,杜绝群体性事件发生,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成效明显,机构编制、残疾、老龄、气象、地震、防灾减灾、保密、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人防、消防、新闻出版、档案、方志、外事、侨务、对台、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2016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