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县
发布时间: 2016-04-21 | 来源: 县域经济
| 作者: 君君 |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投稿
交城县具有很深的历史文化,交城鼓书、交城莲花落具有浓郁的交城特色。
2010年,交城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0亿元,是2005年4.04亿元的2.48倍,年均递增1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46元,比2005年增加4785元,年均递增11.3%。
建制沿革
交城县置县始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隋代县境北连娄烦郡,西北接离石郡,南邻西河郡,为太原郡西、西北、西南界地。
唐天授年间,县境北邻太原府灵川县,南邻武兴县,
东邻清源县,西南邻汾州隰城县,西邻石州离石县,为太原府西部界地。唐末,县境北界至古交河北阁上,北为宪州元池、天池二县;西北与石州离石、方山二县相接;西南至汾州隰城县一道川,为太原府西部、西北部界地。
宋代,交城县西部与石州交界,北部先后与宪州、静乐县、岚州交界,西南与汾州西河县交界。县境北至古交河北交城山,南至县治城南汾河北岸,西南至文水县广兴村,东至石千峰,西北境至孝文山。南北顶点直距最宽68公里,东西顶点直距最长80公里。
金元时期,境域略同于宋。明代中期,县境东至清源县高白村10公里,东南至文水县西北安7.5公里,南至文水县石侯村5公里,西南至文水县开栅镇10公里,西至永宁州刘王晕山90公里,西北至永宁州赫赫岩山110公里,北至静乐县天池川75公里,东北至阳曲县兰伏村50公里,为太原府南部偏西界地。县境北起下马城南,南至城南汾河南岸,直线相距74公里;东南起汾阳村南、西北到孝文山直线相距73公里。
明代天启年间,文水县以大陵易交城县土安川。此后及清,境域北至下马城北,与静乐县接壤,南北顶点直线相距约80多公里,总面积约为313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交城县总面积的96.1%;东南平川占交城县面积的3.9%。
民国初期,境界北至静乐县下马城南;东北接阳曲县曹坪、河口;
西至孝文山与离石、方山为界;南至文水县石候村、开栅镇;东至三县岭与清源县接壤;西南至三道川北与汾阳县境相连。东西、南北顶端直距宽、长均为80公里。跨纬度42′,跨经度56′。总面积为2 937.51平方公里,山区占交城县总面积的95.8%。东南平川占交城县总面积的4.2%。[2]
抗日战争时期,阳曲县大川地区,文水县开栅、峪口一带,汾阳县一、二、三道川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划于交城县(交城、交西),交城县总面积为3433.4平方公里。
新中国建立初,县北境以汾河为界,接阳曲县河北部地区;东境以石千峰为界,接太原市西山地区;余界同于民国。其时南北境端点直距52公里,东西境端点直距77公里。东北界距省会太原仅20公里,为太原西部要地。交城县总面积2820平方公里。东南平川面积123.4平方公里,占交城县总面积的4.38%。
1958年,将北山古交地区961平方公里划于太原市。
1971年,交城县永田公社划归娄烦县。横尖公社划归方山县,中庄、会立、东社公社划归文水县;同年将文水县东境划归交城县149平方公里,县境总面积为792平方公里。政区变动后,平川面积增加为284平方公里,占交城县总面积的35.83%。[2]
1972年,水田公社复归交城县。交城县总面积为1 153平方公里。此后12年。县境西北与娄烦、方山、文水三三县接界。西界接文水中西川,南界隔汾河与祁县相向,东与清徐、北与古交区为邻。西端大塔西北、东端南白乡西社村东南直线相距最长75公里;北端花果头村北,南端黄崖村南直线相距最宽21公里。山区面积占交城县总面积的75.37%,平川面积占交城县总面积的24.63%。
1984年1月,横尖、中庄、会立、西社4公社境域复归交城县,南自、南安、南庄、西城四公社境域复归文水县。是为现辖境域。[2]
行政区划
至2013年,交城县辖6镇4乡,142个行政村,254个自然村。
交城县行政区划
乡镇下辖
天宁镇西街居委会、南街居委会、东街居委会、东关居委会、下关居委会、北关居委会、蒲渠河村、磁窑村、坡底村、田家山村、瓦窑村、梁家庄村、杜家庄村、东汾阳村、西汾阳村、阳渠村、奈林村、三角村、青村
夏家营镇段村、郑村、连家寨村、王明寨村、郭家寨村、贺家寨村、王家寨村、温家寨村、义望村、覃村、王村、夏家营村、大辛村、小辛村、辛南村、贾家寨村
西营镇西营村、寨子村、城头村、大营村、大陵庄村、东营村、石侯村
水峪贯镇大游底村、大足底村、长树村、榆郡村、鲁沿村、青沿村、水峪贯村、西冶村、陈台村、西孟村、东孟村、牛头嘴村、逯沟村、席麻村、树则村、芝兰村、西坡村、寨立村、双龙村、岭上村
西社镇南堡村、曲里村、塔上村、阳湾村、东社村、西社村、沙沟村、大岩头村、米家庄村、南沟村、野则河村、横岭村
庞泉沟镇神尾沟村、长立村、二合庄村、柴逯沟村、大草坪村、横尖村、社堂村、山水村、苏家湾村、市庄村
洪相乡成村、安定村、洪相村、广兴村、舍堂村、范家庄村、裴家山村
岭底乡岭底村、石家庄村、马庄村、东雷庄村、竖石佛村、窑底村、光足村、圪垛村、圪洞村、前火山村、后火山村、寨上村、东坡村、山怀村、申家圪垛村、峁底村、上庄头村、横头村、前庄村、歇马头村、山庄头村、塔梭村、窑儿头村
东坡底乡石沙峪口村、冯家沟口村、惠家庄村、贺家沟村、杜里会村、大塔村、逯家岩村、东坡底村、李家沟村、康家社村、燕家庄村、王家沟村、舍科村、鱼儿村
会立乡岔口村、柏叶口村、会立村、神堂坪村、东沟村、西落沟村、兑久会村、窑儿上村、张家庄村、中庄村、胡家沟村、代家庄村、翟家庄村、双家寨村、河西庄村、寨则村、石沙庄村、上长斜村、龙江寨村、白草庄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交城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西缘,吕梁山中段东麓。介于东经111°24′至112°17′,北纬37°28′至37°54′之间。[3] 东与清徐县,南与文水县接壤,西与离石区,西北与方山县、娄烦县相通,北与古交市毗邻,交城县总面积1822.11平方公里,其中平川130平方公里,山区1692.11平方公里。
地貌
交城县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地貌复杂,山多川少,海拔高度在750—2830.7米之间,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有28座,最高山峰为县境西北与方山县交界处的孝文山,海拔2830米,是华北第二大高峰。
气候
交城县属于暖温带大陆半干旱性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2743小时,年平均气温7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440~7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2%,无霜期为100~161天。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至2013年,交城已发现的地下矿产有32种,主要有煤、铁、石棉等,其中煤铁储量最为丰富。交城县铁总储量918万吨,铁锰矿8000吨, 铝探明储量55万吨,铜探明储量55万吨,煤炭总储量19.94亿吨。铁矿储量12亿吨;石棉矿储量30亿吨,大理石矿1.3 亿立方米,石灰石矿55.49亿吨,耐火粘土245万吨。[3]
水利资源
至2013年,交城县水资源总量为24220.6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435立方米,亩均占有量为567立方米,是全省较缺水的县之一。[3]
生物资源
至2013年,交城县落叶松、云杉集中,生长有松、柏、杨、桦、槐、柳、枣、核桃等树种;党参、黄芪、猪苓、伏苓等野生药材200余种;灵芝、银盘、黑木耳、羊肚菌等野生菌类10余种;沙棘、山桃、山杏等野生果类20余种。[3]
至2013年,交城县西部山区庞泉沟一带是全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一,是世界珍禽、山西省省鸟褐马鸡及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黑颧、兔狲、金雕、猞猁、林麝、弥猴、金钱豹等数十种稀有动物繁衍栖息地。[3]
土地资源
至2013年,交城县共有土地总面积1822.11平方公里,合273.3万亩,山区面积253.1万亩,占交城县面积的92.8%,平川面积20.22万亩,占交城县总面积的7.2%。除去居民地和水城地,土地面积267万亩,占交城县总面积的97.7%,其中耕地面积24.6万亩。按2003年人口计,人均占有耕地约1.1亩。[3]
人口
截止2010年,交城县常住人口为230522人。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