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齐心协力 打造美丽乡镇——柴家门镇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 2018-07-26   |  来源: 县域经济   |  作者: 武小飞 蒲亚龙  |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投稿

为全面优化环境,切实抓好镇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域无垃圾集中综合治理力度,柴家门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全域无垃圾集中整治行动。

自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开展以来,镇党委班子高度重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不断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和乡镇整体形象。

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该镇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微信、QQ群等发放全域无垃圾活动倡议书,多层次、多形式宣传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坚持不懈地抓好群众宣传引导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攻坚行动。截至目前,各村各单位累计印制环境卫生倡议书、宣传资料12000余份,在村、社主干道显眼位置和重要路段悬挂宣传标语及文明引导标志55处,与各村(社区)和镇属各单位、生产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34份,与辖区内居民和农户签订门前“保证承诺书”4500份,各微信群推送宣传信息500多条,营造出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全域无垃圾整治的浓厚氛围。将全镇11个村和4个城市社区细化为16个城市环境卫生网格、62个农村环境卫生网格,通过微信工作群每天推送各村(社区)、各单位的环境卫生整治情况,随时亮晒各村(社区)垃圾乱堆等脏乱典型,及时传导压力,促进整改落实,形成了典型带动,合力攻坚的协作态势,充分带动了党员干部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中,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合力整治的良好氛围。

多元投入完善机制

为了彻底实现全域无垃圾目标,坚持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由主街道向背街小巷延伸,由村庄向田间地头延伸,做到干部群众总动员、居民群众齐上阵,集中精力重点整治农村环境,彻底清理存量垃圾。该镇明确16个城市环境卫生小网格、62个农村环境卫生小网格的责任人员,将各项任务细化到具体路段、具体位置、具体人员,集中整治城乡结合部建筑垃圾、公路沿线生活垃圾及背街小巷、村庄内外公共卫生脏乱差等重点问题,争取不留一处卫生死角,做到精细化、无缝隙管理。集中人力财力物力重点对辖区范围内平定高速、国道312线、国道247线三条道路沿线,祖厉河河道及康河沟等“三路一河四沟”区域的环境卫生开展日巡查、日保洁,实现了“三路一河四沟”等重点区域环境卫生的根本性好转。

截止目前,该镇累计出动大型机械1100余台次,投入人力5600多人次,共清运处理垃圾80处。

多措举措务求实效

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倒乱泼及市场脏、乱、差、小广告泛滥历来是城乡环境整治的难点、瓶颈,为了彻底解决城乡环境突出问题,柴家门镇把全域无垃圾整治作为落实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按照“空间上全覆盖,人员上全参与,时间上全天候;政策宣传进户,承诺保证进户,卫生保洁进户”的“三全三进”机制,实现从主次干道到背街小巷、从城区到村社全面抓,从干部职工到居民群众齐上阵,全方位无死角开展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全域无垃圾综合整治。清理占道经营13处,清除室外广告牌65个,拆除乱搭乱建9处,环境卫生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治。

严格督查强化问效

该镇坚持每周至少召开一次全域无垃圾整治推进会,实行人员、区域、任务“三落实”,做到底数、问题、目标、时限、措施、职责“六清楚”。严格落实督查、点评、通报、督办等工作机制,对全域无垃圾整治工作进行全程监督,以查促干、以查促变,确保所负责的片区、所承担的工作事事有人办、件件有着落,将整治无死角、衔接无缝隙的责任机制落到实处。实行日巡查、周报告、月考核制度,每天跟踪各社区、各村工作进度,对各级检查发现的问题逐个销号管理,确保全域无垃圾整治工作高位推进。对每期督查通报排名靠后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促进环境整治责任层层传导,环环落实。

如今,文明创城已经植根于广大百姓的心中,也已将其视为自己的份内之事,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积极行动起来,理解创城、支持创城、参与创城,共建共享的氛围也在全镇蔚然成风。(武小飞 蒲亚龙)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