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有所育 还需迈过几道坎
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调研发现,普惠性幼儿园数量少、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我省学前教育健康发展,亟需加快推进学前教育立法——
幼有所育还需迈过几道坎
年初召开的全省“双创双服”活动动员部署大会,将学前教育普及工程列入今年重点实施的20项民心工程之一,强调要下大力办好人民群众需求最迫切的事情。
“普惠性幼儿园数量少、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正严重制约着我省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联合省市教育部门进行专题调研认为,亟需加快立法进程,从法制层面解决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深层次瓶颈问题。
幼儿园总量不足,普惠性幼儿园占比不高
“入园难,难过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学费。”对很多80后、90后父母来说,孩子如何托管已成生活中的“痛点”。
省会年轻妈妈王雅岚对此深有体会。去年为给孩子报名上幼儿园,把她愁坏了:家门口的公立幼儿园只有140个招生名额,不到两个小时就招满了,急急忙忙赶去排队的她扑了个空;公立园抢不到学位,只好在附近找了家私立园,可每月近三千元的托费又让工薪阶层的她有点吃不消。
“目前我省学前教育中普惠性幼儿园比例明显偏低,全省普惠性幼儿园占比仅为58.04%。”调研组认为,各级政府要落实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主体责任,将发展学前教育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要根据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科学制定辖区内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幼儿园进行合理布局。”调研组成员、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科教处处长王津生建议,要兼顾城市和农村,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鼓励有条件的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
调研组还发现,学前教育在教育财政性经费的总量中所占比例偏小,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入园贵’的破解之道在于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王津生建议,要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导、多渠道投入相结合、家庭合理分担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在财政性教育预算中,应逐步加大各级政府教育投入中学前教育投入的比例,建立优先保障农村幼儿和弱势群体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投入机制;应制定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重点加大对各类普惠性幼儿园的投入力度。
“政府要承担起幼儿园监管的责任。”有些调研组成员建议,要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明确幼儿园审批、登记注册、撤销的程序及管理要求,并加大对无证办园的排查和整治力度。同时,应加强对辖区内各类幼儿机构的动态监管,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对各幼儿园在依法办园、办园条件、保育教育等方面进行年度检查。
“此外,还要建立学前教育督导评估与问责机制。”王津生表示,一方面应将学前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和党政主要负责人教育工作督导考核体系中,并建立问责制度。另一方面,还应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测体系,加大对学前教育特别是民办学前教育的质量评估和监测力度,规范其办园行为,防止出现学前教育小学化等不良倾向。
社会力量办园缺乏监管,保教质量难以保障
“近十年来,社会力量办园发展较快,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特色幼儿教育的需求。”调研组在调研中发现,由于立法缺失,对社会力量办园教师资质、收费标准、办园质量等问题缺乏明确而有效的法律规范,使民间资本往往更看重利润而忽视了非营利公益性质。
调研报告提出,“一方面,学前教育举办主体不断增多,管理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省、市、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大多没有设专职的幼教管理机构,行政管理力量相对薄弱。同时,学前教育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还不能满足依法监督的需要。”
对此,有调研组成员建议:“健全学前教育管理机构,不断充实管理队伍,实现全覆盖的有效管理。应明确财政、人事、劳动保障、卫生、教育、民政、工商、质检、安全生产监管、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的职责,逐步形成在政府统筹领导下,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学前教育机构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形成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
“还要把好民办幼儿园师资入口关,严格执行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民办园园长必须通过培训获得园长任职资格证,所有专任教师都必须持证上岗。此外,应不断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严格核定不同等级幼儿园的收费标准,真正解决乱收费和入园贵的问题。”王津生表示。
“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调研组认为,应制定支持民办园发展的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办园和捐资助园,充分调动各方面投资学前教育的积极性。
“要正视民办幼儿园占比较高的实际情况,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引导更多民办幼儿园向社会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有调研组成员建议,制定并出台普惠性民办园的认定办法,实施公共财政支持、委托管理、购买服务、贷款贴息、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扶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把原来民办园的收费标准降到与公办园大体相当的水平。
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工资待遇偏低
大学老师孟昕娜准备9月份让儿子上幼儿园,可最近跑了五六家,始终对园里中专水平的师资不满意。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给孩子选一位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启蒙老师最关键。”孟昕娜说,她对幼儿园的期望不仅仅是“看护”或提供“托幼服务”,而是对孩子进行学前教育,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调研组调研发现,目前幼儿教师队伍的现状是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待遇偏低,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
调研中发现,虽然全省幼儿园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74.14%,但是“半路出家”的多,“科班出身”的少。由于学前教育师资短缺,不少教师都没有经过幼师专业培训,而且教师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有大专、高中的,甚至有初中文化就上岗的。
调研组认为,应立足实际,合理确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模和层次。深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学前师资培养质量,下大力气解决幼儿教师队伍在性别比例、学历层次、骨干教师构成等队伍结构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要为广大农村培养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师资。
有专家认为:“幼儿教师参加培训、教研的机会很少,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学前教育的质量。这一问题如不能尽快得到解决,会影响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想要真正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素质,还应积极推进幼儿教师培训制度改革,构建科学的幼儿教师培养体系。”王津生介绍,比如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幼儿教师培训网络,将其培训纳入各级政府的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体系中,有步骤地分级对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保育员和保健医生等进行业务培训,使幼儿教师培训常态化。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