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刘家寨子镇提升人居环境

发布时间: 2018-11-05   |  来源: 县域经济   |  作者: 蒲亚龙 武小飞  |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投稿

漫步在刘家寨子镇的大街上,硬化街道路面干净整洁,机动车井然有序行驶,以往随处张贴的小广告早已不见踪影,平日司空见惯的垃圾死角也不见了踪影。更整洁的人居环境让乡镇居民增加了三分舒适感。“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以来,让城乡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刘家寨子镇镇长谢东芹说。

近年来,刘家寨子镇以创建“干净、整洁、优美、文明”的卫生环境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为目标,举全镇之力,不断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通过宣传引导,舆论监督,健全机制,完善措施,齐抓共管,专项整治等措施,全方位助力城乡提升“颜值”,涵养“气质”,不断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人居环境,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城乡的整体形象。

多年来,由于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等各个环节投入不足,环境卫生建设滞后,刘家寨子镇曾不同程度受到垃圾“围城”困扰,大量的生活垃圾特别是“白色污染”肆虐,个别乡镇还给人“随地垃圾场、到处臭水沟、地膜满天飞”的印象。

自2017年行动伊始,该镇主要负责同志带队,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刘家寨子镇全域无垃圾三年(2018-2020)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动员全镇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打响了刘家寨子镇人居环境整治的攻坚战、持久战。

谢镇长介绍说,为了确保工作落实,根据创建目标要求,建立健全了监督检查和考核通报机制,建立反面曝光制度,城区做到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评比,乡镇做到一月一督查评比通报,促进创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在工作方式上,已经形成了每周三全镇及所属各单位、学校、村社打扫环境卫生的长效机制和按时检查通报制度。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是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的又一个重点,刘家寨子镇按照“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的要求,以村为单位,以公路、河道、村道及村庄周边、房前屋后、公共场所为重点区域,做到了每个庭院内外、田间地头、村道河道一体整治。

“过去村里垃圾都是乱堆乱放,没有统一收集区,给人的印象就是脏、乱、差。”李塬村党支部书记元鹏玺说,现在好了,村里安放了垃圾箱,指定了垃圾集中填埋处,特别是乡上的垃圾车会及时把垃圾清运到垃圾填埋处。“粪草垃圾及‘白色垃圾’都运出了村,环境变好了,大家走在路上舒心多了!”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加强乡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村村委会还与村民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重点在卫生、绿化、秩序等方面开展检查评比,村委会负责对村民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并督促整改。

“全域无垃圾及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纳入镇村干部年终工作目标考核,由镇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牵头,组织镇环境卫生检查小组,每周不定期检查。群众慢慢将过去‘有垃圾随手丢’转变为‘街上有垃圾随手捡’。”包村干部王怡泰介绍说,责任书签订以来,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同样,在刘家寨子镇其他村道、田野里很少看到“白色垃圾”、果皮纸屑,生活垃圾每周有垃圾车回收处理,村社干净整洁的景象处处可见。

该镇以树立整洁文明的城乡形象为落脚点,以治“差”为抓手,大力整治全域卫生。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垃圾箱布局合理,标识明显,造型美观,满足需求。

随着环境的整洁优美,刘家寨子镇的人文环境、政务环境、投资环境都在发生着改变,全镇干部群众荣誉感增强了,干部作风扎实了,外界关注度更高了。(蒲亚龙 武小飞)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