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大沟镇: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
发布时间: 2018-06-28 | 来源: 县域经济
| 作者: 蒲亚龙 武小飞 |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投稿
漫步在会宁县大沟镇的大街上,黑黝黝的柏油街道干净整洁,机动车井然有序地行驶着,随意张贴的小广告早已不见了,死角里堆放的垃圾消失了,嘈杂喧闹的城市,比昔日更多了一份温馨安祥。
近年来,大沟镇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大沟为目标,举全镇之力不断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通过宣传引导、舆论监督,健全机制、完善措施,齐抓共管、专项整治,全镇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开展全域无垃圾工作,是落实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被省委、市委及县委列为2018年度重点工作。
彻底清运处置垃圾
突出重点区域治理,乡镇围绕集贸市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全面清理存量垃圾。抓住关键节点治理,将每周五定为垃圾清理日,组织全镇干部职工、企业员工、志愿服务队等进行环境卫生大扫除。运用综合措施治理,发布倡议书,开展“全域无垃圾在行动”等活动,采取干部职工义务劳动、网格责任单位出资等方式,动员广大群众投身到环境卫生治理工作中来。镇政府区域配备2名清洁员和10名保洁员,每个村配备3名保洁员;5个深度贫困村每村6个公益性岗位人员参与环境卫生保洁,3个非深度贫困村每村2个公益性岗位人员参与保洁。在大沟村、厍曲村、通安村新建3座厕所,在大沟镇街道规划建设停车场1处,规划市场1处。把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由国道省道向县乡村道延伸,由主街道向背街小巷延伸,由村庄向田间地头延伸,充分利用节前时间,集中精力重点整治农村环境,彻底清理存量垃圾。
不断强化宣传教育
注重媒体宣传,在县内外主流媒体及时报道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动态,加强舆论引导,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提升文明素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文明素质养成”行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爱环境、讲卫生、守秩序、促和谐”的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着力健全长效机制
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在镇政府建立乡、村、组“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将所有单位纳入网格体系,实行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做到底数、问题、任务、时限、措施、职责“六清楚”。实行每月例会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推进会议,形成竞相赶超的工作态势。建立巡查考核机制,实行县级领导每日巡查制度。同时,把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纳入乡镇、单位年度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据了解,该镇划分为13个网格区域,建立科级干部包抓镇区环境卫生网格区域工作责任制,即由13位科级干部包抓13个网格区域环境卫生,负责落实具体指导、统筹协调、督促教育、卫生保洁等工作;各村包村组长和党支部书记为本村全域无垃圾工作责任人,通过制度约束,推进工作任务完成。成立了以镇人大主席为组长的整改督查组,紧盯重点区段,通过实地督查的方式发现问题,全部建立台账,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跟踪督促抓好整改落实。同时,每周进行评比排名,对于连续三次排名靠后的全镇范围内通报,并由镇纪委约谈。
该镇还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学生家长会”,制定村规民约、发放倡议书,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同时,进一步完善村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广泛开展集中活动宣传教育,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广大群众的文明程度。(蒲亚龙 武小飞)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