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镇便衣打击路面违法犯罪保平安

发布时间: 2018-06-05   |  来源: 县域经济   |  作者: 黄楚芳 陈晓虹  |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投稿

据东莞市公安局大朗分局消息,该分局针对全镇治安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便衣伏击队作用,强化对路面违法犯罪的打击。取得很好战果。

目前,这支便衣伏击队共33人,年龄最大的39岁,年龄最小的仅19岁,平均年龄28岁,且其中30%为中共党员,是一支年轻、非常有活力、特别有战斗力的队伍,呈现出“专”“能”“精”三项特长。组队6年来,共破获各类违法犯罪案件1300多宗,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500多名,刑事拘留651人,治安拘留861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通过骄人战绩,便衣伏击队获得了集体三等功一次,全体民警均获得个人三等功,有的民警更是多次立功受奖。

据介绍,大朗便衣伏击队的队员,有的来自公安院校,有的来自地方学院,有的来自部队,有的来自其他各行各业有专才的人员;有的擅长擒拿搏击,有的擅长视频追踪,有的擅长蹲守伏击,有的擅长驾驶各种车辆……总而言之,各有各的专长,各有各的能人之处。“一专多能”成为大朗便衣伏击队的入队门槛。

今年4月11日22时许,便衣伏击队在大朗镇佛新村便衣巡逻时,发现一名嫌疑男子驾驶一辆无牌男装摩托车,形迹十分可疑,遂对其尾随跟踪。当日22时45分许,该名嫌疑男子在大朗镇佛新村聚新三路飞车抢夺一名事主的手机后,迅速驶离现场。经跟踪尾随,便衣伏击队员发现该男子将摩托车停在大朗帝豪花园酒店正门口,正在该处检查抢来的手机。由于该处视野开阔,人流量不多,且该男子警惕性高,为了能够成功将其抓获,便衣伏击队派出一名具有擒拿搏击专长的队员假装普通行人,慢慢散步到该男子身边,瞬间一个锁喉,将该男子制服。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充分体现出自身专长。

“能”即有超强的作战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便衣伏击与着装巡逻有着很大区别。便衣伏击队员经常会面临单枪匹马作战的境况,因此,超强的作战能力是便衣伏击队员必须具备的本领。一有空余时间,便衣伏击队员便开展擒拿、开车、搜查等业务训练,尤其是飞车抓捕更是惊心动魄的训练项目。

4月29日19时30分,便衣伏击队员发现两名嫌疑人在大朗镇富民大道国王酒吧附近路段接头后,便驾驶一部男装摩托车寻找目标作案。由于嫌疑人的反侦查能力很强,为了不打草惊蛇,便衣伏击队员有的驾驶汽车,有的驾驶摩托车,一直跟踪寻找合适的抓捕时机。期间,该两名嫌疑人先后在大朗、常平、樟木头、黄江等镇飞车抢夺财物,驾驶摩托车的速度时快时慢,难以捉摸。在此过程,便衣伏击队员采取尾随跟踪和迂回跟踪相结合,既保持距离不让嫌疑人发现,又紧紧跟踪不让目标离开视线,精神高度集中,消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体力。当晚23时许,该两名嫌疑人又返回大朗,当摩托车车速放慢时,便衣伏击队员瞅准时机,果断出手,将该两名嫌疑人抓获,缴获作案摩托车一部、白色GS4小车1辆(用于置放赃物)及飞抢所得手机26部(其中10部为当晚抢得,其他为前期抢得)。正是得益于平时的飞车抓捕训练,此次跟踪抓捕的整个过程,跨越4个镇街,历时4个小时,便衣伏击队没有一辆汽车、摩托车掉队,体现出超强的业务素质。

“精”即有精密的科技辅助。为了提高便衣伏击队侦查和打击效能,大朗公安分局将情报中队和便衣伏击队联合起来,成立合成作战室,由情报中队为便衣伏击队提供情报信息和科技辅助,以便队员及时、准确研判路面违法犯罪隐患,并利用隐蔽性强、针对性强、机动灵活、打击准确等优势,在高危时段、高危地段加强伏击,蹲点守候及路面巡逻。在伏击过程中,便衣伏击队员还实现与合成作战室的无缝联动,由队员适时适地将现场情况反馈给合成作战室,合成作战室及时分析研判,通过调整路面监控方位进一步掌握现场情况,并拟定抓捕计划反馈给现场队员,以此保证队员作出最精确的伏击。正是通过合成作战,使得便衣伏击队员能灵活运用“看”“跟”“追”“堵”“猫先于鼠一步”的快速反应战法,对违法犯罪进行精准打击,取得了“1+1>2”的显著效果。(黄楚芳 陈晓虹)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