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铜官区持续推进面源扬尘污染整治

发布时间: 2018-04-28   |  来源: 县域经济   |  作者:   |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投稿

今年以来,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严格执行《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加强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建筑工地规范化整治、燃煤锅炉淘汰、禁止烟煤散烧、旧城拆迁改造、移动源污染防治等工程,全面推进面源污染治理,确保全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达到52微克/立方米以内,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持续下降,重污染天气不断减少,全区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8%以上,如期实现空气质量约束性目标。 

该区强化扬尘污染防治责任落实,严格执行《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持续深入开展建筑工地、拆迁现场、开发场地、道路、港口码头、露天散料堆场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巩固混凝土搅拌站环境整治成果。组织开展多部门联合督查,督促企业落实场地和道路硬化、车辆冲洗、保洁和骨料仓、配料仓、传送带以及搅拌站全封闭等整治要求,完善搅拌主机、粉料筒强制集尘、硬式密闭接口、车辆防滴漏装置等设施,确保各项措施运行效果。同时禁止在城区施工工地现场配制砂浆、搅拌混凝土。加大沥青搅拌站现场检查力度,对非法经营或久置不用的沥青搅拌站依法全部取缔。

与此同时,该区大力推进露天矿山整治。落实《铜陵市非煤矿山环境治理实施方案》及整治标准,确保完成年度矿山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从源头控制扬尘污染,分类整治矿山开采、破碎、生产、堆放及装卸运输等生产环节粉尘污染,实施矿区分区作业,实行破碎加工区、输送廊道等区域封闭管理,落实控尘抑尘措施,运输道路必须硬化绿化,矿区出口应设置车辆冲洗装置,严格控制车辆超载超限泼洒等行为,计划从今年7月1日起,矿区货运车辆一律更新为全封闭新型绿色环保运输车。对扬尘整治措施不落实、扬尘污染严重以及未采取有效防尘措施等行为的,依法实施罚款、责令停业整治等处罚措施。严厉打击无证盗采行为,依法取缔非法采石、采矿及其加工利用企业。持续推进裸露矿山、山体修复和美化工程,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草则草、宜景则景”原则,加强修复美化,减少扬尘污染。提升行业准入门槛,暂停露天矿山新建项目核准或备案、环评审批,暂停新设露天矿业权审批。

此外,该区强化渣土及道路扬尘污染管控。计划从今年7月1日起,全区所有运输建筑垃圾和砂石的车辆必须更新为全密闭新型绿色环保运输车,并配套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加强渣土运输前置管理。实施渣土运输企业化运行,所有渣土运输车上路前必须进行车身、轮胎冲洗,按照规定路线和时间行驶,确保运输过程不丢弃、遗撒渣土。严格渣土(临时)吸纳场许可审批,对吸纳场道路硬化、进出车辆冲洗、场地控尘抑尘及保洁等扬尘污染防治措施不落实的,不得通过审批许可。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大型机械化清扫专用车辆配置,落实城区和城郊结合部道路网格化保洁管理要求,按照道路扬尘清扫标准,细化结冰期和非结冰期道路清扫方案,主城区可机扫道路每天洒水保洁3次以上、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5%以上。加大货物运输量大、扬尘积尘较重路段保洁力度,每天洒水保洁8次以上。加强主次干道的支线道路建设,明确所有支线道路必须硬化,凡未硬化的,一律封闭路口,禁止车辆通行。(仇春川)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