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三变”春风暖山乡
发布时间: 2018-04-17 | 来源: 县域经济
| 作者: |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投稿
初春时节,山野泛绿,万物勃发。走进会宁县大沟镇厍曲村,干部群众精神抖擞、干劲十足,有的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有的信心百倍经营着农家乐,有的在镇村干部引领下修路绿化,有的在村上登记填表商议入股之事……
会宁县大沟镇是全省40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该镇厍曲村是全县自然条件最差、贫困程度最深的行政村之一。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三变”改革的春风,让这个大沟深处的小山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结合厍曲村的资源优势和地情民意,经过各方反复论证研究,最终一个以“大沟深处杏花村·厍曲”公益乡村旅游为引领,以高原夏菜、千亩大接杏为主的果蔬经济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思路形成。
“之所以定位以乡村旅游为引领,是因为这里自然风光独特,历史文化资源富集。我们将按照富民产业与美丽乡村、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整合农村民居、古堡、紫花苜蓿等自然资源,精心打造好厍曲乡村旅游品牌,从而产生落一子而动全盘的带动效应。”联系指导厍曲村“三变”改革的会宁县政协主席李进军满怀信心地对笔者说到。
要把这些思路变成老百姓真金白银的致富产业就得有抓手,该镇党委指导组建了厍曲村党群创业互助协会,组建了1个旅游专业合作社、3个蔬菜专业合作社、1个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以协会为引领,各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产业支撑体系。
“经过缜密研究,我们决定村民以每亩地500元包底分红,然后根据经济效益二次分红的方式入股,村民们积极性都很高,已入股土地1260多亩,建设塑料大棚2000座,达到了贫困户入股全覆盖,全村90%的农户入股的程度,实现了由‘耕者有其田’到‘耕者有其股’的华丽转身。”镇党委书记马宏江振奋地告诉笔者,目前1000亩2000个塑料大棚已建成,2000亩林果基地已形成,以观赏杏花、城堡探秘、果蔬采摘、自然风光、特色民居为靓点的乡村旅游也正在有序打造,村级集体经济和全村村民收入双增加的日子已不再遥远。
据悉,在“三变”改革中,会宁县依托苹果、高原夏菜、牡丹种植等优势产业,在全县选择产业基础条件好的头寨子镇、郭城驿镇、河畔镇、甘沟驿镇、柴家门镇、会师镇、白草塬镇、韩家集镇、大沟镇、中川镇、党家岘乡等11个乡镇开展“三变”改革试点,积极培育247线苹果蔬菜种植优势产业带,以“三变”+苹果、“三变”+高原夏菜、“三变”+牡丹种植等发展模式,努力探索一条贫困地区开展“三变”改革的特色创新之路。
“三变”改革似春风化雨唤醒了会宁的广袤山乡,每个农民都在谋划着、忙碌着、喜悦着、向往着……会宁乡村的明天春更暖、绿更浓!(会宁县委宣传部王瑞)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