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沙棘植树节活动在呼和浩特举行

发布时间: 2018-04-23   |  来源: 县域经济   |  作者:   |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投稿

“种一棵沙棘绿一片荒漠”第四届宇航人国际沙棘植树节,4月21日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五良太乡、和林格尔新区公布营两地同时举行。同时,军民共建绿色屏障碑、青年志愿者林举行揭幕仪式。

中国绿化基金会,团中央中青信用志愿汇,内蒙古林业厅,呼和浩特市政府,呼和浩特警备区,清水河县四大领导班子,中国绿化基金会沙棘治沙扶贫专项基金会,内蒙古青年志愿者协会,内蒙古小记者协会等单位的领导以及来自陕西、甘肃、宁夏、四川、广东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宇航人志愿者及国外友人1000多人参加了种植沙棘树活动。‍

当天上午10时,清水河县五良太乡宇航人沙棘种植基地,彩旗飘扬。机器挖掘好的树坑整齐划一,沙棘树苗、水桶、铁锹等植树工具早已准备停当。

包裹3米多高的军民共建绿色屏障碑的红绸徐徐降下来时,全场掌声雷动。碑文一面刻有“军民共建绿色屏障,治沙扶贫功在千秋”,另一面刻有“发展沙棘,利国利民”,红色的大字石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雄壮。

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席陈述贤在揭碑仪式上充满激情地说:“内蒙古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省份,承担着防沙治沙的重要任务。多年来,全区各民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生态建设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中国绿化基金会沙棘治沙扶贫专项基金是由内蒙古宇航人高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发起成立的,他们把治沙和扶贫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企业积极承担了社会职责,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呼和浩特警备区把军民共建作为己任,承担了治沙扶贫任务,并和清水河县委、县政府共同治沙扶贫工作,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当天还有共青团的志愿者也来参加这一活动,体现了年轻一代的社会责任意识。各级林业部门要义不容辞地做好服务工作,保证内蒙古的治沙和精准扶贫取得实效。”

虽然春寒料峭,但大家却干得热火朝天。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席陈述贤、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和林格尔新区党工委书记冯玉臻、呼和浩特警备区孙振国副司令、清水河县委书记云霖琼、宇航人董事长邢国良等率先挥锹填土、浇水,拉开植树活动的帷幕。青年志愿者,内蒙古工业大学一年级的杨宇祥和同学们,在接受宇航人集团技术人员的现场培训后,很快掌握了种植沙棘的要领,大家立即分成3人小组,放树苗的、挥锹填土的、浇水的,忙碌而有序地干了起来。

宇航人董事长邢国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是宇航人创业三十周年,宇航人30年来专注发展沙棘事业,将沙棘大健康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精准扶贫相结合,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产业奇迹,成为世界沙棘产业的龙头。此次植树节活动的举办是将沙棘大爱的精神与众多沙棘生态先锋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让更多的人认识沙棘,了解宇航人沙棘事业,实现让宇航人沙棘大健康产业走遍中国,走向世界的伟大梦想。用爱感召更多的人共同参与到伟大的沙棘环保健康事业中。”

据了解,五良太沙棘基地是宇航人沙棘治理荒漠化,“中国沙棘第一村”建设的基地之一,总建设面积10000亩127万穴,254万余株沙棘。项目实施后可使五良太原本不产生任何经济利益的荒漠化土地得到彻底有效的利用。借助宇航人沙棘全产业链,发展特色沙棘基地,实现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国沙棘第一村”工程是由宇航人发起并运作的,集种植、环保、扶贫、参观、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林项目,也是宇航人十万亩优质原料种植基地项目。宇航人为工程计划投入1.7亿元,每年400万株两年生沙棘良种苗木,五年共计2000万株。项目首期计划在呼和浩特周边四个旗县种植10万亩沙棘林。每年给三万农户直接创造3.6亿元的收益,公司将收获6万吨的优质沙棘原料。治理约10万亩干旱贫瘠的土地,防风固沙约440万吨,改良土壤固氮120万公斤,吸收二氧化碳600万公斤等温室气体排放,固沙4000万吨,能促进土地永续管理。宇航人“中国沙棘第一村”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在沙棘生态经济林开发方面创造出一种新的模式。通过政府、企业与农民联手发展沙棘生态林建设,有效地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推动荒漠化治理与农牧民脱贫致富。(赵禄图/马艳)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