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从企业需求入手 保障民营经济发展
                    	近年来,攀枝花市公安局紧紧围绕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和四川省公安厅的中心工作,以“五个最强”为重要抓手,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 高起点站位,高水平谋划,高标准推进,高效率服务,推动公安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速度、升档次、上水平,奋力打造攀枝花公安工作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强化政治担当,展示服务保障民营经济新形象
攀枝花公安始终牢记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新使命,强化政治担当,在服务保障工作中树立了公安新形象。一是攀枝花市公安局采取“走出去、带回来”的方法,走访调研民营企业、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市公安局党委先后召开了2次党委扩大会议,加强顶层设计,高起点谋划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在全省公安机关率先出台了《攀枝花市公安局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实施方案》。强化责任意识,市县两级局主要领导把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作为 “一把手工程”来抓,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形成了“党委抓总、警种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突出工作重点,明确攀枝花公安工作的重点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指向哪里,公安工作的中心和主攻方向就确定到哪里;民营企业家的新要求、新期盼在哪里,公安工作的主旨和重点就选择在哪里。始终把民营企业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工作根本标准,努力满足民营企业所需、民生所盼。三是强化责任担当,以服务保障的高标准助推公安形象再提升。
攀枝花公安始终牢记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新使命,强化政治担当,在服务保障工作中树立了公安新形象。一是攀枝花市公安局采取“走出去、带回来”的方法,走访调研民营企业、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市公安局党委先后召开了2次党委扩大会议,加强顶层设计,高起点谋划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在全省公安机关率先出台了《攀枝花市公安局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实施方案》。强化责任意识,市县两级局主要领导把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作为 “一把手工程”来抓,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形成了“党委抓总、警种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突出工作重点,明确攀枝花公安工作的重点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指向哪里,公安工作的中心和主攻方向就确定到哪里;民营企业家的新要求、新期盼在哪里,公安工作的主旨和重点就选择在哪里。始终把民营企业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工作根本标准,努力满足民营企业所需、民生所盼。三是强化责任担当,以服务保障的高标准助推公安形象再提升。

二、深化改革创新,出台服务保障民营经济新举措
攀枝花公安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切入点,找准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突破点。《攀枝花市公安局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二十条措施》重点从提供优质高效涉企服务、打击涉企违法犯罪、严格规范涉企执法办案、切实加强企业安全防范、进一步强化保障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20条具体举措。一是在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方面。提出了民营企业市外来攀员工,本人及其共同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直接申请攀枝花城镇落户;出境证照特事特办;完善特种行业许可审批制度;优化保安服务业审批流程;提升交管服务便利化水平,推进车驾管业务“就近办”; 拓展车驾管业务服务项目;减少货车入城手续等措施。二是在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净化营商环境方面。提出了民营企业报警求助“绿色通道”;依法打击扰乱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秩序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打击侵害民营企业利益的“盗抢骗”犯罪行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等措施。三是在改进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方面。提出了坚持依法全面平等保护;全面清理尚未办结的涉民营企业积案;严禁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依法慎用刑事强制措施;为民营企业被监管人员处理企业紧急重大事项提供条件;规范对企业财产适用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四是在指导安全防范、密切警企联系方面。提出了指导民营企业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深化公安机关与民营企业联系机制;设立大型民营企业警务工作站等措施。五是在推进执法制度建设、加强执法监督管理方面。提出了严格规范对民营企业的检查行为;严格落实涉法涉诉信访事项“首接首办”责任制;建立一案双查制度,加大对涉及民营企业执法行为的监督力度等措施。20条具体举措的出台,使民营企业在感到便利的同时真正享受到改革释放出的实实在在红利,赢得了民营企业的广泛赞誉。
攀枝花公安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切入点,找准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突破点。《攀枝花市公安局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二十条措施》重点从提供优质高效涉企服务、打击涉企违法犯罪、严格规范涉企执法办案、切实加强企业安全防范、进一步强化保障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20条具体举措。一是在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方面。提出了民营企业市外来攀员工,本人及其共同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直接申请攀枝花城镇落户;出境证照特事特办;完善特种行业许可审批制度;优化保安服务业审批流程;提升交管服务便利化水平,推进车驾管业务“就近办”; 拓展车驾管业务服务项目;减少货车入城手续等措施。二是在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净化营商环境方面。提出了民营企业报警求助“绿色通道”;依法打击扰乱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秩序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打击侵害民营企业利益的“盗抢骗”犯罪行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等措施。三是在改进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方面。提出了坚持依法全面平等保护;全面清理尚未办结的涉民营企业积案;严禁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依法慎用刑事强制措施;为民营企业被监管人员处理企业紧急重大事项提供条件;规范对企业财产适用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四是在指导安全防范、密切警企联系方面。提出了指导民营企业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深化公安机关与民营企业联系机制;设立大型民营企业警务工作站等措施。五是在推进执法制度建设、加强执法监督管理方面。提出了严格规范对民营企业的检查行为;严格落实涉法涉诉信访事项“首接首办”责任制;建立一案双查制度,加大对涉及民营企业执法行为的监督力度等措施。20条具体举措的出台,使民营企业在感到便利的同时真正享受到改革释放出的实实在在红利,赢得了民营企业的广泛赞誉。

三、积极主动作为,创新服务保障民营经济新载体
攀枝花公安积极主动作为,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的服务,打造了“最实用”的活动载体,激发全警积极投身服务保障工作的主战场,全面提升服务保障工作实效。一是强化服务意识,开展了 “千名民警访万户民营企业”活动。组织市县两级公安局领导和全局副科级实职以上干部每人联系2家民营企业;基层派出所责任民警则普遍联系辖区民营企业。他们深入民营企业倾听“原声带”,了解掌握民营企业真实情况和企业家的思想状况,及时帮助民营企业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发展中的问题,对民营企业提出的需求只说“怎么办”,不说“不能办”,努力消除民营企业痛点,打通影响服务保障工作的堵点。目前,全市民警已走访民营企业6500余人次,召开企业座谈会100多场,为企业及员工解困难 67 个。二是围绕民营民营企业需求,开展了“向民营企业问需、问效、问计”活动。“问需”,即全面走访了解民营企业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需要公安机关帮助解决的各类问题;“问效”,即认真听取民营企业对公安机关在打击、防范、服务等方面工作成效的评价;“问计”,即虚心听取民营企业对公安机关的意见、建议和期待、要求,征求改进加强工作之计、完善队伍管理之计、密切警民关系之计。三是筑牢发展理念,开展了“矛盾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在全市公安民警中,牢固树立“大服务才能大发展”的理念。建立公安机关联系民营企业长效机制,按照“属地管辖、分级负责”的原则,分别由市县两级公安局或派出所指定专人担任“企业联络员”,实行“点对点”“一对一”服务。全市公安机关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目前已累计排查102件、调处89件;网上信访事项办理在期限范围内全部办结,办结率100%。
攀枝花公安积极主动作为,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的服务,打造了“最实用”的活动载体,激发全警积极投身服务保障工作的主战场,全面提升服务保障工作实效。一是强化服务意识,开展了 “千名民警访万户民营企业”活动。组织市县两级公安局领导和全局副科级实职以上干部每人联系2家民营企业;基层派出所责任民警则普遍联系辖区民营企业。他们深入民营企业倾听“原声带”,了解掌握民营企业真实情况和企业家的思想状况,及时帮助民营企业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发展中的问题,对民营企业提出的需求只说“怎么办”,不说“不能办”,努力消除民营企业痛点,打通影响服务保障工作的堵点。目前,全市民警已走访民营企业6500余人次,召开企业座谈会100多场,为企业及员工解困难 67 个。二是围绕民营民营企业需求,开展了“向民营企业问需、问效、问计”活动。“问需”,即全面走访了解民营企业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需要公安机关帮助解决的各类问题;“问效”,即认真听取民营企业对公安机关在打击、防范、服务等方面工作成效的评价;“问计”,即虚心听取民营企业对公安机关的意见、建议和期待、要求,征求改进加强工作之计、完善队伍管理之计、密切警民关系之计。三是筑牢发展理念,开展了“矛盾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在全市公安民警中,牢固树立“大服务才能大发展”的理念。建立公安机关联系民营企业长效机制,按照“属地管辖、分级负责”的原则,分别由市县两级公安局或派出所指定专人担任“企业联络员”,实行“点对点”“一对一”服务。全市公安机关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目前已累计排查102件、调处89件;网上信访事项办理在期限范围内全部办结,办结率100%。

四、大胆探索实践,打造服务保障民营经济新环境
攀枝花公安坚持把民营企业的需求和满意作为工作的首要标准,大胆探索实践,更加精细服务,着力打造企业所需、民生所盼的服务环境。一是创新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交警支队结合警务服务需求,先后设立了机动车登记服务站5个,二手车交易市场机动车登记服务站2个,人保公司交通管理服务站9个,建设银行交通管理服务站1个,邮政网点交通管理服务站3个;设立民营企业汽车销售4S店核发临时号牌点14个,审批通过民营机动车检测站7家(9个检测点)。各服务网点每日为群众办理各类机动车、驾驶证业务约300笔,核发临时号牌100余张,办理机动车检测650余台次,实现了大部分车驾管业务“就近办”。二是警务前移进园区,为民营企业提供贴心服务。针对工业园区民营企业较集中的实际,公安机关积极争取园区管委会和企业的支持,自筹经费50余万元,在全市建成7个警务工作站,派驻民警10人,协警9人,指导企业开展安全防范,协助企业做好稳定工作,形成了警企保卫联动机制,实现了工业园区所有企业和在建设项目警务工作的全覆盖。以警务工作站为依托,召开各类规模的警企恳谈会、见面会112场,接受求助、帮助解决问题45件,提供法律咨询136人次。分、县局为每个警务工作站配备专业车辆,根据园区企业分布情况,加强在企业内部和周边的驻巡和定点闪烁,积极整合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力量,全面提升了安全防范能力。钒钛高新产业园区按照网格化巡逻防控模式,将辖区划分成2个网格,整合警力,每天由特巡警、交警、派出所等部门负责辖区的巡逻工作,24小时开展“打防管控服”一体化的多功能巡逻勤务,在出入园区的重要路口设立临时卡点,开展盘查工作,共盘查可疑人员510余人次,车辆220台次,物品90余件次。各警务工作站始终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最便捷、最直接、最高效的“警企零距离”服务为目标,坚持出新招、出实招、求实效,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推行预约办理、错时办公、现场办公、代办业务等便企利企服务机制。针对园区企业外来人口多的特点,主动为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信息比对登记,对符合办理居住证的人员及时为其办理,并协调有关部门为企业职工办理有关证件。共为企业职工上门办理居住证150余次。三是注重打防结合,为民营企业创造安全生产环境。坚持早发现、早动手、早预防、早处置,最大限度堵塞漏洞,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案件和事故的发生。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迎庆系列专项行动”为契机,民警深入辖区民营企业、在建工地开展黑恶线索摸排、治安隐患排查130余次,发现整改隐患53处。东区创新开发产业园区警务室在巡逻鼎星钛业有限公司范围内,发现员工私人摩托车散乱停放在公路两旁,保安值守人员较少,易发生被盗案件的隐患,及时向厂家提出了整改建议;交警部门围绕民营企业周边交通秩序进行集中整治40余次,确保厂区交通秩序路畅人安;治安部门确定民营企业周边治安复杂重点地区,组织开展废旧金属收购、宾馆旅店等行业清查行动,有效规范民营企业周边的治安管理秩序,赢得了民营企业的称道。(魏明明 付捷)
 
                    攀枝花公安坚持把民营企业的需求和满意作为工作的首要标准,大胆探索实践,更加精细服务,着力打造企业所需、民生所盼的服务环境。一是创新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交警支队结合警务服务需求,先后设立了机动车登记服务站5个,二手车交易市场机动车登记服务站2个,人保公司交通管理服务站9个,建设银行交通管理服务站1个,邮政网点交通管理服务站3个;设立民营企业汽车销售4S店核发临时号牌点14个,审批通过民营机动车检测站7家(9个检测点)。各服务网点每日为群众办理各类机动车、驾驶证业务约300笔,核发临时号牌100余张,办理机动车检测650余台次,实现了大部分车驾管业务“就近办”。二是警务前移进园区,为民营企业提供贴心服务。针对工业园区民营企业较集中的实际,公安机关积极争取园区管委会和企业的支持,自筹经费50余万元,在全市建成7个警务工作站,派驻民警10人,协警9人,指导企业开展安全防范,协助企业做好稳定工作,形成了警企保卫联动机制,实现了工业园区所有企业和在建设项目警务工作的全覆盖。以警务工作站为依托,召开各类规模的警企恳谈会、见面会112场,接受求助、帮助解决问题45件,提供法律咨询136人次。分、县局为每个警务工作站配备专业车辆,根据园区企业分布情况,加强在企业内部和周边的驻巡和定点闪烁,积极整合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力量,全面提升了安全防范能力。钒钛高新产业园区按照网格化巡逻防控模式,将辖区划分成2个网格,整合警力,每天由特巡警、交警、派出所等部门负责辖区的巡逻工作,24小时开展“打防管控服”一体化的多功能巡逻勤务,在出入园区的重要路口设立临时卡点,开展盘查工作,共盘查可疑人员510余人次,车辆220台次,物品90余件次。各警务工作站始终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最便捷、最直接、最高效的“警企零距离”服务为目标,坚持出新招、出实招、求实效,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推行预约办理、错时办公、现场办公、代办业务等便企利企服务机制。针对园区企业外来人口多的特点,主动为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信息比对登记,对符合办理居住证的人员及时为其办理,并协调有关部门为企业职工办理有关证件。共为企业职工上门办理居住证150余次。三是注重打防结合,为民营企业创造安全生产环境。坚持早发现、早动手、早预防、早处置,最大限度堵塞漏洞,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案件和事故的发生。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迎庆系列专项行动”为契机,民警深入辖区民营企业、在建工地开展黑恶线索摸排、治安隐患排查130余次,发现整改隐患53处。东区创新开发产业园区警务室在巡逻鼎星钛业有限公司范围内,发现员工私人摩托车散乱停放在公路两旁,保安值守人员较少,易发生被盗案件的隐患,及时向厂家提出了整改建议;交警部门围绕民营企业周边交通秩序进行集中整治40余次,确保厂区交通秩序路畅人安;治安部门确定民营企业周边治安复杂重点地区,组织开展废旧金属收购、宾馆旅店等行业清查行动,有效规范民营企业周边的治安管理秩序,赢得了民营企业的称道。(魏明明 付捷)
相关推荐
为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5月31日,盱眙法院开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朝阳行...
4月29日,金湖法院召开“整治顽瘴痼疾,广纳意见建议”新闻发布会,会议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代表、...
近日,安徽凤台县尚塘镇派出所联合镇综治办、司法所深入辖区组织开展平安建设暨“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宣...

PC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