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公安以“放管服”改革 保障政务服务
今年以来,攀枝花市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四川省人民政府、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及上级公安机关关于“放管服”改革相关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最强服务”为抓手,以“最多跑一次”为牵引,以智慧警务为支撑,推出了更多更高质量的服务举措,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

一、坚持“三个强化”,加强政务服务保障。一是强化组织支撑。成立由副市长、公安局长敬登峰任组长的推进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统筹研究推进“放管服”改革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的重大政策措施。二是强化“4+5”体系支撑。设立精简行政审批组、改善移民和出入境管理社会服务组、改善治安管理社会服务组、改善交通管理社会服务组4个专题组和综合组、法治组、督察组、科技组、新闻舆论组5个保障组,明确职责任务,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强化制度支撑。建立日常会商联办、定期交流机制,研究推进措施。将“放管服”改革纳入“督考推”,上挂“红黑榜”,制定督察问责实施办法,构建了明责、定责、督责、追责“四责一体”的责任链条。
二、立足“三个着眼”,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一是着眼“四个办”全覆盖。坚持统一标准、统一口径、统一填报,对标上级政务服务事项,全面梳理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审批服务事项,编制行政权力清单、“四个办”清单,保证了清单的规范,督促了权力下放、事项精简,全面提升了“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比例。目前,市本级编制清单分别为52项、22项、33项、55项,实现率均在95%以上,县本级编制清单分别为70项、26项、40项、74项,实现率均在96%以上。二是着眼一站办理。整合审批服务职能,推动市级公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向行政审批科集中,县区公安行政审批服务向一个内设机构集中,政务服务事项向政务服务中心进驻,向首席代表授权,极大提高现场办结率。三是着眼权力下放。坚持“应放尽放”原则,在横向上授权、纵向上放权、范围上延伸。出入境管理部门下放签注、换发补发护照业务等所有中管业务;20余项车驾管业务下放至基层交警大队;12项户籍业务下放到全市45个户籍派出所,并在4个社区警务室设立户籍便民点,延伸了触角。今年以来,县区办理出入境证件1.5万余件次,车驾管业务3.2万余笔,户籍业务10.9万余条。
二、立足“三个着眼”,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一是着眼“四个办”全覆盖。坚持统一标准、统一口径、统一填报,对标上级政务服务事项,全面梳理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审批服务事项,编制行政权力清单、“四个办”清单,保证了清单的规范,督促了权力下放、事项精简,全面提升了“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比例。目前,市本级编制清单分别为52项、22项、33项、55项,实现率均在95%以上,县本级编制清单分别为70项、26项、40项、74项,实现率均在96%以上。二是着眼一站办理。整合审批服务职能,推动市级公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向行政审批科集中,县区公安行政审批服务向一个内设机构集中,政务服务事项向政务服务中心进驻,向首席代表授权,极大提高现场办结率。三是着眼权力下放。坚持“应放尽放”原则,在横向上授权、纵向上放权、范围上延伸。出入境管理部门下放签注、换发补发护照业务等所有中管业务;20余项车驾管业务下放至基层交警大队;12项户籍业务下放到全市45个户籍派出所,并在4个社区警务室设立户籍便民点,延伸了触角。今年以来,县区办理出入境证件1.5万余件次,车驾管业务3.2万余笔,户籍业务10.9万余条。

三、突出“三个着力”,保证政务服务质量。一是着力优化流程。将爆炸作业活动许可等8项审批事项的“受理申请”环节并入“现场审查”环节,缩减办事流程;除年龄变更、户口补录、身份证业务等需上报审批制发外,其余户籍业务取消审批环节,实现了“一趟办结”,截止7月底,需要审批的户籍业务仅为438条,业务审批减少了99.6%;减少货车入城手续、部分交管业务取消提供居住证等证明材料,惠及10000余名群众。二是着力压缩办理时限。压缩旅馆业、典当业、公章刻制业等办理时限一半以上,特别是往来港澳台旅游签注由3日内领取缩短为3分钟,实现立等可取。三是着力减证降费。深入贯彻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全面清理规范性行政事业性收费。治安部门全面停止收取刻章企业入网费、服务费;出入境部门全面实行证件照免费采集、护照降费,截止7月底,共为群众节约费用110余万元、办证费用10余万元。
四、聚焦“三个推行”,推进政务服务创新。一是推行自助服务。出入境等部门建成24小时自助服务区,方便群众灵活取证、签注,实现24小时服务“不打烊”;推出“证件通办”业务,全面实现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身份证补换领全市通办,截止7月底,共为350余名外省籍居民办理证照1000余本,受理身份证业务3.9万余人证。二是推行智能服务。开通出入境微信号,推出“智能语音互动平台”,开启全天候“指尖”在线服务群众“新模式”,实现与群众在线交流互动“零距离”。80%左右的出入境政策、业务都能通过人机对话或文字方式进行自动反馈;开通“交管12123”手机APP共25项交管业务,自主研发交警“微警务”手机互联网平台,为群众办理交管业务提供网上服务,今年以来,该平台共计办理机动车驾驶业务12.7万余笔,办理违法处理业务6.7万余笔,办理事故处理业务1571件,发送各类告知短信137万余条。三是推行便捷服务。采取错时服务、延时服务和双休日轮值服务等工作模式,推行预约办理、全国通办、异地代办、上门服务、定制服务等多种方式,努力使公安服务更精准、更便利、更贴心。交管部门推出人性化“四免服务”,全面实行身份证免复印、申请表格免填写、车辆识别代码免费拓印、购置税完税证明免提交,减少资料6万余份;出入境部门推出港澳台二次签注“双向快递”服务、新办证件邮政快递送证上门服务,由“不见面审批”升级为“不见面送达”。
四、聚焦“三个推行”,推进政务服务创新。一是推行自助服务。出入境等部门建成24小时自助服务区,方便群众灵活取证、签注,实现24小时服务“不打烊”;推出“证件通办”业务,全面实现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身份证补换领全市通办,截止7月底,共为350余名外省籍居民办理证照1000余本,受理身份证业务3.9万余人证。二是推行智能服务。开通出入境微信号,推出“智能语音互动平台”,开启全天候“指尖”在线服务群众“新模式”,实现与群众在线交流互动“零距离”。80%左右的出入境政策、业务都能通过人机对话或文字方式进行自动反馈;开通“交管12123”手机APP共25项交管业务,自主研发交警“微警务”手机互联网平台,为群众办理交管业务提供网上服务,今年以来,该平台共计办理机动车驾驶业务12.7万余笔,办理违法处理业务6.7万余笔,办理事故处理业务1571件,发送各类告知短信137万余条。三是推行便捷服务。采取错时服务、延时服务和双休日轮值服务等工作模式,推行预约办理、全国通办、异地代办、上门服务、定制服务等多种方式,努力使公安服务更精准、更便利、更贴心。交管部门推出人性化“四免服务”,全面实行身份证免复印、申请表格免填写、车辆识别代码免费拓印、购置税完税证明免提交,减少资料6万余份;出入境部门推出港澳台二次签注“双向快递”服务、新办证件邮政快递送证上门服务,由“不见面审批”升级为“不见面送达”。

五、注重“三个优化”,延伸政务服务效果。一是优化服务制度。出台《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二十条措施》,深入开展“千名民警访万户民营企业” 活动,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民营企业反映和诉求,了解掌握民营企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工作,着力构建“亲”、“清”新型警企关系。目前,全市共设立大型民营企业警务工作站6个。二是优化警企合作。交管部门大力开展“警保合作”、“警邮合作”、“警银合作”,在全省率先推出建立9个城区“警保合作交通管理服务站”,1个乡村“警保合作劝导站”,办理驾驶证补换领、免检车核发检验合格标志等10余项车驾管业务,与保险公司开展快处快赔工作,建立城市警保联动员高峰巡逻制度。今年以来,服务站累计为群众办理机动车业务800余笔,处理各类轻微事故35起。三是优化双向服务。推进车辆检测社会化,增加6家检测机构,设置9个检测站,车辆检测能力由日均200台提升至日均1500台;大力推进社会资源进入驾驶人考试市场,审批通过3家社会化机构开展考试业务,考试能力由日均400人次提升至日均2000人次。今年以来,全市社会化考试场地累计考试16万余人次。
攀枝花公安“放管服”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在部分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的推动和改革成效宣传上,还与党委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有较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改革强警”,持续大力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强化大数据建设和广泛宣传,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力打造攀枝花公安“最强服务”品牌。(付婕)
攀枝花公安“放管服”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在部分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的推动和改革成效宣传上,还与党委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有较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改革强警”,持续大力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强化大数据建设和广泛宣传,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力打造攀枝花公安“最强服务”品牌。(付婕)
相关推荐
为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5月31日,盱眙法院开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朝阳行...
4月29日,金湖法院召开“整治顽瘴痼疾,广纳意见建议”新闻发布会,会议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代表、...
近日,安徽凤台县尚塘镇派出所联合镇综治办、司法所深入辖区组织开展平安建设暨“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宣...

PC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