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三字诀”推进“民法典进校园”
日前,淮安中学邀请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高可博士为全体师生开讲新学期“法治第一课”。自中小学校新学期开学以来,淮安市淮安区“明、实、抓” 引路,“三字诀”扎实做好“民法典进校园” 各项工作。
一是“明”清单。制定年度中小学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和普法责任清单,明确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12项目标任务,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知识为重点,继续深入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配强法治教育师资力量,确保在校中小学生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二是“实”载体。组织开展青少年法治素养提升行动,以法治黑板报、法治讲座、法治征文、模拟法庭、主题阵地等为载体,通过诵读、宣讲、手绘、竟赛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民法典进校园”活动,激发青少年学“典”、用“典”热情,加深学生对民法典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三是“抓”引导。新安小学以习总书记回信为引领,新学期首期黑板报设立民法典专题,引导学生做遵纪守法好少年。淮安中学开设“民法典与未成年人保护”讲座,解读民法典内涵、概念及涉未成年人保护具体规定。外国语中学运用走廊文化墙,布展民法典主题书法作品。车桥中心小学通过校园法治文化长廊以案释“典”,造浓“民法典进校园”氛围。 ( 丁玲 )
相关推荐
6月20日上午,一枚十米见方的红色党徽闪耀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这是该校艺术设计系20名2020级视觉...
5月25日,淮安市楚州实验小学通过现场艺术展演的方式,开展了“长卷‘童’绘赤子心·红歌...
5月21日,盱眙法院民一庭庭长丁德平走进园区实验小学,给学生讲授法治课。 课上,丁庭长结合审判实例,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