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简介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繁體阅读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县域经纬首页   >   县域经纬   >   精准扶贫

    丹寨:就业扶贫“三转”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来源:县域经济  作者:潘皇权 程刚  发布时间:2018-08-20

    丹寨县着力转变贫困群众思想观念,创新懒转勤、勤转能、能转富的就业扶贫“三转”模式,有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脱贫的干劲和决心,通过推进贫困群众就业创业培训,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有力促进就业创业增收致富。

    懒转勤,找准病根转思想

    丹寨县对贫困户特点“把脉开方”,集中“一联四包”“两委一队三个人”、减贫摘帽攻坚队等力量,通过群众会、院坝会、“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宣传栏和“寨寨响”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帮助贫困户转思想、强信心。同时,建立奖勤罚懒机制,对积极参与发展的贫困户,给予大力支持,对“等靠要”的群众采取停发合作社分红等形式,倒逼“懒汉”动起来。

    “以前哪里有斗牛活动,我就去看热闹,后来合作社多次上门动员我去做产业,通过培训种冬瓜和生姜,现每年有了四五万块钱的收入。”丹寨县扬武镇洋浪村村民王兴文对通过劳动增收很有获得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丹寨县建立了覆盖县、乡(镇)、村三级扶志教育体系,“扶志+扶智”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促进了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我要小康”的转变。

    勤转能,提升技能促发展

    丹寨县推行“订单型、定向型、输出型、扶智型”四型培训模式,采取“群众点单、授课员配菜”的方式,为群众提供“菜单式”讲习,采取“理论教学+实地实操教学”的方式,对贫困群众不同发展意愿、技术需求分类举办各类技能和种植养殖培训班,让贫困群众人人身怀“脱贫技”。

    “我要是没参加培训,哪来的这门技术,也不会有在丹寨万达小镇每月三千多元的工作,现在我有了工作,全家就脱贫了。”丹寨县兴仁镇新寨村韦朝富对县人社局组织就业培训很感激。

    全县开展“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活动,分类组织劳务技能培训、专家讲座、现场观摩、现身说法等方式,为群众发展产业出点子、谋计策、开良方。2018年以来,共举办烹饪、电工、种植养殖、创业培训等工种培训26期1625人,通过培训和就业推荐就业1000余人。

    能转富,抢抓机遇奔小康

    丹寨县探索创新“品牌带产业、企业带基地、合作社带贫困户”的“三带”产业扶贫模式,实施蔬菜、中药材、茶叶、精品水果、土猪、生态家禽的“六个一”产业扶贫工程,同时抢抓丹寨万达小镇旅游井喷式发展的机遇,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形式搭建大扶贫平台,为创业就业提供空间,让能人抓住机会带头致富奔小康。

    丹寨万达小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手工艺、旅游、餐饮、酒店、娱乐、农特产品销售等产业,带动全县4041户16166人增收,户均增收1900元以上,有34名丹寨籍返乡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在小镇就业创业。仅丹寨县国春银饰有限责任公司高薪聘请当地银饰加工能人等,直接带动了84个劳动力就业。

    丹寨鼓励和动员能人返乡创业增添产业合作社活力,通过技能培训和现场学习,全县8000多户3万余人加入村级产业扶贫合作社,实现了“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

    此外,丹寨还在杭州市滨江区和深圳市分别设立了劳务协作工作联络站,搭建了劳动者与企业用工之间的桥梁,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通过订单培训定点输出就业,全县4.4万农村劳动力通过外出务工增收脱贫致富。(潘皇权 程刚)

    相关推荐

    平川区慈善会李华靖敬老助残慈善基金再献爱心助残疾

    3月26日,平川区水泉镇牙沟水村残疾人陈霞的家里热闹非凡,十多位爱心人士正热火朝天的帮她家维修漏水的房...

    残疾少年家中失火 福利基金会献爱心

      日前,宝鸡市眉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王某家中突发大火,导致原本就贫寒的家庭陷入困境。3月12日一大早,宝鸡市...

    “阳光伴我行”集善明门儿童轮椅捐赠仪式在陕西省宝鸡市举行

      3月11日,“阳光伴我行”集善明门儿童轮椅捐赠仪式在陕西省宝鸡市举行,161辆轮椅将陆续下发到各县区残疾...

    站内导航






    Copyright@2018 县域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opyright @ 2018 Zgxyjj.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