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兴产业稳就业助消费 长效治贫章法独到
今年以来,武功县聚焦“三精准、三保障、三落实”,紧盯贫困人口脱贫、脱贫人口防返贫,聚力产业帮扶,推进就业稳定,延展消费渠道,多措并举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这些年我家累计入股陕西绿益隆公司的猕猴桃基地3.24万元,每年都能分红9%。”在武功县武功镇尚坡村,脱贫户闫翠兰一边将猕猴桃装箱一边讲述自己的幸福新生活,“我还在基地里打工,一个月收入也有1200多元,如今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武功县委、县政府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牢牢牵住产业扶贫“牛鼻子”,着力破解群众没有项目、匮乏资金、缺少技术三大发展产业的难题,为群众持续致富,长远发展做打算、夯基础,长效治贫有了产业支撑。
据了解,该县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户每年冬末春初都会拿到县上提供的“3+X”产业“菜单”,自愿选择“自主发展,资金入股,企业带动,园区返租,集体托管”的“五个一批”发展模式来发展产业。县上还先后投入了到户产业扶持资金9319.79万元,发放了小额扶贫贷款1.15亿元,为“手边银行”互助资金协会注入了4150万元,开展产业技术服务1.54万场次,受训人数7万多人次,目前,已累计扶持7198户发展了适宜的产业项目。在产业发展中,贫困群众还可以打电话到县上的产业脱贫110技术服务中心,163名农技干部可以随时到自家地头和养殖基地“面对面”“手把手”进行技术服务。
武功县有24568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保障了98%的贫困户家庭收入。为了确保“零就业”贫困户和未就业、未脱贫的贫困劳动力全面实现清零,该县高标落实补贴政策,制定26条优惠措施,认真落实“免、减、缓、返”等阶段性政策,培育了22家就业扶贫基地、7家社区工厂,挖掘了2469个岗位,安置了贫困劳动力219人。5年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线上培训、农民工百日免费线上培训、企业工代训、就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等活动240多期,培训9667人次,组织354家企业对培训人员提供了1.2万个就业岗位,通过LED屏、新媒体进行宣传到户,采取大篷车进村、广场招聘活动、入户登记等方式推送到人。另外,还开发了595个公益岗位,支持“三无”人员就业,进一步让就业“稳稳的”。
产业兴了,就业稳了。不少建档立卡户开始谋划更大的发展,自主创业成了他们致富的不二选择。脱贫攻坚期间,该县发放生活和交通补贴23.6万元,支持472人次参加县上举办的创业培训41期,已有116名贫困劳动力创业成功,38人收到了13.4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同时,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05笔1.4124亿元,对全县227名农村致富带头人进行创业培训,召集100名企业负责人开展了“创业沙龙”活动,让更多的扶贫工厂建起来,就业基地大起来,就业岗位如同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地提供给贫困劳动力。
订单在手增收不愁。无论是贫困户发展产业、自主创业,还是扶贫车间、带贫益贫龙头企业(合作社)想要长远发展,产品变成商品都是关键。为了保障产品卖出去,武功县从2013年以来,就大力发展县域电商、农产品电商、农村电商,创出了“买西北、卖全国”模式,经过7年发展,全县电商日均发货15万单,今年1-10月销售额达到36.18亿元,还覆盖式建成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站点105个,引进电商企业336家、物流快递公司40个,拥有“智慧乡村”小店和农村淘宝网点300余家、个体网店1400户,电商从业人数达到3.5万人,农民户均增收862.3元,受益贫困群众超过1.2万人,带动3700名贫困人口借助电商实现脱贫。
尤其是今年在疫情影响下,为解决贫困群众农特产品卖难问题,武功县大力开展电商消费扶贫活动,被国扶办认定扶贫产品87个,选定县级扶贫产品130个,建成3000㎡集扶贫产品展示、销售、现场体验、直播带货、线上“云展区”为一体的武功消费扶贫生活馆,并依托100个扶贫“专柜”、4个线上线下“专区”、1个消费扶贫馆,实现了进网购、进直播、进机关、进校园、进超市、进市场、进医院、进小区、进景区、进企业“十进”,使得扶贫产品销售火起来、热起来,让贫困群众增收走上了可靠的“快车道”。
脱贫不是终点,为了让群众稳稳走上幸福生活的新起点,防返贫成了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武功县贞元镇东川村的脱贫户马井锋一家4口人于2019年10月被识别为脱贫监测户,为了帮扶其尽快解除返贫风险,该镇组织委员、扶贫主管刘军文亲自包抓该户,为该户申报了最低生活保障,为其配偶落实了每月120元的残疾人护理补贴,还帮助其女马亚成为村上公益专岗保洁员。今年算账时,家里的收入达到了1.1万元。
针对防返贫致贫任务,该县健全完善了《防返贫致贫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农户申请→村级提名→镇级核实→部门帮扶→联动验收”的“五步走”工作程序,明确了“四支队伍”每月排查制、村民代表参会研判制、县镇联合审核制,全力做好日常动态预警监测,摸排出了43户148人脱贫监测户、52户207人边缘户。“十个一批”牵头部门和相关责任单位以及各镇办(社区)有针对性地出台了33项机制,从制度上密切监测、提前预警、跟进帮扶,化解返贫致贫风险。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至少召开一次防返贫工作联席会,镇办(社区)、各行业部门按月建立了监测预警工作台账和跟进帮扶工作台账,县扶贫开发局组织骨干对防返贫致贫监测对象进行逐户走访,扎紧织牢防返贫致贫滚动监测网。同时,实行镇办(社区)科级干部对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进行“一对一”“人盯人”帮扶责任制,逐户分类落实帮扶措施。目前,全县脱贫易返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已全部解除预警,并在全国和省市系统中完成标注。
当前,武功县已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全县上下将进一步防松懈、防滑坡,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蹄疾步稳地做好收官工作,让措施更精准、方法更细致、工作更扎实,全面保障一般群众不掉队、脱贫群众不返贫。(武功县扶贫开发局华延延、耿欣供稿)
相关推荐
3月26日,平川区水泉镇牙沟水村残疾人陈霞的家里热闹非凡,十多位爱心人士正热火朝天的帮她家维修漏水的房...
日前,宝鸡市眉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王某家中突发大火,导致原本就贫寒的家庭陷入困境。3月12日一大早,宝鸡市...
3月11日,“阳光伴我行”集善明门儿童轮椅捐赠仪式在陕西省宝鸡市举行,161辆轮椅将陆续下发到各县区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