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回村回访暖人心 脱贫攻坚有温度
岁末年初、收官在即,三原县聚焦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组织动员全县帮扶干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脱贫攻坚回村回访”活动,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难题,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共同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算好民生“五笔账”,共创美好未来新生活
积极组织“四支队伍”、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帮扶责任人等力量,通过入户走访等方式,帮助群众算好“五笔账”,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知恩、感恩、报恩,共创美好幸福生活。
算好脱贫政策账。与群众一起全面梳理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让贫困群众清楚明白自身享受的具体扶持政策。
算好脱贫明白账。与群众一起核对“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及收支情况,力争“样样清”“笔笔实”“项项准”,让贫困群众明白怎么脱的贫。
算好生活变化账。与群众一起细聊脱贫攻坚以来在衣食住行和就医、就学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脱贫攻坚带来的实惠。
算好社会帮扶账。与群众一起细数脱贫攻坚以来各级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和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个人等给予的各种形式帮扶,让贫困群众怀着感恩之心回馈社会。
算好环境改善账。与群众一起细说脱贫攻坚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情况,让群众知晓自身得到的便利。
扎实开展“四送”活动,激发内生动力新风貌
坚持领导干部亲自抓,组织辖区内的“四支队伍”、帮扶责任人,尤其是2015年至今曾担任过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及队员的现职干部,到原帮扶村集中精力全力做好送政策、送技术、送温暖、送服务等回村回访“四送”活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展现群众勤劳致富新风貌。
送政策、扶志气。为已经脱贫的贫困户清晰讲解“四个不摘”政策,消除群众疑虑,增强贫困户对政策的了解与掌握。组织脱贫示范户、脱贫致富能手现身示范、现身教育,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送技术、扶产业。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愿望,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进行实用技能提升培训,帮助贫困户掌握致富本领,培育脱贫致富产业,确保能稳定脱贫持续增收。
送温暖、扶信心。抢抓双节前后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学生放假等有利时机开展上门培训、义务写春联、打扫卫生等活动,拉近干群关系,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和决心,持续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
送服务、解难题。全面摸排贫困群众稳岗就业、医疗教育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介绍、政策咨询等服务。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切实提升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奋进乡村振兴新征程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开展“对标补短”工作。
全县脱贫攻坚村级“总队长”、驻村“四支队伍”抢抓年前农闲时机,深入帮扶村、帮扶户,采取谈心交流、民意调查等多种方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群众的衣食住行入手,全面掌握群众生活现状,广泛听取群众对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民计民生改善、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与建档立卡户一起共商脱贫后的发展措施,因村因户因人制定发展产业、稳定就业的持续增收计划。
持续加强防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坚持不懈破解“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难题,优化资金配置、加大资金投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善带贫益贫机制,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攻坚由集中攻坚向常态化攻坚帮扶转变,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原县扶贫开发局郭佳杨供稿)
相关推荐
3月26日,平川区水泉镇牙沟水村残疾人陈霞的家里热闹非凡,十多位爱心人士正热火朝天的帮她家维修漏水的房...
日前,宝鸡市眉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王某家中突发大火,导致原本就贫寒的家庭陷入困境。3月12日一大早,宝鸡市...
3月11日,“阳光伴我行”集善明门儿童轮椅捐赠仪式在陕西省宝鸡市举行,161辆轮椅将陆续下发到各县区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