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简介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繁體阅读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县域科技首页   >   县域科技   >   科技兴农

    白银市会宁县河畔镇李家塬现代丝路寒旱产业园项目建设侧记

    来源:县域经济  作者:金树栋 韩敏  路登明   发布时间:2021-09-03

      硕大的葵花像戴着金色花环的勇士,向阳而立;粗壮的玉米杆上都长着一两个结实的玉米棒子,像一个个胖娃娃......站在塬顶瞭望,金灿灿的葵花、绿油油的玉米,黄绿相间,一片连着一片,像一幅巨型的地毯铺在山梁沟壑间。

      63岁李家塬村民赵兴忠年初还是守着自己27亩土地的地地道道的农民,眼下,流转了土地的他成为李家塬现代丝路寒旱产业园的上班族。从农民到员工,身份的置换,让他猝不及防,更让他做梦都想不到的是实施仅三个月引黄河水上塬工程,就甩掉了靠天吃饭的贫帽子,旱塬变成了米粮川。“有生以来,在我们村,我从来没见过长得这么壮的玉米,”望着眼前青纱帐似的玉米地,赵兴忠说。

      土地流转初始受阻

      水,生命之源;

      水,制约李家塬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

      李家塬村位于河畔镇西南方向。地形以塬地为主,塬顶海拔高程1800-2000米,年平均降水量300毫米,十年九旱,严重制约农业发展,引黄河水上塬一直是半个世纪以来群众的夙愿。

      “从我太爷、我爷、我爸、到我,四代人一直盼望着有一天能将黄河水引到李家塬,使我们的旱地变成水浇地,过上旱涝保收的好日子。”赵兴忠说。然而 ,面对这项造福桑梓、普惠民众的世纪工程和会宁农业产业的又一次革命,包括赵兴忠在内的许多村民却持反对意见。“土地是我们的命根,土地流转了,等于没有了土地,我们靠什么生存。”面对村民的忧虑和担心,河畔镇按照工作责任“三不过”、工作落实“三启动”、工作制度“三建立”和工作标准“三不能”要求,登门入户,逐条逐句宣讲政策,耐心细致解疑释惑。同时,成立了由10名李家塬村乡贤能人及党员先锋组成的政策志愿宣传队,主动深入群众内部,积极宣传政策,带头签订土地流转协议,经过以日继夜的工作,不到一个月时间完成土地流转4万亩的目标任务。

      黄河之水上塬来

      6月26日,引黄河水上塬正式通水的日子。

      一大早,上至白发苍苍的老者,下至牙牙学语幼童,围拢在出水口,见证世纪梦圆的圣神时刻,当略显浑浊的黄河水从管口喷涌而出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掌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在李家塬上空经久不息。

      看到此情此景,李家塬村民巨天旭激动地说:“听说今天通水,早早就在这儿等着,水上来的一瞬间,我高兴得没法儿形容了,心情非常激动。”

      曾经的李家塬,同会宁绝大多数地方一样,十年九旱、靠天吃饭。李家塬供水工程的正式通水,成为李家塬村史上最难忘的时刻,从此,李家塬人将告别“靠天吃饭”历史,彻底解决干旱缺水现状,农业生产全面打开新局面。

      旱土地变成高效田

      李家塬供水工程,自靖会总干渠分水,经沉砂池沉沙、两级泵站抬升,实现引水上塬,总长度10千米,总投资1.69亿元。工程于2021年4月份开工建设,6月底建成使用。

      为最大程度发挥靖会工程潜在水资源优势,让李家塬供水工程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水利支撑和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会宁县引进新疆喀纳斯润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亿多元,在李家塬村建设会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园。产业园配套建设生态循环农业体系、水利设施及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滴灌带及地膜节水设备加工厂、玉米烘干厂及仓储、农副产品加工厂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集种植、养殖、加工、科技、观光于一体。

      目前,已全面建成4万亩旱耕地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种植32000亩,其中葵花15000亩、玉米8000亩、马铃薯7000亩,1500亩药材套种玉米、500亩露天蔬菜。玉米种植保障粮食安全、万亩葵花吸引游客观光、园区带动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村民幸福值提升

      一朝通水,满盘皆活。

      通水之后,李家塬便释放出无比强劲的活力与引力。在水利工程的支撑保障下,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让传统的旱作耕种方式跨越性地迈入园区化、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生产,旱作耕地全部实现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改造,传统农民转为园区务工、就地就业的现代农民,发展方式实现“龙头企业+基地+新型经营主体+农民”的历史性变革,同步进入“农业产业园区+美丽乡村”共建时代。

      作为园区葵花看护员,每一天,赵兴忠像呵护自己的孩子守护着葵花种植区,葵花发出的些许声响,在他看来都是最美妙的乐曲。

      他掐着指头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他说,我们村今年几乎没下过雨,要在过去,庄稼颗粒无收,但我家收入已超过去年。我流转土地25亩,土地流转年收入5000元,我在园区上班,每月工资3000元,老伴也在园区季节性性打工,我还有2亩未流转的土地,几项相加,比往年高出不少。从今年往后,我的生活将越来越好。说这番话时,赵兴忠脸上充满幸福和自豪。

      据悉,像赵兴忠一样的上班族,最多时达到2000人。

      引黄河水圆百姓世纪梦,建产业园铺乡村振兴路。白银市会宁县河畔镇李家塬现代丝路寒旱产业园引黄河水上塬注定成为一个经典案例,在会宁农业产业发展史上写下动人的一笔。(金树栋 韩敏 路登明 )

    相关推荐

    宝鸡千阳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样板基地

    据来自千阳县农业农村局的消息,按照“一年创建、两年见成效、三年成体系”的总体安排,未来三年千阳县将投入资...

    走,去看看“农科城”春耕咋就不一般

      摘要:陕西杨凌,春耕正酣。 麦田边、实验室,种子的繁育正在加速;茶舍里、大棚中,新技术新品种带给职业农民“...

    科技×农业:“中国蔬菜第一县”的产业升级之路

    原标题:科技×农业:“中国蔬菜第一县”的产业升级之路说起山东莘县,别说其他省份,就连山东省内也有不少人...

    站内导航






    Copyright@2018 县域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opyright @ 2018 Zgxyjj.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