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简介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繁體阅读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县域科技首页   >   县域科技   >   科技兴农

    别了,那片贫瘠的土地--榆中县加快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来源:县域经济  作者:金树栋  发布时间:2023-08-23

      引子

          这,不同于历史上开拓疆土式的建设,也不同于灾荒性的流民安置建设,它是社会发展新时期的开发建设,而又与“三西”地区建设有所不同。

      这,是全面建设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西部小县城。

      

      “强一产、优二产、活三产”,三产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8月的榆中,瓜果飘香,大地流金。

      记者行走在榆中县的沟沟岔岔,见证着该县全力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广袤乡村注入更多澎湃动能,加速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来到全国文明村夏官营镇高墩营村,72岁的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钱其峰向记者娓娓道来高墩营村的蝶变,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呈现在记者面前,这是榆中县打造和美乡村的一个缩影。

      一、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赋能希望田野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农业产业化则是产业兴旺的核心。榆中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着力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一)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引擎

      榆中县坚持把发展种业作为引领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加快新品种引进和培育,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良种繁育基地,以种业发展成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县种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目前专门从事种子经营的企业有181家,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经营企业(合作社)19家,蔬菜、中药材规模化育苗企业12家。

      1.引进推广新品种。连续5年成功举办中国·兰州高原夏菜新品博览会。这标志着榆中县全面引进和展示全国各地蔬菜优良品种、科学栽培技术以及先进的标准化推广经验。榆中县按照“引进一批、试验一批、推广一批、贮备一批”的原则,健全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机制,依托康源、水禾、裕丰等经营主体,通过兰州高原夏菜新品博览会、甘肃省农洽会等平台,每年引进新品种1300余个,选育推广10个。

      2.工厂化集中育苗。榆中县积极培育发展蔬菜集约化、工厂化育苗,为蔬菜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转型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持。目前,已打造以工厂化穴盘基质育苗、自动点播、智能控温、自动化喷淋、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为一体的康源、裕丰、水禾、睿兴、开春等工厂化育苗基地8个,每年为全县及周边蔬菜产区年提供优质花椰菜、松花菜、红笋、芹菜、娃娃菜、甘蓝、西兰花等品种的优质种苗2亿株,可满足周边3万多亩蔬菜种植,年产优质蔬菜7万吨以上。例如榆中水合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该合作年通过日光温室大棚集中育苗技术,提高秧苗移栽成活率,年育苗能力在3000万株。

      3.推进百合新品种选育。榆中县自2009年开始不断广泛收集兰州百合优良单株和优异类型,现已建成甘肃省最大的百合品种种质资源库,引进8000余个食用百合品系,库存百合10万余株,挽救和保护了兰州百合优良品系。经过5年的漫长试验,已探索出适合本地百合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脱毒快繁、立体包埋、半亩良种、南育北种、深沟浅种”新模式。在和平镇邵家泉村、小康营乡、园子岔乡、哈岘乡、贡井镇等乡镇建立百合种球、脱毒种球繁育试验示范基地80亩,依托百合种球繁育项目由县农技中心和兰州邦夫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脱毒种球快繁生产实验室,年生产脱毒种球20万粒。通过农业技术的改良,传统百合从种植到收获从9年时间已缩短至6年,每亩增产250公斤,亩增加收益1万元左右。

      4.开展脱毒种薯扩繁。榆中县通过马铃薯产业联盟内邦夫达、牧乐、大有等企业及俊梅、宏宇、吉仓、新奥、绿宝康、茂源、积广等专业合作社实施“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成运营大有公司马铃薯组培中心,年繁育高级别种薯7500万粒以上;持培育甘肃大有、兰州邦夫达、榆中牧乐等马铃薯种薯“育繁推”一体化企业3家,原种及一级种扩繁企业、合作社达到35家;培育“大有1号”“吉仓1号”“吉仓2号”等自有品种4个;全县种薯扩繁面积达到1.9万亩以上。同时根据土地资源及气候特点,重点推广产量高、品相好、抗病强的陇薯7号、陇薯10号、青薯9号及适宜北繁南种的冀张薯12号、费乌瑞它、克新1号、希森6、兴佳2号、闽薯1号、中薯5号、华颂7号等优质品种。全县高产、抗病、薯型好、口感好的马铃薯新品种推广率达到100%。

      5.引进畜禽渔业良种。畜禽鱼品种的良种化程度对畜牧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2021年以来,榆中县通过引进良种、杂交改良、人工授配繁殖等方式,坚持不懈抓好畜禽、鱼品种改良和优质牧草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大大提高了畜禽渔业的良种率,促进了全县畜牧渔业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在畜禽方面,通过开展人工授精,累计完成奶牛品种改良1万头,肉牛1.2万头;引进尕力巴牛年饲养量超过1500头,引进澳洲白、杜泊、萨福克、特克赛尔等优良种公羊近1000只,杂交改良本地羊2万多只;累计引进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等种公猪近100头,完成猪人工授精配种近2万头;引进乌骨鸡5000只。在渔业方面,每年引进草鱼、鲢鱼、鳙鱼等常规品种苗种80万—100万尾,引进加州鲈、松浦锦鲤、福瑞鲤、武昌鱼等名优特水产新品种鱼种6万尾,每年引进南美白对虾100万—140万尾,指导企业开展兰州鲶繁殖研究获得成功,每年繁殖兰州鲶鱼苗超过10万尾,通过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提高了渔业经济效益。

      (二)领航高原夏菜,市场由大到强

      榆中县是兰州高原夏菜的发源地和主产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好中优”“特中特”“独一份”“错峰头”特色产业发展要求,坚持“扩面增收、标准生产、品牌增效、保障质量”基本思路,全面提高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强化蔬菜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榆中高原夏菜产业已逐步形成四季生产、周年供应、长短结合、内外互补、效益增长的良性互动格局,基本实现了蔬菜生产在区域、时间、品种等多个层次的合理优化配置,优势产业带和特色产业群初具规模。

      榆中县作为兰州高原夏菜源产地和核心产区,现已成为甘肃乃至西北重要的高原夏菜基地、“西菜东调、北菜南运”的产地型集散中心。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特色高原夏菜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为全国无公害生产和标准化示范县,经国家评定“兰州高原夏菜”最新品牌价值58.9亿元。2023年榆中县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38万亩、总产量近86万吨、总产值达到23亿元,实现6万余农户在产业链致富,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务工3.2万人,创造收入6亿多元,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县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三)领跑百合杂交,创新成果丰硕

      兰州百合产业作为国内唯一的食药同源的甜百合,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兰州百合的种植、生产和消费情况在中国各地都存在,但东部地区由于其经济实力和市场优势,消费显得更加突出。而兰州百合因其独特的适生性,使得榆中成了兰州百合种植得天独厚的环境因素。榆中县围绕规模拓展、种业振兴、质量监管、品牌打造等有效措施,成功打造了以园子岔乡、马坡乡为中心的北山片区和南山片区两大百合产业基地,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兰州百合”产业已成为主产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朝阳”产业。

      目前,全县百合留床面积12万亩,占全省种植面积的1/3,已建成百合产地保鲜库47座,库容1.5万吨,百合加工生产线3条,百合精深加工企业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2家,其中达到“五有”标准的合作社14家。因其种植条件优越,气候环境适宜,种植区域涉及南北两山片区,所产食用鲜百合洁白甘甜、瓣大肉厚、口味清爽、风味浓郁、个体均匀、产量稳定、精品率高、商品性好。

      (四)领先脱毒种薯,助农增产增收

      榆中县紧盯“做优种薯、做强商品薯、做活销售市场”的现代马铃薯产业发展方向,加大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基地建设,配套建设马铃薯种薯储藏库,加快打造马铃薯“北繁南种”种薯繁育基地,种薯及商品薯竞争力不断提升。2023年,榆中县马铃薯种植面积16万亩。建成马铃薯储藏库36座,库容1.5万吨。

      在甘草店、清水驿、高崖、小康营、龙泉、贡井等乡镇积极推进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连片种植基地建设,重点推广种薯处理、配方施肥、晚疫病统防统治、科学储藏、耕种收全程机械化、马铃薯土传病害防治试验示范等相关技术。积极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增施有机肥,提高绿色生产水平。重点采取黑膜全膜覆盖垄侧栽培、黑膜全膜覆盖垄上微沟栽培模式,以减少杂草生长及促进马铃薯膨大,提高单产。发挥马铃薯种植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农户加入合作社,共同建设集中连片种植基地,开展机械化作业、无人机统防统治,降低农户作业成本,增加收入。

      (五)发展规模养殖,壮大畜牧产业

      现代畜牧业(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项目落户该村套岔岘社,预计年产生猪约6000头,猪肉年产量约138万斤,年产值约1104万元;农投农科鸡场采用国际领先设备,集笼架系统、喂料系统、饮水系统、通风系统、照明系统、集蛋系统、出粪系统等七大系统于一体,每天产出18万枚鸡蛋,保证兰州及榆中市民吃上安全、绿色,美味的鸡蛋。这些标准化的养殖企业,无不展示着榆中县畜牧养殖转型升级发展的迅猛势头。

      榆中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辖区双垄沟玉米、马铃薯等产业发展稳定,加之丰富的林下草地,畜牧业资源得天独厚。通过不断探索,榆中县逐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品种、饲料、管理、防疫、培训、贷款、补贴、流通等方面大力支持养殖户,使畜牧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通过抓实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畜牧科技推广、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饲草饲料生产、畜牧产品加工流通等工作,畜牧业生产、经营现代化体系构建工作有序推进,产业创新力、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榆中县培育规模养殖户550户全年畜禽养殖量达到280万头只,肉蛋奶产量5万吨,畜牧产业走上了一条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的发展新路子。

      (六)仿野生中药材,拓宽致富路子

      榆中县北部山区,气候冷凉,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得天独厚的种植中药材天然“仿野生化种植”优势。为了打破传统的增收方式,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榆中县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引领、合作社带动、农户参与”的中药材发展思路。2023年中药材播种面积达到13.2万亩,党参、甘草、黄芩等一批特色重点中药材品种在榆中落地生根,全县直接参与中药材种植、加工的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人均年实现务工收入15000元以上,带动2000余户通过中药材种植、土地流转及在药材合作社就近务工实现稳定增收。可谓种下了“中草药”,也开出了“致富方”。

      为提升中药材质量,打造种、研、产、销一体化产业链,榆中县依托甘肃正源、甘肃华源、汇源瑞丰等龙头企业,打造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编制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企业种植技术规程。通过建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整治撂荒地、建成阳光棚晾晒棚、购置烘干及培训设施设备,中药材产业链不断延伸,加工的中药材饮片,销往全国各地。

      以实现本土化种子种苗繁育为突破口,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依托百草、正源、华源等中药材龙头企业,着力推广本土化种子种苗繁育及种子直播,有效破解了中药材产业发展制约瓶颈,降低了种植成本和药材种苗病虫害传播风险,推动中药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全县中药材品种主要有甘草、黄芪、黄芩、当归及艾草,主要种植区分布在上花岔、哈岘、贡井、中连川、马坡等乡镇。2023年,安排资金1400万元支持中药材种植,当年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3.5万亩。建成甘草种苗繁育基地2个面积1100亩、绿色标准化药源基地2万亩,全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面积达到7万亩。

      (七)稳定粮油生产,筑牢安全屏障

      榆中县在奏响捂实“粮袋子”拎稳“菜篮子”鼓起“钱袋子”协奏曲中,创新路径促进粮食生产、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治、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完成油菜和大豆等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目标、稳定粮油产量、稳定粮食生产。

      紧盯播种面积,把播种面积精准分解到乡、到村、到户、到地块。拉长旱粮生产短腿,积极引导农民种植玉米、薯类等粮食作物,作为粮食面积和产量的有效补充。做到油菜、大豆、胡麻等其他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围绕粮食生产“土、水、肥、种、管、收”等关键环节,实施宜机化和配套设施改造提升,鼓励引导种粮大户通过土地流转种植粮油,累计培育规模化粮油种植经营主体38余家,完成粮播面积46.2万亩,超计划0.04万亩。秋粮播种面积34.4万亩,较去年增加0.8万亩,目前秋粮作物长势良好,预计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3.2万吨以上,可全面完成计划任务。

      二、发展农特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条

      榆中县立足“牛羊菜薯药”五大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全力做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在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全链条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助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一)加快招商引资,打造产业集群

      榆中县围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培育企业龙头,持续促进产业融合,扎实推进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2022年在甘草店镇规划土地766.9亩,计划打造全省首个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截至目前,共谋划招商引资项目6个,已签约5个,新增意向性合作项目1个。

      (二)做优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

      榆中县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成长计划,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引进先进适用的农产品生产加工设备,推动农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此外,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奖补等措施,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前端延伸,带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向后端延伸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建立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运营。目前,全县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60余家。其中神果百合、兴业驴肉、百草艾草、康源蔬菜、宏鑫中药材、雪晶源马铃薯淀粉等一批精深加工优质企业。

      (三)培育特色品牌,激发产业活力

      榆中县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为抓手,结合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加快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的产业链,持续激发产业活力,助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县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38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70个,绿色食品134个,有机农产品1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8个。

      三、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协同多向赋能

      榆中县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市场打造、丰富业态、线上线下推介展销等举措,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激发农业现代化和农旅产业化新动能。

      (一)打造百亿级交易市场,抢占资源优势

      位于榆中县定远镇的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占地面积约4838亩(约322.5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87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92.8亿元。项目一期占地面积约2230亩,建筑面积约100.2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等12个功能区及部分基础设施(包括精果、副食、粮油、海鲜、水产、肉类、冻品、干货、农资等交易区,还有民族食品区和国际交易区两大特色交易区,以及市场配套的冷链仓储、加工配送等)。市场服务覆盖西北地区、面向全国,产业涉及农产品生产加工、集散销售、连锁经营、检疫检测、冷链仓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是目前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多功能、强辐射的大型综合性一级农产品批发、集散、物流、园区和农业综合体。

      该交易中心年交易量达180万吨,年交易额约100亿元。成为以兰州市为中心、辐射西北五省的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产品销往全国100多个蔬菜批发市场外,出口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港澳台地区,形成了在夏秋季节“集西北、卖全国、出东盟”的高原夏菜供应链。有效带动榆中县农产品顺畅销售。

      (二)丰富休闲农业业态,推进农旅融合

      通过不断加大对资金筹措、入股分红、运营管理等关键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将“田园综合体”建设与“三变”改革深度融合,健全完善投资建设主体及运营管理模式,努力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打造了李家庄、浪街、詹家营等集种植、加工、观光、研学、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项目,在先进技术的“加持”下,各类果蔬品种多、品质高、绿色、有机,为大众休闲观光游、科普研学游、农事体验游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满足大众多样化的旅游休闲需求,榆中县培育“节庆+赛事+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复合型旅游产品,通过假日节庆、赛事活动、农产品采摘等延伸产业链创造更丰富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着力挖掘旅游消费潜力,先后举办各类休闲农业节庆活动10余场次,通过精彩的文艺节目表演、田园采摘、摄影采风、富硒农产品展示、农耕研学、骑行体验等活动,以赛事活动聚集人气,带动市场消费,培育农旅融合新型经营主体12家,发展农家乐200余家。2022年共接待游客387.7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46亿元。

      (三)线上线下融合发力,加速产品流通

      榆中县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榆中县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榆中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全县电商发展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电商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建成乡(镇)级服务站23个、村级服务点218个,覆盖率达81.3%。建成800㎡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配备200㎡的农产品展示馆、40个机位以上的实操多媒体培训教室、100㎡以上的培训会议室、设备齐全的直播间等。帮助本地生产企业、合作社、带头人等开发网货产品,开展线上线下销售,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目前已与30多家企业网商或个人网商签订电商孵化合作协议,并筛选26家企业入驻电商中心进行孵化,培育年销售额100万以上的企业网商16家,2022年农产品线上销售额6500万元,同比增长18%。同时,累计投入资金60万元,组织农产品电商企业赴天津、上海、南京等地开展了3场农特产品推介会,由县供销联社牵头组织扶贫产品供应商和流通企业在兰州地区开展了1场农产品推介会。持续扩大农特产品的品牌效应,拓宽销售渠道。

      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乡村焕发活力

      榆中县坚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党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榆中县通过“菜单式”整体布局,研究制定《榆中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提出6种类型(产业发展型、资源开发型、资产盘活型、服务创收型、联合发展型、社会帮扶型)25种发展“菜单”,挖掘发展优势;“清单式”政策扶持,研究制定财政扶持、土地使用、项目审批等36条措施清单,强化政策保障;“点单式”多元发展,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探索出各具特色的错位发展、多元发展之路,拓宽发展渠道;“定单式”激励保障,通过制定培训、考核、激励“三张清单”,建强人才队伍,逐步探索形成了和平镇冯湾村、城关镇李家庄村、夏官营镇夏官营村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模式。

      (一)党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互融共促

      榆中县冯湾村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建新路子,大力探索“一核多元”的产业发展模式,多渠道、多方式盘活现有资产资源,形成“村企合一”模式,实现党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效衔接。聚焦“三链”建设,先后成立榆中县宏立工贸有限公司党支部、榆中县万眼泉公墓党支部、榆中县和平镇冯湾村第二支部,不断加强党组织对村集体产业引领作用。整合闲置土地1100余亩,通过发展特色种植、规模养殖、观光农家乐等产业,每年可为集体增加收入90万元;经营宾馆、运输、建筑、建材等多个行业,固定资产已达2000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90余万元;设立殡葬服务中心,解决剩余劳动力18名,每年增加集体收入80余万元。通过一系列举措,该村2022年农民可支配收入为17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00万元,固定资产达到了5800万元。

      (二)盘活资产资源奠定坚实发展基础

      榆中县李家庄村依据“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思路,整合激活土地等发展各类要素资源,盘活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对全村803户3253人中有可用劳动力的2400人进行整合,按照自主创业、农业生产、三产服务、农产品加工及手工艺品制作“五部”方式进行细分,让每个劳动力不仅成为田园综合体的受益者,也成为田园综合体的参与者和创建者。把全村6000余亩土地,按每亩100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全村803户家家是股东、户户可分红。结合全县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利好政策,新建李家庄小区,实施整村搬迁,让全体村民搬进宽敞明亮的李家庄小区,平房变楼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整合出的建设用地资源按每户0.4亩折价入股李家庄特色风情小镇,按50年期限流转,年终根据股份份额从特色风情小镇利润中按比分红,有力推动了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4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6万元,成为乡村振兴“样板村”。

      (三)多向发力多方融资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夏官营村实施“一核多元”的村集体经济发展理念,以党组织领导为核心,以物业公司、保安公司、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等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一是成立榆中鼎益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要承接生态创新城土方开挖、垃圾清运、卫生保洁等服务。2022年承接中铁二十局生态大道项目部建筑垃圾运输、路面清土项目,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1万元。2023年承接兰大、民院两所高校周边保洁工作,解决14名群众就近稳定就业,预计收入10万元。同时,成立兰州嘉益邦保安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解决本村失地农民就业、退役军人安置等工作,承接驻村企事业单位、项目工地、两所高校的保安服务工作,目前已将手续提交至兰州市公安局业务科室,预计10月份揭牌运营。成立榆中青源民丰农业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00万元,对本村300亩撂荒土地进行了流转、平整和浇灌,并积极争取设施农业项目,已完成设施农业建设图纸设计、实施方案,预计年底完成标准化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建设,该项目落地至少每年解决150人就业,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50万元。

      2022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230.75万元,村均收入9.37万元。2023年第二季度全县238个村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3675.64万元,村均收入达到15.44万元;经营性总收入达到3020.67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达到12.69万元。

      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干帆竞发,奋勇者当先。

      如今,在榆中县,一座座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村庄,一处处节点景观如优美画卷徐徐展开,一个个村落净起来、雅起来、美起来,一幅“点”有特色、“线”有美景的新型乡镇画卷已泼墨成型。登高望远以“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承载着梦想和希望、激荡着干事创业的澎湃热情的榆中县人民,将乘着“和美乡村”建设的步伐,谱写出一曲富强、文明、和谐、幸福的华章。

    相关推荐

    临颍县大郭镇举办2023年雨露计划实用技术培训班

    ......

    宝鸡千阳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样板基地

    据来自千阳县农业农村局的消息,按照“一年创建、两年见成效、三年成体系”的总体安排,未来三年千阳县将投入资...

    走,去看看“农科城”春耕咋就不一般

      摘要:陕西杨凌,春耕正酣。 麦田边、实验室,种子的繁育正在加速;茶舍里、大棚中,新技术新品种带给职业农民“...

    站内导航






    Copyright@2018 县域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opyright @ 2018 Zgxyjj.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