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简介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繁體阅读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县域科技首页   >   县域科技   >   科技项目

    聚焦绿色生态科技创新 16个项目在长江新城签约

    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哲  发布时间:2018-12-19

    12月18日,长江新城全球招商招才大会暨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300多位海内外嘉宾汇聚一堂,现场集中签约16个项目。

    据了解,集中签约项目涉及总部经济、绿色经济、智能经济、生命经济、军民融合等多个领域。其中中信集团、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央企区域性总部及研发基地入驻长江新城;万达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国际医院、国际学校等国际顶级医疗教育资源将在长江新城落地;鑫苑集团国际创新示范园,中运漕河泾科技产业园,上海三盛宏业数创智慧谷,迪马睿升、百分点、北理工新源智能科技产业园区等智能产业项目云集。此外,史迪威国际战略咨询集团将积极引进国际级文化IP入驻长江新城,打造长江新城文旅名片。

    上海三盛宏业副董事长蔡金根表示,此次签约的数创智慧谷项目,占地500亩,5年内计划投资100亿元,将引入超过60家人工智能、云计算、智能社区等科技企业,同时对本地中小型企业进行数字化赋能。

    长江新城管委会副主任沈涛介绍,目前,长江新城规划编制已进入收官阶段,总体规划已通过市规委会审查,起步区城市设计通过全国专家评审。根据规划,长江新城将突出创新驱动,集聚高端高新资源,聚焦以节能环保、新能源为重点的“绿色经济”;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为重点的“智能经济”和以脑科学、基因工程、医疗健康为重点的“生命经济”。此次签约的项目均与上述产业相契合。(记者王哲、通讯员陈康)

    专家期盼:打造成武汉新标志

    “希望长江新城能成为武汉的新标志。”12月18日,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在长江新城全球招商招才大会暨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会上说,武汉综合实力强,是中部唯一的特大城市,建立国家级新区,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

    范恒山说,武汉的新标志应通过长江新城来体现。新城市设计不可一味追求高楼大厦,应着力打造城市品质,将绿色发展体现在布局之中。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埃尼奖获得者王中林认为,打造一个国家级新区不是打造一个园区,重要的是筑巢,人才引进是第一位的,应营造产业技术创新的生态。

    王中林说,武汉高校众多,如何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十分重要。科技创新有很多硬件要求,大的科研设施、测试设备、孵化平台,以及创新的文化,资源的保障,科技服务的体系缺一不可。

    长江新城管委会主任张文彤表示,未来长江新城将集中建设一批国家大科学装置,布局一批顶级科研机构,创建一批创新型大学,培育引进一批科创企业,吸引一批高端创新人才,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全面提升武汉的全球科技要素集聚能力。

    同时,以蓝绿网络为核心,以水定城、以绿融城。突出“理水”,依托武湖、草湖构建城市水库,联通长江、滠水、倒水,构建纵横景观水网。加强“融绿”,形成城市公园2000米、社区公园500米、5至10分钟步行可达的全覆盖绿地系统。强化“通风”,控制沿江、沿河、沿湖一级风道和组团间二级风道,确保新风贯通全域,打造高品质智能化的生活环境。(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哲

    相关推荐

    强强联合!中国网县域经济频道与中诚炭基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11月7日,中国网县域经济频道与中诚炭基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国家农业物联网工程实验室会议大厅举行。...

    “洞见风口,领势先行”洞见学院国家产业政策与项目资金申报专题峰会完美落幕

    2019年11月2日—3日,为期两天的洞见学院“国家产业政策与项目资金申报专题峰会”在北京骏马国际酒店隆重召开...

    中国研发真空管道超高速列车:将比现有高铁快3倍

    英媒关注中国研发真空管道超高速列车:比现有高铁快3倍参考消息网5月4日报道英媒称,在中国的“超级高铁”实验...

    站内导航






    Copyright@2018 县域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opyright @ 2018 Zgxyjj.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