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简介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繁體阅读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县域人物首页   >   县域人物   >   人物访谈

    脱贫攻坚,看看武功县全国劳模刘仙会是咋干的

    来源:中国网县域经济  作者:华延延 耿欣  发布时间:2020-12-16

      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于11月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咸阳市3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接受表彰。其中一位,正是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后稷新田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仙会。

      探索种植,成为致富“拓荒牛”

      2013年,在外闯出一番事业,遍尝艰辛的刘仙会,毅然辞掉了待遇优厚工作,回到了家乡武功县大庄镇大西村,决定在黄土地上干一番事业,带着家乡父老乡亲致富。

      创业的道路充满艰辛。长久以来,大西村的土地上除了秋种小麦,就是夏播玉米,种植大棚蔬菜还是首创。由于缺乏技术,刘仙会一方面带领着群众去外地取经学习,考察南方市场上卖的比较好的芥蓝等高端蔬菜,另一方面高薪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授和云南的技术员现场指导,她总是随身带着笔和本子,认真记录蔬菜种植技术和市场考察结果,并把学到的知识迅速应用到蔬菜种植的实际工作中去。

      汗水浇开丰硕果。在刘仙会的辛勤努力下,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探索,她成立了武功县后稷新田园蔬菜专业合作社,大棚蔬菜种植也赢得了开门红,头一年就获得利润30多万元。

      尝到了甜头的刘仙会更有信心了,她立志要把大棚蔬菜做大做好做强。于是又扩大生产规模,流转乡亲们闲置或撂荒的土地,不断扩大蔬菜种植面积。2020年,合作社蔬菜面积发展到680亩,产量达到3000吨,实现产值1020万元,年利润100多万元,蔬菜远销全国各地。合作社也带动了70名乡亲发展了蔬菜种植200亩。

      每每有人问起她回家创业的初心,她一直都说,“我是农民的女儿,家乡的土地养育了我,我就要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好家乡这片土地。”

      积极帮扶,担当脱贫“领路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脱贫攻坚以来,刘仙会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主动去帮助村里的贫困户发展特色蔬菜。2017年,她充分发挥合作社在人才、资源、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建成了能容纳50人的“贫困人员技能培训教室”,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为贫困户进行蔬菜种植、管理、蔬菜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现场解答贫困户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3年来,合作社共培训种植蔬菜、果树等方面技能人才286人,其中贫困劳动力达到了65人。

      她还无偿给贫困户提供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全面推行“六统一”模式,即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机械播种、统一技术操作规程、统一技能培训、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收购价格,将贫困群众镶嵌在合作社的产业链条上,带动6户贫困户发展特色蔬菜面积达到28亩,户均增收2.76万元。

      面对不愿意自主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她与贫困户签订入股分红协议,将周边大东、大西、孟王和曹家108户412人贫困户的产业发展资金入股合作社,将这些资金用在引进新品种、发展新技术、扩大新规模上,实现贫困户分红21.75万元,残疾人分红5.22万元,户均年分红631元。还上门亲自聘用了大西、大东、闫家等村家庭贫困人员、身有残疾人员、年龄偏大人员100多人,在合作社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工资待遇同其他人员同等对待,其中建档立卡户有23人,人均年务工收入达到了2.4万元。

      大庄镇闫家村闫新昌就是受益户其中之一。闫新昌因为年龄大,多次求职未果,刘仙会得知后便安排他在合作社工作,其家庭贫困面貌迅速出现好转。他现在逢人便夸:“仙会真是个好人,要不是她,我不知道还要穷到啥时候!”

      热衷公益,做好振兴“垫脚石”

      当先锋,打头阵,做表率,刘仙会说她从创业到现在,一路走来,无时无刻都是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以及乡亲们的帮助下发展的,感恩社会、回报乡亲,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7年来,刘仙会主动参与修桥建校、扶贫帮困、捐资助学、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等活动,已捐款20多万元,力显关爱之情。每逢年过节期间,她还会到残疾、贫困人员家中进行走访,送上礼品和慰问金,力帮他们过上一个愉快节日。

      她自己从没有上过大学,但一直为家乡贫困大学慷慨解囊,积极捐款。几年来,她资助大学生36名,助学资金达到10万元以上。

      特别是在今年疫情期间,刘仙会千方百计跑销路、保销售,及时把村里贫困户滞销的几十吨蔬菜销了出去,保住了基地效益和贫困户收益。还主动请缨做志愿者,参与防控值守,又积极向镇中心医院、镇政府捐赠口罩、医用手套等抗疫物资。

      多年来,刘仙会在脱贫攻坚、创业创新、公益事业的路上从未止步,2019年她获得了“陕西省脱贫攻坚奋进奖”。她说,自己是农民的孩子,长在乡村、情系老乡,那些在贫困和苦难中度日的乡邻总让她牵肠挂肚,乡村振兴的路上她要继续奋斗,为家乡更美、乡亲更富做出更大更好的贡献。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几天,她正忙着做新的规划,准备在现有蔬菜面积的基础上,再扩种200多亩,并对原有中小棚提升改造,建设一批高标准智能化无土栽培温室大棚,再投资1.9亿,建成集农产品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东会新田园农业有限公司,力争建成西北地区有名的优质高端蔬菜生产销售基地,从而吸引更多的群众来入股合作社,与她一起深耕事业、发展产业,更好地做大、做强、做优特色蔬菜,提升合作社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当大家为她获得全国劳模荣誉纷纷祝贺时,她说:“这不仅是一项荣誉,还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我将以此鞭策自己,要更加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寄望!”(武功县扶贫开发局华延延、耿欣供稿)

    相关推荐

    【喜报】洪泽法院李海燕同志荣获区“五一劳动奖章”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4月27日下午,淮安市洪泽区人民政府召开“五一”劳模先进代表座谈会, ...

    悬壶济世 医德为先——记白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棋

      四月的景泰大地,春风送暖,花开娇艳。  记者踏进景泰县玄道理疗馆,一位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王女士将一面...

    扎根扶贫一线 争当扶贫先锋——河南省郸城县法警朱景明驻村扶贫纪实

      从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方略,到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总攻,以第一书记为代表的驻村干部便成为千千万万个突...

    站内导航






    Copyright@2018 县域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opyright @ 2018 Zgxyjj.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