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县棠村镇耿集村第一书记李世福:真情倾力扶贫 热情服务人民
新蔡县棠村镇耿集村是棠村镇管辖下的豫皖临界村,这里既不能靠山吃山,又不能靠水吃水,乡亲们守护的是一亩三分地。过去这里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力量薄弱。没有好的经济来源,干什么都不大胆,越穷钱袋子捂的越紧,越紧越穷,放不开手脚去致富。带领乡亲们去致富的人才缺乏。
深入走访摸实情
李世福,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民出生地青年人,就有一股子干事业的劲头,用他的俗话说:“人生一世,岂能白耗费五谷?总得为人民做出点贡献。”2017年5月,他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积极报名参加县委组织的下基层入乡驻村帮扶活动。主动请缨到最困难,最偏远的村工作,县委组织部考虑到他的情况,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派他距自己家乡最近的,也是最偏僻的耿集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他走马上任的当天,把铺盖卷一丢进村委,便开始熟悉村基本信息及贫困户档卡材料,了解情况,与同志们谈心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
开展智志双扶活动
耿集村面积不过1.95平方公里,总人口也就3099人,下辖五个自然村,一公里多的农村街道。全村不足1.5公里的县级公路穿过。连接五个自然村的道路全是坑坑洼洼的泥泞路。全村660户人家,其中就有贫困户50户,残疾户56户,再加上边缘户,哭穷户,情绪户,摆在它面前的真是一个麻烦村、头疼村。
怎样才能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怎样做好精准扶贫?面对眼前的困难,李世福深感自己的压力,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但他始终相信这么一句话:“所谓压力,其实就是自身的能力不足;所谓困难,其实是自己的本事不够”,他不辞劳苦入村组召开村民大会及村民代表座谈会,宣讲脱贫攻坚有关政策。
踏泥泞入户走访了解民情
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李世福白天走进田间地头,下乡挨户找群众了解情况,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夜晚加班整理材料,汇集信息,建立当卡,制定计划。经常忙到凌晨才休息,第二天不到六点又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虽然他的家就在临村,家中也有年迈多病的父母,虽然他经常引导村民孝敬老人,关爱父母。可是,他数次开车路过自己家门口而不入,这一切都是为了工作。
在精准扶贫中,他对所有贫困户的收入账目,都要在其他干部的核算完的基础上,再次认真核查无误才一一归档。
为了工作他忘掉了自己午睡的习惯。他常说: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时刻都放在心上,因此他放弃节假日,群众随时反应问题,他耐心听取,尽力解决。一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各种纠纷。有人曾开玩笑说:李书记就是困难户的“当家人”,他何止是困难家庭的当家人,更是全村的当家人,村民谁有了委屈和困难都愿意找他聊一聊,叙一叙。
谋划脱贫上项目
李书记走访贫困户王红艳家的时候,发现王红艳因丈夫服刑,独自养育四个孩子,房子为危房,生活比较困难。于是,他在两委班子讨论会上,提出为其解决实际困难问题。最终讨论决定:为其新建房屋,通过小额信贷辅助养猪项目,并对王红艳进行养猪知识培训,以养母猪产子猪增收入,来改善其家庭生活。李书记还在王红艳丈夫保释期间,多次上门看望慰问,引导其丈夫学习法律知识,并为他规划以后的生活道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李世福书记其行频频,其心切切,其情殷殷,最终把一个五尺男儿硬生生的给感动得流下热泪。
为贫困户王红燕新建60平方米住房一套,改善居住条件
村民金卫东,五十岁的人了,上有近八十的父母,下有两个上大学的女儿和两个上小学的儿子。年迈的父亲曾患过麻痹症,经治疗虽然身体无大碍,但却离不开拐杖,行动不便,丧失劳动能力。其妻又聋又哑,劳动时有人指挥着,才勉强干些地里的粗活。八口之家,全靠金卫东一人耕种和村里建筑队打零工获取收入来支撑。李书记在入户调查访问中,发现他这个三代之家,挤在约60平方内生活,那房子真不能再住下去了,房屋墙体开裂,倾斜处用木棍撑着,转角处有明显松动,梁搭接处有严重裂缝。屋内屋外杂乱不堪,身前身后就站着“三条腿”的老人和赤脚精头的孩子。李世福回去迅速召开班子讨论会,决定解决金卫东的家庭住房问题。并打报告向上级申请,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的重视,给予该户多方面扶助,还帮其房危改造;四个孩子在校也得到了教育资助助,生活有了保障。金卫东的父母,原先整天愁眉不展的两位老人,如今两眼含着眼泪拉着李书记的手说:“你真是我们全家人的大救星啊!”听别人这么夸自己,李书记有些不自在了,并郑重地对他们说:“我是在替国家为你们做事,替共产党为你们服务,千万不要感谢我!有不当之处,还希望多多提示。”他在事业上是那么谦虚,那么的忠诚!
夯实基础建设 发展产业促脱贫
“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党交给的任务,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我在这干一天,就要对得起耿集村全体村民,更重要对得起50个贫困群众。”李书记在贫困户会上许下的诺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驻村的短短几年中,为全村办了许多好事,实事。他为村委争取项目资金硬化了4条长5公里、宽4.6米的水泥路,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2020年又争取3.12公里道路项目,路基整治已完成;解决了660户村民安全饮水问题;并为村民改造危房46户解决了住房安全问题,让困难户住进了明亮、洁净的房屋,再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的日子了。2018年新建标准化村室、文体广场,解决了办公设施,丰富了文化精神生活。同时安装108盏路灯,新植风景树一千多棵,真正使耿集村美起来、亮起来。
在李世福多方争取下,耿集村村中道路得到顺利实施
为了让村民有稳定的收入,李书记又想方设法引进了李闯、高飞服装加工项目,介绍贫困群众进厂就业,在家门口打工赚钱。除此之外,还扶助农户搞养殖,引导李怀海、万传宝、殷建收等贫困户养猪,养羊,养鸡,养鱼。扶持农户王有道、房守亮种植高效农作物,来提高收入。扶助农户耿协进创办三粉加工产业,今年该产业也在耿集村有很大提升。
李书记在耿集村服装加工车间看贫困人口务工情况
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习总书记扶贫路上不落下一人讲话精神,对群众房守林走访发现,一家四口人,房守林76岁,母亲房侯氏104岁,房孙氏78岁体弱多病,14岁孙女房倩倩辍学,家庭平均年龄68岁,经济收入仅靠几亩地维系生活,李书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通过多方努力2017年底让其进入贫困户,经过李书记耐心细致开到劝说,房倩倩重新返校学习,目前学习状况很好,2018年又纳入政府兜底,彻底解决了房守林一家实际生活。
战斗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一线
面对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李世福闻令而动、挺身而出,与村“两委”一起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战“疫”中。李世福在疫情发生初期做好村口设卡防控的同时,运用村民微信群发动大家监督举报,积极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线上通报包户(人员)动态情况,线下“地毯式”逐家逐户全面排查,并加大全村环境卫生清理。从1月底到4月上旬,李书记几乎天天吃住在村里,奔忙在村委会、防疫卡口、居民家和农田之间的村道上。有村民说:“李书记说话不多,做事可真是不少,看着他那么辛苦,我们心里很感动,什么事儿都愿意配合。”
李世福在一篇日志中这样写道:“1月5日是我走上抗疫战场的第一天。虽然脱贫攻坚任务很繁重,但几年的驻村生活,已让我和耿集村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已经像我的家,有可爱的村民,有共同战斗的同志,我有责任和义务守护好他们。今天上午,我们在卡点登记了多名外来人员,按照流程逐一测量体温,并做好登记。下午值完勤后,我又和村党支部书记、小组长们及时梳理了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坚定了我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两场硬仗的信心和决心……”。“我们村位置偏远,医疗条件薄弱,防控难度大。”李世福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的岗位在这里,我必须和村民们在一起。”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作为市场监管人,接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科学统筹管理全镇18个行政村、两个集市疫情防控工作。
驻村第一书记始终冲锋在前,争当战“疫”急先锋。李世福带头组织党员干部及志愿者并肩作战,围绕疫情防控做好入户排查、防疫宣传、片区卡点应急值守、汇总上报相关数据材料等工作,第一时间了解出返住所人员居住生活现状和自我隔离状态,严格把控即将返回住所日期和动态,筑牢群防群治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在第一书记李世福这列火车头的带领下,耿集村的正风正气取得了很大的改观。如今,懂法、知法、以法办事的人多了,打麻将的闲人少了;村民间相互帮助的人多了,冷眼看别人笑话的人少了;勤俭节约的人多了奢侈讲排场的人少了。最近还发现了不少有志青年回乡创业的现象。他们准备为建设家乡,创新家乡,带领乡亲干一番通向小康生活的辉煌事业。
张书孔 供稿
相关推荐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4月27日下午,淮安市洪泽区人民政府召开“五一”劳模先进代表座谈会, ...
四月的景泰大地,春风送暖,花开娇艳。 记者踏进景泰县玄道理疗馆,一位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王女士将一面...
从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方略,到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总攻,以第一书记为代表的驻村干部便成为千千万万个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