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简介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繁體阅读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县域人物首页   >   县域人物   >   人物访谈

    永远跟党走 扎根基层 立足岗位做贡献

    来源:县域经济  作者:苍松  发布时间:2021-11-11

      我们党百年华诞之际,党中央在全党开展了一系列的党员、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挖掘出了一批在平凡岗位上做出卓越成绩的优秀党员代表。通过深入细致的学习与了解,我们发现,在这些党员身上,无一例外,都拥有同一个理想与信念,那就是——百年征程、初心不忘,信念如磐、使命在肩!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历经岁月峥嵘,作为万千党员中的一员,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新的征程上,如何加强自身党性修养、永葆我党荣光?河南省固始县泉河铺镇人大代表、卫生院院长黄应兵用自己的行动作出了回答。

      10月30日上午,河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看见河南》栏目组一行来到固始县泉河铺镇卫生院,分别对黄应兵院长和潘贤文、桂永君副院长进行了专题采访。


      黄应兵,男,1966年出生,中共党员,中专文化程度,1988年参加工作。他先后在防疫科、药房、收费室、注射室、中医科、外科等科室学习工作,于2014年担任泉河铺镇卫生院院长一职至今。

      黄应兵院长首先就泉河铺镇卫生院的基本情况为我们作了大致介绍:固始县泉河铺镇卫生院成立于1976年3月1日,地处豫、皖交界处,占地面积约5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100平方米,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花园式乡镇卫生院。

      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医疗观念的进步,尤其是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持续帮助下,泉河铺镇卫生院先后引进并培养专业医疗技术人才十余人,且增加了数台大型医疗设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要。在2017年,更是利用项目资源建设了一栋“医技综合楼”,为病患群众提供了更加宽松舒适的就医环境。

      潘贤文副院长今年50岁,和黄院长一样,长期扎根基层、默默奉献;2000年初任泉河铺镇卫生院副院长职务至今,分管预防接种和后勤工作。据潘贤文副院长介绍:泉河铺镇卫生院现有病床68张,共设有急诊、内、外、妇、儿、骨伤、理疗、五官、检验、B超、放射、心电图、公共卫生等17个科室。卫生院现有医务工作人员4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国家执业医师6人,执业助理医师8人,享有中级以上职称5人。卫生院拥有DR机、大型彩超机、全自动心电图机、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盆底康复治疗仪、臭氧机治疗仪、多功能麻醉呼吸机、万能手术床、制氧机等医疗设备,可以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自2003年开展合作医疗以来,截止到2020年12月份,卫生院共接待门诊病人103,888人次,住院病人5,516例,其中,住院病人享受医疗报销、门诊普通报销及慢病门诊报销,医保报销同期实现较大增长,人民群众对此反响很好,这一举措真正切实解决了人们最关心的就医费用问题。

      讲到当年从医的初心,黄应兵院长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小的时候,那时候物质资源还比较匮乏,医疗条件比较差,所以每当看到身边亲戚邻居因为缺医少药,要忍受病痛煎熬时,我都觉得十分不忍。当时就想,如果有机会从医,我一定要帮大家看好病,开好药,让他们不再痛苦。”也许是天意使然,也许是初心不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黄应兵院长真的踏入了医学的殿堂,但他没有忘记幼年时在心里默默立下的誓言,他也十分清楚一位医生的责任与使命。因此,刻苦学习医疗本领、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成为他的唯一目标,数十年如一日的奋斗与坚持,才有了今日的他。

      提到那段艰苦岁月,黄应兵院长满怀深情,他说“那时候通讯条件不好,如果要通知那些走村串乡的赤脚医生来开会,得骑着自行车一个村一个村地跑,这样边跑边找,两天下来,才能完成一次开会的通知。”可即使是那样不便的通讯条件、那样颠簸难走的道路,黄院长硬是凭借自己的执着和毅力坚持了下来,这其中,便是他对医生这一神圣职业的崇敬和共产党人无私的奉献精神。

      至于从业生涯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棘手病例,更是不可胜数。但是他们一致认为,共产党人的使命和医生的天职,不容他退缩。“干一行爱一行,如果我的技能和知识能为群众们发挥一点作用,帮到一点忙,解决一点问题,那就都是值得的。”

      桂永君副院长是2000年初调至泉河铺镇卫生院,至今已二十多年,200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2011年11月任泉河铺镇卫生院副院长至今,分管公共卫生工作。

      在疫情期间,在黄应兵院长的带领下,桂永君和全院职工一起,坚守岗位,紧抓宣传和落实,严防死守,坚决保卫泉河铺镇人民的生命健康防线,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一点,桂永君副院长印象最深。

      最后,提到卫生院的人才储备,黄应兵院长说,虽然现有的医疗条件和人员配备能满足群众的基本就医需要,但储备人才还是有明显缺口。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村镇卫生院对于年轻人缺乏吸引力,年轻人学到了知识和本领,总想着去大城市见见世面。因此,他希望未来的年轻人可以将目光更多地投向村镇,多多关注乡村发展。“比起人才济济的大城市大医院,有些乡镇可能更需要你们。”只有这样,我们党的千秋伟业才能更快更好实现。

      在这次采访中,三位院长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讲述了自己的从医初心以及对党的热爱与感激之情,表达了对守初心、办实事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诉说了向上向善、充满正能量的人生感悟。他们长期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厚德、博学、敬业、和谐”的院训精神,他们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是我们所有人的楷模和榜样。

    相关推荐

    【喜报】洪泽法院李海燕同志荣获区“五一劳动奖章”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4月27日下午,淮安市洪泽区人民政府召开“五一”劳模先进代表座谈会, ...

    悬壶济世 医德为先——记白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棋

      四月的景泰大地,春风送暖,花开娇艳。  记者踏进景泰县玄道理疗馆,一位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王女士将一面...

    扎根扶贫一线 争当扶贫先锋——河南省郸城县法警朱景明驻村扶贫纪实

      从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方略,到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总攻,以第一书记为代表的驻村干部便成为千千万万个突...

    站内导航






    Copyright@2018 县域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opyright @ 2018 Zgxyjj.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