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简介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繁體阅读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县域人物首页   >   县域人物   >   人物访谈

    盱眙法院胡迎阳: 用心用情擦亮司法为民“窗口”

    来源:县域经济  作者:周佳芸  发布时间:2021-11-15

      头顶国徽,身着法袍,要用律法裁定是非,要为百姓伸张正义,法官从来就不是一份简单轻松的职业。有人说,法官要像老中医一样修炼“望闻问切”,一桩桩纠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法官在观察、询问、阅卷、质证、庭审之后“抽丝剥茧”找到事实的真相,再依照法律规定开出化解纠纷的“良方”。也有人说,法官要成为博学多才的“达人”。社会各行各业都可能产生纠纷,“流量”“区块链”等新名词不断涌现,处在化解纠纷中心的法官可能一时会“蒙圈”,但他们不会让这种状态持续,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学习,认识这些“新事物”的法律关系本质,正确适用法律。胡迎阳就是这样的人。

           扎根基层无怨无悔

      34年的法院工作经历,有24年在派出法庭,胡迎阳在最基层扎根,也在最基层绽放。派出法庭,案情简单案件却繁琐,因为牵扯太多的乡俗民规,牵涉太多的宗亲邻里,一个不小心,就容易引起民情舆论。正因如此,胡迎阳始终将“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自己的信条,总是说,“法官在工作中做的一点小事,可能对当事人来说是一辈子的大事。”他认为身处基层,能够通过个案的处理,妥善化解纠纷,既可以造福一方百姓,又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不仅是自己的职责所在,更是自己的一种幸运,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能够裁决是非,维护正义。

      “法官名义上是‘官’,其实就是基层的工作人员,目的就是为群众解困。”胡迎阳常说。2014年,时任马坝法庭庭长的胡迎阳受理了一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原告夫妇于2014年在某医院进行剖宫产手术,术后40分钟,新生儿宣告死亡。原告认为,该医院的诊疗行为存在明显过错,与新生儿的死亡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遂将该医院诉至法院。被告虽承认对原告之子死亡的后果负有责任,但坚称原告本身延误诊疗时间,且乡镇医院医疗水平有限也是导致死亡的客观因素之一,因此要求降低死亡赔偿金计算比例。此案难点在于被告的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如存在过错,其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存在因果关系,其参与度又该如何判定?

      面对如此棘手且专业性极强的案件,胡迎阳没有退缩,他知道这个案件关系着一个家庭的伤痛,关系着一家医院的声誉,关系着法律的权威与尊严。为此,他基于原告的申请,委托淮安市医学会对该起纠纷中医院行为进行鉴定,但结果出来后被告不服该鉴定,要求再次鉴定。胡迎阳深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绝不只是一句口号,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与要求必须得到满足。一方面,他又联系了江苏省医学会,请求进行再次鉴定;另一方面,他顶住办案压力,积极与原被告沟通,安抚原告夫妇情绪的同时,向被告释明原告诉求的合理性,强调医院应当承担的责任。经过胡迎阳的多方奔波协调,在严明的法律条文以及权威机构的鉴定认证下,被告最终认识到责任所在,这起复杂的案件顺利宣判结案。

      用心服务“擦亮”窗口

      立案庭是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接触最直接、最广泛、最密切的“第一窗口”,能否处理好立案工作环节,直接影响群众对法院的初始印象。在法院立案窗口,胡迎阳既是引导员、调解员,又是法治宣传员、心理疏导员,积极主动向前来咨询的群众宣传讲解国家法律法规,司法为民便民政策举措。“有理没理,只要到法院来,就是希望咱们能想出办法,解决问题。假如你是来访办事的群众,你希望的接待法官是如何的呢?”胡迎阳常常这样教育自己,也这样告诫立案庭的其他人。

      出生于农村,又在基层法庭扎根20余年的胡迎阳,深知基层百姓的疾苦。正是基于这份理解,多年来,他始终要求自己及工作人员要“微笑待人,温情动人,真情助人”,真心地把当事人当亲人、家人。

      “你们为什么不给我立案?是不是故意为难我?”今年5月份,刘某到立案庭要求立案,但经立案审查发现,不符合立案条件,因此工作人员劝他把材料准备齐全之后再过来。面对无法立案的情况,刘某情绪非常激动,指责工作人员故意为难,甚至投诉法院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恶劣。知道这个情况后,胡迎阳自己接待了刘某,指导他准备立案需要的相关材料,最终在胡迎阳的帮助下,刘某成功立案。

      34年的审判工作经验,让胡迎阳对“司法为民”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知道,诉讼往往是当事人最后的权利救济渠道,凡是来到立案庭的群众,他们往往带着情绪而来,而他们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千差万别,有时甚至就会走极端,把激烈的情绪发泄到接待他的法官身上。但作为一名立案庭法官,胡迎阳说,要时刻保持耐心和谨慎,用心服务每一位来访群众,让每一位当事人感受司法的温度。

      在新征程当“领头雁”

      今年,盱眙法院对诉讼服务中心进行了升级改造,立案庭作为牵头部门,承担着极大的责任。为使搬迁改造顺利完成,胡迎阳劳心劳力。作为一庭之长,他不仅要考虑新的诉讼服务中心是否能够更好满足群众立案需求,更要提前预估升级后的服务中心能否为法院审执工作质效提升作出更大贡献。无论是窗口朝向、柜台摆放,还是立案流程、门禁安全,大大小小的事情,他无一不亲自过问。立案庭干警黄杨说:“胡庭长很辛苦,每天第一个来,先把立案庭里里外外巡视一遍,晚上大家都走了,他还要再去检查一下门窗水电。”

      现如今胡迎阳已经51岁,因身体原因,一只眼睛已经基本看不清东西了,写裁判文书或者其他材料时,他总是倍加艰难。分管立案庭的唐晓燕副院长说:“胡庭长真的太不容易了,立案庭的工作琐碎又繁杂,既要接待当事人,又要服务审判,每次看到他那样困难的盯着电脑写材料,我都难受的不行。”

      但是,胡迎阳就是凭借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与认真负责、踏实担当的精神,将立案庭工作梳理的井井有条。今年以来,立案庭立案6153件,受理各类鉴定委托560件,接待、登记信访案件198件次,民事案件撤调率连续多月名列全市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立案庭这个大家庭的共同努力与付出,但是更离不开胡迎阳这个立案庭家长的辛苦与努力,下班后立案大厅里常亮的灯光就是最好的证明。

      “要不是眼睛不行了,我真想在审判一线上多奋斗几年。”胡迎阳说,“今年我还参加了法考,客观题部分已经考过了,本来想好好准备一下主观题考试,但是太忙啦,也没有时间去认真学习。”在问及参加法考的原因时,他答道:“主要是想在自己还有能力的时候,多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我在法院工作了三十多年,也想通过法考继续实现自我提升。”

      1999年,30岁的他在《法官写意》诗中写道:“你人亦平凡,情更浓烈,你只是,想用整个生命恪守法的诺言。”日复一日的烦琐,没有消耗掉他的热情,反而历练出他的干练与耐心,他用微笑的表情,周到的服务、专业的法律知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周佳芸 )

    相关推荐

    【喜报】洪泽法院李海燕同志荣获区“五一劳动奖章”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4月27日下午,淮安市洪泽区人民政府召开“五一”劳模先进代表座谈会, ...

    悬壶济世 医德为先——记白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棋

      四月的景泰大地,春风送暖,花开娇艳。  记者踏进景泰县玄道理疗馆,一位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王女士将一面...

    扎根扶贫一线 争当扶贫先锋——河南省郸城县法警朱景明驻村扶贫纪实

      从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方略,到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总攻,以第一书记为代表的驻村干部便成为千千万万个突...

    站内导航






    Copyright@2018 县域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opyright @ 2018 Zgxyjj.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