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石油中学在行动——记宝鸡石油中学赴安康6名“组团”帮扶教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一年来,陕西省宝鸡市石油中学帮扶团队的6名教师在安康的深山里默默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工作者对初心和使命的坚守,成为山区学生成长的执炬人。
2022年4月中组部启动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石油中学积极协助对口帮扶安康市汉滨区大河中学,学校全面综合考量,最终遴选出段磊、苟婷、李维华、孙峥、李凌燕、訾娟六位优秀教师。
大河中学地处安康汉滨北部山区,距离安康市区60多公里,是被帮扶学校中唯一地处偏远的山区学校。帮扶教师克服安康山区的严寒、酷暑,克服与家人的分离,始终初心如磐,牢记组织重托,坚守在这里。
一年以来,帮扶团队充分发挥石油中学的品牌效应,撬动“大后方”智慧和资源,为大河中学教师输送“源头活水”,助力“组团式”乡村振兴教育帮扶工作的提升和落地。帮扶团队大力实施“三项行动”,助推大河中学教育内涵式发展。一是治校水平提升行动,帮扶教师管理团队帮助大河中学完善了常规管理、考核评价、骨干教师带头示范等工作机制,着力构建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体系;二是教师队伍提升行动,帮扶教师立足强化学科主业建设目标,定期推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品教学示范课,开展推门听课、集体备课、定期教研等活动,充分发挥各自教育智慧及专业优势,示范引领提质量,创新理念点明灯,师徒结对传匠心,携手共进促成长,“青蓝工程”“造血”热,以研促教助发展;三是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帮扶团队将石油中学“三新”背景下的一些先进做法在大河中学广泛推广,并从“选课走班”、“生涯规划指导”多方面开展了师生、家长全员培训,大大提高了大河中学教育教学水平。
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帮扶团队发现一些学生对考大学兴趣不大,只等高中毕业,到了法定年龄就出门打工。对此,帮扶教师们立刻展开工作,“扶贫先扶志”,他们深入学生家中调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积极宣传学校各项政策。有学生离家出走,段磊老师和班主任连夜寻找学生下落,生怕学生露宿室外挨饿受冻;李维华老师积极融入学生生活,陪学生跑操、聊天,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家庭困难,尽己所能给予帮助;訾娟老师右脚骨裂,不顾卧床休息的医嘱,坚持一瘸一拐到四楼给学生上课;李凌燕老师了解到学生们缺乏语文学习兴趣,在课堂上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用温柔从容的态度感染学生,用渊博的学识征服学生,一点一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孙峥老师在繁忙教学之余,用画笔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大河风景,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
帮扶教师用爱心去感化学生,用关心去温暖学生,用行动去引导学生,随手捡起一张纸片,扶正一个标语牌,清扫一处垃圾,注意和学生每一次交流的文明用语,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帮扶团队还开展了定期送教上门工作,给多名特殊学生送去生活物品,了解并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学生的认可是最好的回报,我们做的就是为他们的成长铺路搭桥。”段磊老师说。
在组团帮扶的道路上,宝鸡市石油中学的帮扶团队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帮助大中学子收获知识与快乐,帮助他们走出大山,实现宏伟志向,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宝鸡教师的力量。
相关推荐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4月27日下午,淮安市洪泽区人民政府召开“五一”劳模先进代表座谈会, ...
四月的景泰大地,春风送暖,花开娇艳。 记者踏进景泰县玄道理疗馆,一位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王女士将一面...
从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方略,到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总攻,以第一书记为代表的驻村干部便成为千千万万个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