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著名书法家张盉书法新作座谈会在宝鸡举行
地处关中平原西部的陕西省宝鸡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秀丽多姿,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炎帝在此开启农耕文明、姜太公在此钓鱼、周公在此著《周礼》,自古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的美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人文,吸引了无数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来此舒毫,为这块淳朴之地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文豪及书画名家。
7月22日,宝鸡书画、文学、新闻、摄影界名人、张盉先生好友等多位省、市艺术名家,齐聚宝鸡隆重举行陕西著名书法家张盉先生书法新作座谈会。
天赋过人,勤奋研学
现为宝鸡市标准草书学会顾问的张盉先生,从五岁开始就在读过私塾的父亲督导下,学习钟鲧小楷,十六岁因写字大方、端正被特选入伍,在部队服役期间,办过墙报、搞过宣传、参加过绘画学习培训,退伍后在工厂任厂报编辑并担任摄影工作,因喜欢书法,常在工作闲暇之余苦练学习各种书法,期间完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摄影专科学习,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岁月如卷,笔伴人生
对书法家张盉先生来说,这数十年的岁月亦如一幅缓缓展开的书法长卷,书写着他一路走来的思考与感悟,记录着墨田耕耘的辛劳与收获。近30年在行书上苦练大草并一歩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张盉先生的书法作品囊括了楷、隶、行、草各种书体,个性极其鲜明,内涵丰富,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品味。
本次展出的张盉先生书法作品有50余幅,都是他新近创作的精品。座谈会从场地选择到作品收集,追求一个新的高度和层次,参会人员领略到了张盉先生艺术作品的魅力,对中华文化艺术博大精深有了新的理解,对弘扬新时代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产生了共鸣。
参加此次座谈会的有著名书画家王鸿绪、王尊农,有赵宏科、郭东曦、刘西海、陈博、刘志荣、刘明等省、市书画界名人;另外,陕西著名摄影师于浩、宝鸡市著名摄影师金鹰等文化友人一并参加了座谈会。 新华(网)云融媒体、《西安晚报》《阳光报》《农业科技报》《西北信息报》《西部大开发杂志社》等十余家新媒体、纸质媒体参加了报道。
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张盉的书法作品既有传统文化的深厚感,又具有新时代的清新感,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征,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学术价值,是可供后人学习临摹的艺术精品。
张盉先生以书法艺术为载体,书写时代,传承经典,为业内和社会各界所关注。他为书法艺术形式与国学经典内容的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探索了新路子。
张盉先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生命力就在它的历史传承中,就在各种社会和公众空间的展示中,就在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要使中国书法艺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首先要满足可识、可读性的要求。如果离开这个基础,即使书法水平再高,也谈不上生命力、艺术性。历代传承下来的书法经典,无一不具备此前提。书法家需要真正沉下心来,扎根传统汲取文化历史营养,提高自己的水平,努力创作出为当代大众所认可和欣赏、具有正能量的优秀书法作品。用书法来书写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则是一条传承和超越的正途。
从艺多年的张盉先生一直保持谦逊和低调,他欣慰的是自己一直在研究和学习,一直在进步,一直保持着清醒饱满的创作状态。他说,书法家必须以作品说话,为民众服务。书法家的成就,不在写得多么好、润格多么高,而是为社会、为百姓留下纪念、为文化作出贡献,为时代书写华章。( 路自平 孙巍 )
相关推荐
2021年5月8日至9日由北京京昆艺术团出演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原创京剧《大钊先生》于李大钊先生的家乡—...
仲春时节,受青岛菏泽商会邀请,青岛牡丹书画艺术研究院部分成员到菏泽市牡丹区百花园开展了一次采风写生活...
人民网太原3月15日电(李梦文)今日,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传来消息,由CCTV—10负责拍摄制作的《跟着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