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谭经开区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
今年以来,陕西姜谭经开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区“三个年”活动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一三四九”战略,把项目作为硬支撑,把环境作为硬实力,把作风作为硬保障,高质量发展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今年1-4月全区13项重点工作考核中,政务积分制、重点项目谋划等4项工作排名进入全区前三,综合排名位居全区第一。
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项目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全年共实施重点项目19个,总投资85.8亿元,年度投资38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2%、27%和21%,重点项目全为部产业化项目,有14个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先后有智能管道生产基地等3个项目接受了全市重点项目观摩。建立项目企业全周期跟踪服务机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服务团队、一跟到底”的项目包干模式。全力做好项目建设中的对接、跟踪、服务、保障等工作。全区投资金额最大的专项债项目西部智造创新园已完成投资2.4亿元,年内8栋电子厂房可竣工投运。投资9.5亿的中芯富晟高端集成电路封装测试,2022年10月正式签约,不到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厂房装修、人员招聘、设备进场调试等环节工作,项目投产时间比预期缩短了近3个月。投资15亿元的电子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采取“政府出资建厂房,企业回购落项目”的模式进行建设,在减轻企业前期基础设施投资压力的同时,有效加快了项目建设和项目落地的速度。截至5月底,经开区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18.2亿元,占年度计划48%,超序时进度6个百分点。
以高水平营商环境保障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关键因素,聚焦企业需求,主动靠前服务,通过走访企业,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做好政策供给“加法”、企业负担“减法”、激发活力“乘法”、隐性壁垒“除法”,“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和项目解决难题和堵点。针对新投产企业专业人才不足、用工短缺等问题,联合宝鸡技师学院、宝鸡文理学院等6所院校,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专业技能人才培育服务,先后3次举办经开区用工需求的专场招聘会,达成用工意向300余人。制定《姜谭经开区成长型企业入驻管理办法》,针对初创型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企业进行市场化对接,拓宽企业销售渠道,新培育恒瑞测控等企业进入规上企业名单,普瑞思等瞪羚企业升级入驻传感器产业园,传感器孵化园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孵化器,成为全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持续推进“标准地”改革,最大限度降低企业项目落地时间和资金成本,提高土地供应效率,在2022年度陕西省工业集中区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中,姜谭经开区土地集约利用率排名全省第三。
以高素质作风能力服务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干部作风能力提升作为重要突破口,聚焦作风顽疾和能力短板,制定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实施方案,不断提升经开区干部的政治能力、责任担当、工作标准和干事本领。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调研活动,举办“经开大讲堂”活动,管委会领导逐一走上讲台,围绕政治理论、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内容,开展全员专题培训。选派年轻干部到项目建设主战场锻炼、到招商引资一线淬炼、去企业一线担任驻企联络员等方式,让干部在实践中增强能力、提高本领。加大干部绩效考核力度,建立周工作通报制度,定期发布重点工作考核红黑榜,做到以考促干、以考促效。对在项目一线、攻坚前沿作出突出贡献的,优先纳入后备干部名单,优先表彰奖励,激励干部能为、善为、敢为,让干部在“三个年”活动的赛场上争做会干、能干、敢干、苦干、快干的“实干家”。
陕西姜谭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孙宝祥说,“抓项目、优环境、提作风,这是园区今年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大抓发展、大抓服务、大抓效能,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统筹管理、协调调度、考核激励等工作机制,推动责任落实、工作落实、任务落实,用实干实绩为渭滨建成西部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贡献力量。” ( 高宏强 )
相关推荐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
近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王国臣副厅长一行来淮调研重大项目保障情况,并召开了苏北地区重大项目保障及国土空间用...
2021年10月23日上午,阳光明媚,秋高气爽。致敬最可爱的人————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活动,在郑州黄河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