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大学的“定心丸”——会宁县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侧记
家住白银市会宁县侯家川乡白顾村庙咀社和磊和他的母亲早早来到候川镇教管中心办理助学贷款。不到半小时,就办完所有手续。工作人员告诉他,一切手续齐全,审核通过后会及时把学费打到大学学校账户,自己只管到学校报到就行。这令和磊喜出望外。记得两年前姐姐上大学贷款时,天不亮就到县教育局排队领号,提交申请材料。第三天审核通过后又到县上来签合同,来来回回折腾了两次。今年在家门口就贷上了款,审核签合同一次过,还不用排队。
和磊今年会宁一中毕业,被新疆师范大学录取。父亲患有重大疾病,爷爷奶奶年迈体弱,全凭妈妈打工供给姐弟三人读书,是村上精准扶贫的建档立卡户。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使和磊一家上大学凑不起学费的问题不再愁肠。
和和磊一样,会宁今年被大学录取的7784名考生中,6485名贫困考生靠助学贷款解决了学费问题。
享有“西北高考状元县”之誉的会宁县,是国家深度贫困县。为解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大学的后顾之忧,确保他们都能顺利进入高校就读,该县在突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强化政府责任的同时,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发扬“社会苦帮”的教育精神,积极组织协调、调动、汇聚各单位和社会各界力量,内联外引,丰富助学形式,拓展筹资渠道,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给贫困大学生吃上“定心丸”。
该县坚持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精准资助、应贷尽贷”。会宁县学生资助中心主任曹克俊告诉记者,“我们把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下沉到乡镇,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办理贷款”,并不预设贷款规模和贷款人数上限,确保了有贷款需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贷尽贷,有效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简化贷款手续,让学生家长“最多跑一次”。”
据悉,截止目前,该县已申请办理了2018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续贷和首贷)的大学生2.34万人,贷款金额1.4亿元。
让和磊高兴的是,除此而外,县上还给他资助了5000元,用于路费和生活费补贴,使他在感受到暖暖爱意的同时,更加坚定了他立志成才,报效社会的决心。
落实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时,该县实施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并以此为契机,县慈善会、县教育局、县工会、团县委等单位,积极倡导慈善机构、公益组织、企事业单位、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开展捐资助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给予资助。会宁县学生资助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2018年,该县已多渠道募集、筹集各类助学资金达324.6万元,资助大学生1450人次。
在会宁县柴家门乡岔口组的王明祥今年可算是双喜临门,一对儿女今年双双被二本院校录取。自从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起,来家里祝贺的乡邻、亲戚和朋友络绎不绝。临走你一百他两百的给两个娃娃帮衬在大学生活费用。王明祥数了一下,零零总总一共一万一千三百元。他让儿子把这些亲朋的名字工工整整的记下来。“这些都是人情,将来人家有难处我们要加倍还回去的”,王明祥郑重的告诫一双儿女,“到大学还要好好的学,要争取出人头地,不能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会宁县教育局局长王池柳认为,“社会苦帮”一直以来是会宁“三苦两乐”教育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各界把教育作为扶贫开发、脱贫致富的远见和期盼。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都会得到来自乡邻和亲朋的无偿援助。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仅从这样的渠道会宁学子受益资金就达到3200多万元。(王双平)
相关推荐
为有效遏制耕地撂荒,充分挖掘保供潜力,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
这是全国工商联第二次组织开展全国“四好”商会认定工作。2019年以来,各级工商联按照全国工商联关于2019...
1月13日下午,舞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启动大会在党群服务中心412会议室召开,副市长顾东辉出席会议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