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的新名片——第七届会宁红色旅游文化节走笔
在第七届会宁红色旅游文化节的舞台上,“长征沿线红色旅游城市联盟”拉开了新的发展序幕。一个充满活力和自信的会宁,将书写旅游业新的发展篇章。
瞻仰中的聚合力
一系列红色主题参观活动,让游客们感受到了满心的自豪感。从将帅碑林到长征胜利纪念馆,从登会师楼到俯瞰城市新貌,红色文化串联的记忆引发着人们一次次的心灵共鸣——我们都是长征精神的传承者,都是扛着新时代“长征大旗”实现城市梦想和自我价值的“长征人”。
在活动中,来自省内外长征沿线红色旅游城市的嘉宾轮流发言,推介各自所在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大家谈的最多的就是如何撬动“红色资源”发展,并拉动本地经济社会建设的问题。大家的话语间,表露着对“红色旅游城市联盟”成立的激动和喜悦。
这一次,会宁县以第一倡议者的身份聚合了长征沿线红色旅游城市的牵手,以“会师精神”强有力地拿起了“联盟”接力发展的“第一棒”。
瞻仰游览中,每一个历史的印迹都打动着大家的心。从江西瑞金的于都县到甘肃会宁县,一个关于长征会师划时代的丰碑镌刻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一个关于新时代的长征故事,开始从会宁谋篇布局。
新时代的“会宁宣言”
进入新时代,红色旅游更受青睐。经过长征沿线红色旅游城市的交流碰撞,一份写着时代担当的“会宁宣言”在这次活动中诞生落地——
“传承发扬长征精神,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强化区域合作,培育精品旅游线路,促进老区更好发展,推动联盟积极运行”。“会宁宣言”秉承了长征的精神内涵。
江西瑞金、江西于都、湖南通道、广东南雄、云南威信、四川小金、陕西吴起、宁夏西吉……15个省(区、市)代表在宣言上签字。携手并肩、合作共赢,成为各联盟城市的共识。
活动中,会宁县向联盟下一届年会主办方江西省于都县交接了大会会旗。
借助历史、文化、地缘等优势,发起成立长征沿线红色旅游城市联盟,这是白银市深入实施“文化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坚持旅游连线精品化,全面提升旅游基础实施和公共服务,集中力量开发多种旅游形式,着力打造多极支撑、整体提升的全市旅游战略发展升级版。
探索乡村旅游新途径
旅游节中,被当地人称为“杏花村”的大沟镇厍弆村吸引了大量游客到访,这里三面环山,西面开口,土地肥沃,形成了以山地杏树为特色的山野风光。
这个季节,依然能闻到泥土和杏花的香味。
“会宁大沟厍弆村杏花烂漫,你可以来看看。”白银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这样向游客推介,为什么我们要把这里打造成“公益乡村旅游”,因为这里的杏树都是全国各地的义工栽种的,具有公益性,也具有独特的价值。
“大沟深处杏花村·厍弆”公益乡村旅游项目自去年实施以来,按照“三季有花草、四季有果蔬、全年有故事、每月有节会”的思路,已完成种植塑料大棚蔬菜2000座、杏林2000亩、水蜜桃100亩、小杂粮1.2万亩,打造形成了名师旧居、学窑书韵、杏林秋韵、神秘古堡、石磨岁月、乡村记忆等28个主题景点。
这里的黄土层很厚,“黄土文化”为这里塑造了一个富有历史文化气息的旅游载体,凝结先人智慧的“夯土”技术在每一处景点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厍弆村举行“公益扶贫乡村旅游”,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在这里观光,除了自然风景之外,更要观乡贤之光,闻学窑之韵……
作为会宁红色旅游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厍弆乡村旅游为当地探索发展公益扶贫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拉动老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样板。
旅游文化节的实践价值
在旅游文化节上,“红色旅游发展论坛”引人关注,大家讨论的焦点在于“红色旅游业下一步该如何走”。
论坛上,长征沿线红色旅游城市共同探讨了红色旅游的发展与合作,并达成整合优势资源,互通有无,互学互鉴的交流机制,并就如何立体发展达成共识。可以说,这是一次红色旅游实践的成果展示。
作为长征沿线红色旅游重要节点城市,会宁县近几年依托历史文化资源,重点推进“全国红色旅游名城”和“旅游文化城市”建设。过去一年,会宁旅游接待人数达到3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22%和26%。
以红色文化为龙头的会宁旅游产业,正在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勾勒着几代人的梦想。如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整合,正在重新塑造新的“会宁名片”。
会宁的红色旅游,成为白银市旅游发展的“排头兵”。为了让旅游事业获得更好的发展,白银市将下放更多的管理权限,力争经过几年的规划建设,实现旅游体制机制高效顺畅,旅游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旅游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旅游的可进入性、可驻足性、可消费性和可回头性全面提升。(会宁县委宣传部 王瑞)
相关推荐
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今年是第11个“中国旅...
“黄河大峡谷,我们来了!”5月17日上午,乘船踩线的兰州文旅企业考察团成员呼喊声在黄河大峡谷上空回荡。 ...
2021年“五一”假期,陕西省宝鸡市陇县旅游迎来了“逆袭”,5天假期全县共接待各类游客36.43万人次,实现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