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简介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繁體阅读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最美县域首页   >   最美县域   >   县域旅游

    “汝州突破”:一个中原省管县的品牌突围之道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  作者:张志强、王雅琼  发布时间:2021-02-09

      汝州煤炭开采使用历史悠久,早在宋元时期汝州志就有开采利用煤炭的记载,清末民初汝州就先后建有28座近代工业化煤窑。新中国成立以后,汝州煤炭事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汝州煤炭产业全盛时期,其境内有大小煤矿多达480多座,是“十八罗汉闹中原”时汝州的支柱产业,“百里煤海”因此享誉全国。

    汝州市东区鸟瞰图

      随着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众多荣誉花落汝州,“百里煤海”、水泥建材、钢铁铸造之乡的汝州正在向着建设山水宜居绿城的目标迈进,正在从昔日的“半城煤灰半城土”蝶变为“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出彩新汝州。

      2016年11月,汝州市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三年多来,中共汝州市委、汝州市人民政府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总抓手,依托省委省政府百城提质改善城市环境机遇,以打造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田园城市、健康城市、文明城市、旅游城市为总揽,加快推进“汝瓷文化名城、生态宜居绿城”建设,走出了一条在全域旅游统筹下从突围到领跑的汝州发展道路。

    汝州汝河沙滩公园

      2019年,汝州与德安杰环球顾问集团合作,充分发掘城市独特历史文化资源,以城市品牌推广为抓手,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载体,以“汝瓷知己 汝州等你”为宣传口号,通过运用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新兴媒体等渠道积极推广汝州的风土人情、旅游景观、特色商品等,不断提升汝州的对外知名度。

      在极不平凡、极为艰难的2020年,汝州依然连续第二年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顺利通过复审,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更为喜人的是,汝州各类重磅项目建设顺利,汝瓷小镇、温泉小镇等一批文旅项目全面落地,森林康养小镇顺利签约,全年招商引资53个项目,合同额403.13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80亿元。

    图1“汝州突破”的基本逻辑

      这一系列的成果,正是“汝瓷知己 汝州等你”品牌为这座城市带来的改变。

      随着“汝瓷知己 汝州等你”城市品牌口号的日渐响亮。汝河沿岸的汝州市也被更多人所熟知。不仅如此,汝州以品牌为核心,以保障、战略、模式、产业、营销五位一体的突破模式,在中原崛起的发展浪潮中独树一帜,被业界热议为“汝州突破”。

      一、保障突破:增强新发展竞争力

      2021年1月,汝州市委书记陈天富同志在市委七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在“十四五”期间,汝州必须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战略机遇,发挥“一河两山”生态优势,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守好绿色生态“家底”。

    汝州国家湿地公园

      着力打造“四个强市(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强市、开放强市)、一个高地(创新高地)、一个家园(幸福美好家园)”的现代化新汝州。

      为进一步提升汝州城市形象,推介汝州城市品牌,汝州市成立以市长刘鹏为组长,市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副县级干部为副组长,各委局、乡(镇)、街道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品牌推广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将城市品牌推广纳入政府重点工作,设置专项资金,细化任务分解方案,整合部门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在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区域竞争中,以“汝瓷知己 汝州等你”城市品牌战略指引下,汝州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吸引周边县市群众到汝州消费,带动商贸、住宿、餐饮、旅游等服务业发展。着力发展养生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数字经济产业;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力度;深入实施人才引进计划,不断完善柔性引才机制,着力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

      二、战略突破:构筑城市品牌战略

      城市化加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品牌化,重新定位和包装城市价值从而产生出新的附加值——品牌。城市不仅是一个行政区域,也是一个巨大的商品,城市形象也不再只是停留在城市风貌的表层,而是能够吸引投资、引进人才、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动力。

      从城市品牌的概念上看,城市品牌塑造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与利益相关者群体间的和谐关系,使良好的城市形象根置于利益相关者的内心,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依赖于城市环境的改善、支持性品牌的培育和特色资源的充分发掘。城市品牌的形成主要包括四个组成要素:良好的利益相关者关系;良好的城市环境系统;著名产业、企业、个人和景点等支持性品牌;富有特色的城市资源开发与利用。这四个方面涵盖了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所有方面,也为城市建设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

    图2基于内部品牌和利益相关者的城市品牌关系框架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府部门如何以城市品牌为中心,通过建设高效的城市管理系统,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平台,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如何有意识地使城市形象塑造、城市营销、城市文化、城市资源与环境、城市内部产业品牌与组织品牌、个人品牌、城市战略与经营管理更好地支撑城市品牌,已经成为我国城市面临的重要战略问题。

    汝州市城市中央公园云禅湖

      2013年11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深化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从2014年1月1日起,对巩义市、兰考县、汝州市、滑县、长垣县、邓州市、永城市、固始县、鹿邑县、新蔡县等10个县(市)全面实行由省直接管理县的体制,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省直管县管理体制。特殊的管理方式促使汝州能够有机会成为区域中心城市。2020年汝州生产总值预计完成49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5.27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的位次由2019年的第99位上升至96位,在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县中的位次由2019年的第85位上升至第78位。

      为深入推进中原城市群建设,汝州主动担起发展重担,率先挖掘自身丰富的文化、产业和旅游资源,以“汝瓷知己 汝州等你”城市品牌创建为抓手,将城市的品牌定位、核心价值贯彻到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方方面面。无论市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市容市貌的管理、环境保护的措施、旅游产业的发展、城市文化的树立、支柱产业和名优企业的培育等,都以城市品牌战略为指导,通过城市最高管理层对资源进行整合,对各部门进行协调。

      三、模式突破:塑造城市品牌模型

      基于城市资源优势与特色,进行城市品牌定位和城市精神提炼。城市品牌塑造的关键是要有特色,而特色必须建立在城市特有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上,因此,对汝州城市资源、城市环境和城市已有内部品牌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后,确定城市品牌定位,以“汝瓷知己 汝州等你”作为汝州城市品牌口号,这是汝州城市品牌塑造的核心。从城市的公德精神、城市的公民精神、城市的时代精神、城市的人文精神四个方面进行建构城市精神,它是城市素质的综合反映,是城市市民意志的集中,也是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标志。

    汝州市城市城南夜景

      “城市名片”工程,提升城市形象建设及城市整体核心竞争力。所谓“城市名片”工程是在城市品牌定位的基础上,通过认知的影响大小,选出能代表城市的服务品牌、个人品牌、组织品牌、文化品牌、产业品牌、商品品牌、地理环境品牌、典故事迹品牌等 ,然后加以重点培育。2020年,汝州评选出50个“2020汝州文旅地标”,包含汝州味道(美食)、汝州人家(乐居)、汝州打卡(景点或体验)、汝州礼物(特色礼品)和汝州故事(文化典故)五大类别,日后将成为汝州城市旅游的新名片。

      全社会体验与满意度工程,狠抓城市整体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城市品牌存在的真正领域是受众的脑海,他们对于城市的全部体验即是这座城市的品牌,宣传城市品牌就是对目标受众的认知进行影响。汝州城市品牌的建设过程是在城市品牌战略的指导下,通过管理城市与社会全员接触的每一环节以形成整体的体验过程,其中包括市民、求学者、游客消费者、投资者、城市竞争与合作者等。通过提升他们对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功能、市民素养与城市文化、城市科技与教育发展、政府形象、市容环境和交通等各层面的满意度,来提升城市整体吸引力,使汝州成为一个令人向往和兴奋的城市。

    图3城市品牌塑造过程与塑造方法模型

      、产业突破:形成产业生态图谱

      在“汝瓷知己 汝州等你”城市品牌形成之后,围绕着汝瓷文化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形成汝州文旅“1612”产业生态图谱。

      “1”即汝瓷文化核心。“6”即汝瓷+住宿、汝瓷+美食、汝瓷+交通、汝瓷+艺术、汝瓷+购物、汝瓷+娱乐六大融合产业。“12”即汝瓷村落、汝瓷民宿、汝瓷宴席、汝瓷美食节、汝瓷汽车、汝瓷火车、汝瓷博物馆、汝瓷诗歌、汝瓷工艺品、汝瓷纪念品、汝瓷演艺、汝瓷戏曲等十二大创新产品。

    汝州市王湾民俗村

      接下来,汝州还将围绕城市品牌,陆续开发“五个一”项目工程,即设计一款吉祥物(汝瓷娃娃)、开发一批文创品(粉皮)、推广美食三件套(锅盔、卤肉、浆面条)、提升一个体验园(石榴园)、打造一城夜经济(云禅湖、中大街夜游)。

      大力发展汝瓷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以温泉小镇为载体的温泉养身产品,以风穴寺为载体的国学养心产品,以汝瓷小镇为载体的汝瓷养神产品,以及以孟诜食疗为依托的美食养生产品。

    汝州市汝瓷博物馆

      传统文化带来的消费动能,成为推动城市持续发展、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抓住这一机遇,汝州以“文旅融合示范地”创建为核心,以“汝瓷知己 汝州等你”城市品牌创建为抓手,充分释放文化消费动能。深入挖掘汝瓷文化,打造汝瓷小镇,以汝瓷文化养心;依托森林公园和宗教文化,打造森林康养小镇,以生态和宗教文化静心;创新温泉文化,设计温泉小镇,以温泉文化润心。在文化的引领下,赋能景区运营;在文化的创新下,打造文创品牌,用品牌发展带动汝州全域旅游整体发展,同时品牌产生巨大的效益,带动汝州城市精神彰显、经济提升和社会变革。

      西方著名经济学家波特(M.Porter)曾提出经济发展四阶段论: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财富创新阶段。汝州是以知识产业为经济主产业,知识创新为经济发展主动力的阶段,知识经济阶段之后的财富创新阶段,意味着第三产业将进一步分化,其中文化产业、内容产业、创意产业将逐步成为经济中的主产业。“汝瓷知己 汝州等你”的“品牌+”向三产、二产、一产的全面覆盖成为必然趋势。

      品牌点亮城市,产品支撑品牌。汝州在崛起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品牌突破的独特道路,形成了以品牌为核心的新时代发展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着重大项目的陆续落地,城市品牌宣传推广活动的不断进行,汝州品牌将会迎来更大的爆棚,也必将为整个城市赋予更强的生命力。

      、营销突破:广泛汇聚发展合力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在新的一年,汝州将继续弘扬汝州文化、扩大汝州影响,广泛汇聚发展合力。

      汝瓷与汝州相辅相成,汝瓷文化赋予汝州城市独特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汝州作为中国陶瓷文化名城,已经具有一定的品牌号召力。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围绕“汝瓷知己 汝州等你”的城市形象定位,汝州成功摆脱传统的营销思维,在新媒体、新场景、新体验上发力,打造城市的独特魅力。

    汝州硕平花海网红桥

      汝州硕平花海的网红摇桥爆火网络之后,汝州从网红打卡地出发,以“点亮一条汝瓷河、设计一口汝州窑、建造一方汝瓷馆、看好一个汝瓷景、体验一夜汝瓷宿、直播一条汝瓷街”为核心,营造多个文化消费场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通过新媒体营销,聘任“文旅网红体验官”,打造汝州城市文化营销的新媒体生态圈,以汝州全民参与为基调,传播汝州美好生活,分享旅游有趣故事,传播汝瓷艺术精髓,了解汝州城市文化。大力传播城市故事,分享汝州文化精神,吸引年轻人关注,本地市民参与,形成了汝州城市居民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

      2013年,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汝瓷知己 汝州等你”品牌突围的实践证明:在万象更新的时代,汝州由城市品牌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成为让我们读懂中原的重要窗口。城市品牌,一次次激荡出高潮迭起的变革能量,助力着这座传统资源型城市顺利突围、转型,以全国百强县的姿态领跑,为中原大地贡献着走在前列的县域发展突围之道。

      “汝瓷知己 汝州等你”品牌是文化、经济、民生的综合体现,更是城市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汝州突破”是中国县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模板,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成为县域城市建设的发展导向。(汝州市文旅局张志强、王雅琼供稿)

    相关推荐

    汝州市开展“绿色发展,美好生活”中国 旅游日系列活动

      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今年是第11个“中国旅...

    兰州市文旅企业赴白银黄河大峡谷 踩线考察

      “黄河大峡谷,我们来了!”5月17日上午,乘船踩线的兰州文旅企业考察团成员呼喊声在黄河大峡谷上空回荡。 ...

    龙头景区昼夜井喷  全域旅游持续火热 ——2021年“五一”假期陇县旅游综述

      2021年“五一”假期,陕西省宝鸡市陇县旅游迎来了“逆袭”,5天假期全县共接待各类游客36.43万人次,实现旅游...

    站内导航






    Copyright@2018 县域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opyright @ 2018 Zgxyjj.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