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三举措”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
今年以来,淮安市淮安区司法局着力职责履行,围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集约高效的市域社会治理法治体系,落细落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
一是源头防控,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加强非诉讼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涵盖医患纠纷、房屋征收、消费维权、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等行业的调解组织40个,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加强纠纷源头化解。强化行政争议纾解,整合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职能,建立行政领域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职责清单,依托司法所建立行政复议联系点,进一步畅通申请人复议维权渠道。构建矛盾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全周期治理和分级治理体系,组织开展“排风险、建清单、除隐患、保稳定”专项行动,加大对涉疫矛盾、涉企纠纷等排查调处,加强重点群体、敏感领域矛盾化解。今年以来,共受理矛盾纠纷调解案件6794件,调解率100%,成功率99%。
二是普治融合,推动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以调处矛盾纠纷、收集社情民意、开展议事协商、营造文明乡风为目标,开展“民主协商•法治护航”深化基层法治建设活动,将其纳入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之中,构建党组织领导下多方参与的基层民主协商议事治理体系。搭建全覆盖的精准普法网络,全面推动政策理论、法律法规、道德规范进社区、进家庭,聚焦党政关注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分类开展协商议事,全要素落实法治保障,并加强对协商议事成果的跟踪问效和转化落实。今年以来,建成小区议事厅、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议事载体321个,通过协商议事解决民生实事问题164件。
三是一体联动,严格规范特殊人群监督管理。认真贯彻《社区矫正法》及其实施办法,强化社区矫正统筹、协调、推动作用发挥,镇、街道社区矫正委员会覆盖率100%。推动社区矫正融入社会治理网格,将网格员纳入社区矫正小组,组织“大排查、大督查”行动,落实重点人员管控,织密社区矫正监管网络。开展损害修复“深化年”活动,加强调查评估、实施警告、收监执行建议等重点执法环节管理,制发社区矫正监管手册、社区矫正对象须知等,实施分级分类管理,落实日巡查、日研判制度,区级每日核查研判定位轨迹,司法所实地走访巡查,落细落实监督管理措施。实施安置帮教筑基行动,加强刑满释放人员衔接管理,确保重点帮教对象无缝对接。 ( 许滨淮 )
相关推荐
4月23日,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召开“解放思想促发展 比学赶超争一流”活动部署推进会议。院党委...
我国大部分的车祸都是由于酒驾引起,不但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还威胁到他人的生命。今年(2021年)是醉驾入刑...
为加强党员理想信念,重温党的辉煌历史,激励党员干部学习,传承长征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新乡市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