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法院:服务民企再升级
为切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淮安区法院延伸拓展司法服务触角,创新开展服务基层活动。该院定期对企业进行“体检”“复诊”,提示回访运营法律风险,宣传讲授专业法律知识,培育壮大商事商会调解组织等行动,为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司法服务。
一是建立健全联系民营企业常态机制
开展法润民企“6+1”行动,即实施“六项机制一个挂钩”。“六项机制”包括民企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民企运营法律体检机制、涉民企纠纷多元调处机制、涉民企纠纷“绿色诉讼”机制、民企法律文化培育机制、“法企同行”法律宣讲机制,“一个挂钩”指每名法官挂钩联系一家以上民营企业。依托这一行动,推动法官更加经常“走出去”,定期对企业进行“体检”“复诊”,提示回访运营法律风险,宣传讲授专业法律知识,培育壮大商事商会调解组织等,努力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司法服务。机制建立以来累计走访企业100余次、法治宣传50余次、法官到企业授课20余次、解答法律问题30多个。
二是全面升级诉讼服务
开辟涉企案件诉讼服务绿色通道,对涉企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送达、优先调解、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的“五优先原则”,不断减轻企业涉诉负担。推进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对涉企简单案件做到“快审快结”,尽力缩短案件办理周期;发挥院庭长办案示范引领作用,将重大、疑难、复杂涉企案件交由院庭长办理,做到“繁案精审”,增强案件办理的社会效果。深化司法公开工作。坚持审判流程公开、庭审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充分保障诉讼主体知情权;主动邀请在淮民营企业家、职工、金融机构人员等旁听涉企案件庭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见证涉企案件现场执行,真正实现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树公信。
三是加强以案释法和司法宣传工作
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把营造公平公正、重信守诺的营商环境作为法院宣传工作的重点,通过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直播、召开新闻发布会和发布案件白皮书等方式,及时发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积极释放依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司法信号,切实稳定社会预期。为民营企业及工作人员讲授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发展、内部管理、经济往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促进增强法治观念,助力民营企业规范化、健康化发展。 ( 陆梓默 )
相关推荐
4月23日,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召开“解放思想促发展 比学赶超争一流”活动部署推进会议。院党委...
我国大部分的车祸都是由于酒驾引起,不但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还威胁到他人的生命。今年(2021年)是醉驾入刑...
为加强党员理想信念,重温党的辉煌历史,激励党员干部学习,传承长征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新乡市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