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姜街道办:便民“服务圈” ,百姓生活的幸福圈
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与居民打交道最多、与居民生活距离最近、居民有事最先要找的地方。
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大力深化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建设“四型”社区工作,渭滨区清姜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深入贯彻落实市、区决策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按照“四型”社区建设工作要求,持续发力推进“便利型”社区建设,积极打造全年龄段友好的“便民服务圈”,“圈”出居民的幸福生活。
(一)“圈”出宜居好环境
渭滨区清姜街道总面积9.17平方公里,下辖9个社区,总人口3.65万户、10.04万人,驻地有中航宝成、中铁宝桥2户央企,有凌云、烽火、长岭、宝仪等4户省属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密集。开展平安型、便利型、美丽型、幸福型“四型”社区建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细微处着手,奋力打造“宜居、宜养、宜学、宜业”的“便利型”社区,构建全年龄段友好的“便民服务圈”,努力实现“住有宜居、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弱有众扶、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的目标。
完善的社区阵地方便群众日常办事。街道9个社区的主阵地均实现了2+1+N”布局,即设置了“两委”办公室和综治中心,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1间,开放式为民服务活动场所N间,建成13个小区党群服务站点,不断完善“政务服务、文娱活动、特色活动、生活保障”四大功能。统筹各方面资源,充分利用院落、凉亭、广场等场所,建成小型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家门口”活动场所、议事亭等,不断完善社区内部生活服务保障设施,营造舒适宜居、方便温馨的居住环境,满足群众业务办理、休闲娱乐、协商议事的需求。
健全的配套设施提升群众生活体验。辖区有6家大型商超及上百家餐饮、理发等商铺,20家寄递门店,4家农贸市场,满足居民生活必需品消费、家庭生活服务等需求;有13个大中型文体活动场馆及近10家健身房,满足群众休闲娱乐、锻炼健身需求。
优美的居住环境增强群众生活幸福感。街道建成9个垃圾分类投放亭、1个垃圾分类收集屋,垃圾分类及环境保护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中铁佳苑、幸福大院等小区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率、投放准确率达到90%以上,开展“低碳生活我先行”等志愿活动,让群众享受优美、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
(二) “圈”出宜养新生活
丰富的医疗资源保障居民健康生活。辖区有7所综合性医院、40余家诊所及药店,丰富的医疗资源保障了居民就医。
暖心的服务助力居民无忧生活。高标准建设宝桥社区、宝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支持长岭医院实施医养结合项目,建立“红色帮帮团”“绿色殡葬服务队”等20余支街坊能人队伍,组建“银铃互助团”、“心灵氧吧志愿服务队”等30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快速精准响应群众需求,最大限度方便群众生活,实现“老有颐养、弱有众扶、困有所助”的目标。
独特的文化资源点亮居民幸福生活。依托辖区国有企业密集的优势,打造“红色党建声音馆”“宝桥记忆”“宝成文化小馆”等文化品牌,开展“故事里的清姜”图文征集、“忆百年党史”图片展,让居民回顾党史、企业发展史的同时,也追忆自己的青春岁月和奋斗史。组建京剧社、合唱团、摄影队等10余支文艺团队,打造“我们的节日”“能人队伍展演”“集体生日会”“青年联谊”等文化品牌,用喜闻乐见的文化供给为居民的幸福生活“加码”。
(三)“圈”出宜学新希望
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上学更便利。清姜辖区有5所幼儿园,6所小学,4所中学,让孩子可以入读“家门口的好学校”。
街道和社区联系各类兴趣班,为家庭困难儿童提供“加一把凳子”爱心助学服务;在高考、中考期间提供“暖心伴考”服务,为考研、考编学子在社区内部提供安静舒适的“共享自习室”;实施“雏鹰课堂”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大学生以实践求真知,为辖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机会。
多彩的社区课堂让群众学习更便利。街道及社区开设“能人课堂”“智慧手机课堂”“播音主持课堂”“插花烘焙课堂”“传统文化讲堂”“道德讲堂”等各类讲堂,为居民提供文化艺术、智能手机使用、健康养生、心理健康、应急救灾、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有所学、有所获、有所乐,不断适应和满足居民终身学习和接受教育的需求。
(四) “圈”出宜业新活力
多元岗位和机会让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清姜街道总人口3.65万户、10.04万人,大量的常住人口拉动消费,产生了更多就业岗位,商超、农贸市场、各类门店、外卖、社会组织等催生了更多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辖区大中型国有企业密集,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精准帮扶让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创收。大力宣传动员居民参与全区“百日行动攻坚,千万岗位推送”巡回招聘会、“春风行动”招聘会,街道积极联合人力资源公司组织巡回招聘会。去年上半年,街道新增城镇就业人数850人,其中完成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85人,完成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60人。目前,街道正在计划组织电商类免费就业培训,给居民在疫情期间的就业创业提供更多可能。
贴心服务让市场主体拥有更多获得感。街道上下以“两个服务”为主旨,在街道权限范围内尽可能减少办事环节,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和“首问负责制”,确保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享有公共服务资源。采取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企业管理层,街道科室包联企业相关部门,主动联系辖区企业,及时将省市区有关优惠政策送达企业。扎实开展“三送一解”活动,为企业解决“三供一业”、退休人员和退休党员移交、外围环境保障等难点、堵点问题,持续开展以解决企业职工婚恋问题为重点的大型青年联谊会活动,主动对接上级部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助力市场主体稳定发展,促进就业惠及民生。
便民“服务圈”里有民心民生、有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智慧,连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体现着城市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下一步,清姜街道将不断提高便民“服务圈”的实效性,让群众的生活变得更舒心,获得感、幸福感更强一些。
相关推荐
4月23日,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召开“解放思想促发展 比学赶超争一流”活动部署推进会议。院党委...
我国大部分的车祸都是由于酒驾引起,不但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还威胁到他人的生命。今年(2021年)是醉驾入刑...
为加强党员理想信念,重温党的辉煌历史,激励党员干部学习,传承长征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新乡市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