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出实招 沉下身子促脱贫
——三原县考试管理中心驻村干部扶贫侧记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让村里所有的贫困户都稳定脱贫,这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驻村工作开展以来,三原县考试管理中心副主任席庆增、干事张琪便一直驻守在徐木中心桃沟村,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吃住在村,全身心地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精准施策促脱贫
驻村帮扶以来,席庆增、张琪经常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一方面宣传党的扶贫政策,确保政策人人知晓;另一方面了解实情,做到摸清底数,一户一策,量策而行。从最初“你家有几口人,都在干什么”,到现在“谁在干什么,在哪里打工,孩子叫什么名字,上几年级,都享受了哪些政策。”每户家庭的基本情况,他们都做到了如指掌。通过入户走访,和贫困户促膝相谈,根据每户家庭的具体情况、致贫原因逐年制定计划,梳理出详细的脱贫方案。在驻村帮扶期间,他们经常是吃饭没有固定时间,忙碌到深夜更是常有之事。
第一次到贫困户吴八娃家中时的情景,时至今日两人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家中没有大门,四口人居住在三间破旧不堪的土瓦房内,家里没有一个像样的家具,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当时看着眼前的情景,他们的心瞬间凉了半截,这应该要去怎么帮扶呢?但是转念一想,既然来到这里,使命早已扛在肩上,就一定要把这个家庭给扶起来。扶贫先扶志,席庆增、张琪多次和吴八娃谈心并进行扶志教育,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鼓励他自己动手好好干。几经劝说,吴八娃在思想上有了较大的转变。在产业项目入户调查中,他们给吴八娃讲解产业政策,了解到本人有想扩大养羊规模的想法,但因为缺少资金无法实施。于是他们积极协调,为吴八娃申请产业帮扶资金3000元,并申请小额贷款4万元,帮助其发展养羊产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吴八娃家顺利实现了脱贫。2019年,他家盖起了新房,2020年儿子又考上了西安城市职业学校,享受“雨露计划”助学帮扶,现在日子过好了,人也精神了,他逢人就夸党的政策好,今后一定会更加好好生活。其实,像吴八娃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筹资建校育英才
桃沟小学设施陈旧,加之教室又少,但学生人数较多,无法满足日常教学要求。了解这一情况后,席庆增、张琪在县教育局的带领下,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先后筹集捐款80余万元,新建了教学楼,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现在,学生已经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同时,他们还积极联系爱心团队“陕西省帮帮乐扶贫协会”为桃沟小学贫困学生捐赠书籍及现金5000余元,帮助贫困孩子顺利完成学业,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为解决桃沟小学就餐难等问题,两人通过单位积极争取县局各方支持,在桃沟小学实施“营养餐工程”项目,改善桃沟小学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健康成长。他们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得到了群众的广泛称赞。
文化引领树新风
桃沟村文化底蕴丰富,群众文化氛围浓厚,唐代端陵就位于此。脱贫攻坚,不仅是在经济上摆脱贫困,也要在思想、精神上甩掉愚昧,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为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有力宣传党的富民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席庆增、张琪联系单位积极筹措资金2万余元,搭建起社区文化舞台,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平台,夯实了社区文化阵地建设,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如今,广场上群众多了、笑声多了,文化活动搞起来了,广场舞跳起来了,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了。
初心不忘扶贫路,肝胆相照赤子心。席庆增、张琪曾这样说道,“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来到基层,来到这片需要我们干事创业的热土,就应该奉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做万千微渺中的一缕熠熠星光。(三原县扶贫开发局夏晨雪供稿)
相关推荐
3月26日,平川区水泉镇牙沟水村残疾人陈霞的家里热闹非凡,十多位爱心人士正热火朝天的帮她家维修漏水的房...
日前,宝鸡市眉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王某家中突发大火,导致原本就贫寒的家庭陷入困境。3月12日一大早,宝鸡市...
3月11日,“阳光伴我行”集善明门儿童轮椅捐赠仪式在陕西省宝鸡市举行,161辆轮椅将陆续下发到各县区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