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多措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十三五”期间,淮安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通过规划引领、土地整治、保障权力等有力举措,权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有力支持农民增收致富,全面完成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
淮安区委书记张笑在局长姜川陪同下督查农房改善项目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争取实施淮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获得省政府批准,先后向上争取土地规划流量指标2.4万亩,争取扶持和奖补各类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940亩。在用地计划指标安排和分配上对扶贫项目实行政策倾斜,重点项目应保尽保。先后安排208个扶贫项目,累计使用用地指标1958.8亩;涉及140个工业厂房,共安排计划1527.6亩;68个公共服务项目431.2亩。全力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组织开展“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项目编制试点16个,为全区农房改善项目落实了规划空间。
二是加强土地整治。积极推进“以建设促保护”的耕地资源保护理念,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并以此促进经济薄弱乡镇、村居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累计争取省、市土地整治项目23个,下达建设资金2.03亿元,项目涵盖10个乡镇26个行政村约6万人口。同时,借助省自然资源厅大范围内盘活配置土地资源政策,“十三五”期间共争取城乡挂钩节余指标2709亩进入省平台交易,获得资金22.51亿元。
该局工作人员对增减挂钩节余指标项目进行实地核查
三是保障农民权利。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和农房统一调查登记发证工作,制定出台了《淮安区“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颁证工作方案》、《淮安区农村不动产登记有关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全面启动登记发证工作。截至目前,淮安区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共计215118宗,目前已颁证199418宗,颁证率达92.7%;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共计220800宗,其中可发证179769宗,该项工作已在该区10个镇(街道)全面展开。
四是节约集约用地。主动开展资源节约集约改革,不断创新节约用地方式方法,2016年以来,淮安区土地供应率由63.83%提升至75%。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定投资强度不低于320万元/亩的建设用地定额标准。加强闲置土地盘活,先后开展了消化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清理处置、低效用地再开发等三项集中行动,累计消化批而未供土地5368亩;清理盘活闲置土地4076亩。探索工业用地供应方式改革,先后有6宗工业用地成功以“弹性出让”方式供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淮安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魏柳供稿)
相关推荐
3月26日,平川区水泉镇牙沟水村残疾人陈霞的家里热闹非凡,十多位爱心人士正热火朝天的帮她家维修漏水的房...
日前,宝鸡市眉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王某家中突发大火,导致原本就贫寒的家庭陷入困境。3月12日一大早,宝鸡市...
3月11日,“阳光伴我行”集善明门儿童轮椅捐赠仪式在陕西省宝鸡市举行,161辆轮椅将陆续下发到各县区残疾...